这世界上最伤人的误会,恐怕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误会了。父母认为:“我那么爱孩子,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但是孩子却毫不领情,叛逆难驯,实在令人心寒。”孩子却说:“孩子的天性是忠诚于父母,但是为什么‘伤害’我最深的也是父母?”

父母和孩子,世界上本该最亲密无私的关系,怎么就走向了互相不理解的道路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位女士向我讲述了她与她侄子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侄子和小姑之间,但是对于父母和孩子,仍然具有同等的借鉴意义。

侄子的父母早年离异,当他还在婴儿时期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生活,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基本是缺位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孩子的照顾集中在保证温饱的抚育阶段,主要关心吃穿用住,对孩子精神上的支撑不多。孩子的奶奶,平时对孩子的控制较多,让孩子有严重的逆反心理。相比之下,孩子和小姑的关系更为亲密,可是近些年随着小姑结婚生子,两人的相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比较明显的适应不良反应,经常心情不佳。小姑为了宽慰侄子,提议在寒假期间带侄子一起出门旅游,同行的,还有小姑的丈夫和两个女儿。一趟旅行下来,侄子的表现令所有人不满,小姑形容说:“一路上总是闹别扭,特别不懂事。比如到了海边,你问他要不要去赶海,他说不要;你问他要不要吃海鲜,他说不要;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游乐场玩,他说没兴趣……”侄子的表现也令姑父很不满意,小姑夹在中间更觉得没面子,左右为难。回家后小姑向妈妈(孩子的奶奶)抱怨,在气头上,忍不住说:“看见他那个样子,真想抽他一顿。”

没想到这句话恰好被侄子听到,他突然冲过来向她怒吼:“你抽我啊!原来你早就看不惯我,又何必那么虚伪!”

两人不欢而散,小姑气得很长一段时间没再搭理侄子,过了一阵子,侄子又主动找她说话,两人的关系才又正常了起来。小姑表示,自己现在有小家庭,侄子在中学也很忙,所以两人的交流并不多,只是偶尔在一起吃吃饭,她能做的,也就是带侄子吃顿大餐。至于心理方面的支撑,能给的实在有限。

听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心理的伤痕如此明显,令人触目惊心,但是孩子的亲人却根本感受不到。这也许就是父母和孩子不能同频的根本原因。

我们可以尝试进入侄子的世界,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

第一,父母角色缺位,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终生无法磨灭的阴影,对他来说,深刻的“被遗弃感”深入骨髓。当一个人有强烈的被遗弃感和不安全感时,他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极强的防御。也就是自我保护。

第二,他因为没有得到优质的亲密关系,没有获得情感链接,所以内心对于情感方面的渴望极其强烈,但同时,又出于强烈的本能的防御心,所以导致了他行为的“纠结”:一方面渴望和亲人(姑姑)发生链接,但同时又不知如何在关系中相处,他表现出来的不合群、冷淡、不懂事,实际上都是源于这种深层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

防御心带来的主要是消极影响,当一个人处于防御中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警惕、怀疑、对别人较少友善等表现,这些表现对自己和人际关系都是伤害。

第三,出行过程中孩子看到姑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对他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会激发他内心深处的被遗弃感和自卑感,他会因为受伤而产生一种无名的愤怒,正是这种情绪导致了他的那些“令人生气”的行为。

第四,当亲人只看表面现象(他的不合群),却无法感知孩子的内心世界,无法理解他的感受时,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伤害的叠加。他会更深地进入防御模式,将自己包裹起来。当他听到在自己贫瘠的感情世界里,几乎是唯一能给自己亲近感的姑姑也在背后责骂自己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他对世界的不信任感和孤独感全部爆发出来。他的暴怒,几乎是一种自毁的倾向。

第五,孩子后来的主动示好很大程度上不是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而是因为他内心深处不敢真正地断裂关系。姑姑的生气让他内心深处“我错了,我不好,我是没人要的”的信念卷土重来,他为了重新获取关系的链接,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但是这种情感的压抑对他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第六,我有理由相信,这个内心世界千疮百孔的孩子将用他的一生修复创伤,最好的结果是修复社会的使用功能,但是不会完好如新。也许他还会一生纠缠在“关系”的漩涡中——极度渴望关系,但又恐惧关系,左右摇摆,纠结一生。

