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封来信:

您好,唐糖老师!

我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她本来是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但我发现她最近不喜欢和同学说话了。女儿的性格有一些霸道,其他小朋友要是跟她一起玩,她就喜欢控制着他们的行为。而现在女儿在学校里遇到了性格和气场都比她强大的同学,她就不爱说话了,有的时候别人跟她打招呼她都不愿搭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考虑着要不要去引导她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以免她以后在某些场合不合群。但反念一想,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那个群体,儿童也跟我们成人一样,所以我是不是应该尊重她,让她自己去发展社交呢?您能给点建议吗?

这封来信并不长,家长仅仅是描述了一些现象,所能包含的信息量也有限。我尝试着根据这些有限的信息做一个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一下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形成于6岁之前,信中的这个孩子现在上小学一年级,基本上是核心人格已经形成的年龄段。一般来说,早年和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会形成比较健康的核心人格。就像文章中这位妈妈所说,孩子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女孩,这说明孩子的核心人格建立得比较完整。我想,这和家庭给予了孩子比较宽松的抚养环境密不可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同样,以孩子为镜,父母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文中,孩子的妈妈提到“女儿的性格有一些霸道,其他小朋友要是跟她一起玩,她就喜欢控制着他们的行为”,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同样也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育。

一、控制的本质:恐惧。

很多人喜欢控制别人,儿童和成人都会有这种表现。从表面上看,喜欢控制别人的人似乎在这段关系中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有较强的控制欲。实际上,喜欢控制他人,往往是出于内心的怯懦。

这可能让人惊讶,控制欲强的人怎么会怯懦呢?首先,我们什么情况下会特别想控制呢?答案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时候。呼吸需要控制吗?不需要,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我们不需要刻意地控制它就能实现自主呼吸。但是,我们如果想控制另外一个人的思想跟我们保持一致,就很难了。比如,婴儿需要用持续不断的哭声来引起妈妈的注意,然后“控制”妈妈为自己的需求服务。

所以,孩子喜欢控制别人的本质,可能是因为“控制无能”,再往深处发掘,就是安全感不足。

妈妈描述说“女儿在学校里遇到了性格和气场都比她强大的同学,她就不爱说话了”,女儿的这个行为表现,实际上也可以看出她对那些潜意识感觉无法掌控的人(气场更强大的孩子),会有恐惧的心理,于是产生了回避的行为(不愿说话)。这和控制的本质是相对应的。

二、控制的来源:习得。

孩子绝大部分的行为习惯都是习得的