一个孩子的心比世界上最珍贵的陶瓷还要易碎,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能尽量避免带给孩子伤害感,本身就已经是成功的教育。

父母和子女的误会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伤害感”。

伤害感,是一种情感体验,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这种感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误会主要在于:父母认为他们给了孩子最好的东西,但是在给的过程中,因为方式不恰当,让孩子体会到了强烈的“被伤害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不是真正的伤害?我想标准不在父母,应该在于孩子。只要孩子感觉到痛,就意味着对他而言,产生了心灵上的创伤。但是这与父母的初心并不矛盾。也就是说,承认创伤并不意味着否认父母的本心。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孩子的“痛”,是一种自己无法面对的被否定感。如果承认孩子痛了,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失败的”,所以他们会本能地抗拒。可是这种抗拒在孩子眼里,就是对自己真实感受的否定,是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所以,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逐渐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中,“无痛”很重要,它是衡量父母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才能让孩子感觉不到痛,同时又能把“正确的内容”给孩子呢?

如果父母实在不知道怎么样是恰当的方法,那么至少应该有意识地避免使用错误的方法。比如控制、指责、唠叨、讲大道理、忽视、敷衍、包办替代……这些教育方式肯定都是“痛”的,因为它们都会带给孩子伤害感,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不被接纳、不被爱。

曾经有一个读者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控制不应该被全部否定,‘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人生最宝贵的经验,为何不能传授给孩子呢?至于信任问题,你会发现,并不是你无条件信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诚实的。人格,很大一部分受先天因素影响。”

这个观点很具有代表性,可以获得很大一部分父母的赞同。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这个观点真的有道理吗?

首先,“玉不琢,不成器。”但是应该怎么“琢”呢?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应该怎么传授给孩子?

按照这位读者的逻辑,大概是可以使用“控制”的方法。然而,雕琢和传授有很多种方法,为什么要使用“控制”呢?控制所带来的体验感一定不是舒适的,因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掌控感,都希望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这是人的基本天性,但很显然,被控制与人的天性是完全冲突的。因此,“控制”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肯定不是“无痛”体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逆反;哪里有伤害,哪里就有防御;哪里有包办,哪里就有懒虫。当父母抱怨自己付出了全部,收获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和叛逆时;当父母捶胸顿足埋怨孩子冷漠无情时,也许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

其次,人生最宝贵的经验,需要“传授”给孩子吗?

当父母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其实是无意识地将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了,换言之,这种想法的潜台词可能是:父母相比较孩子,是更高明,懂得更多道理的,所以孩子是需要被父母传授经验的——这个想法一般是存在于潜意识中,可能大部分父母并未仔细斟酌过,它的存在是一种习惯性的认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从内心深处就认为自己高于孩子,那么在和孩子的实际相处中,恐怕就很难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格独立的人,自然也就容易入侵孩子的心理边界。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本来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事务,但因为父母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强行替他做决定,那这个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岂非注定要遭到破坏?一个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的孩子,怎么可能在将来的学习问题上保持高度的自律呢?如果让我定义这种想法,我可能会使用“成人的傲慢”这个词,虽然有些刺耳,但却可能是更接近真实的表达。

再者,这位读者认为孩子的人格,有很大一部分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而且我们给予孩子信任,他就能够有诚实的品质。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有哪些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人格的确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但是两者却无法分开讨论,没有人能统计出人格中有多少受到先天影响,它的比例是多少,程度是多少,只能说两者都对人格有影响,而且是互相影响。所以,把一个人的人格完全推给先天因素本身就不科学。按照这位读者的逻辑,有的孩子先天就带着撒谎基因,先天就不诚实,后天再怎么给他信任都不可能改变,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相反,更像是家长推卸责任的说辞。

2.一个人的先天基因除了物理方面无法改变的成分,还包括“基因的表达”。有研究表明,同样的基因链,在不同的养育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会被充分地表达,而有的则会“萎缩”。所以,先天因素固然重要,但是后天因素的影响更加不能忽视。

3.当家长从内心深处就对孩子不信任时,怎么可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呢?人是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的动物,家长的潜意识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坚定的暗示,并为孩子的人格塑形。

父母与子女的误会在于双方不能互相理解,而在父母抚育孩子的方式中,有很多是父母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知道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不知道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正确的应用方式,所以才会在无意中给孩子“伤害性体验”,这些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细细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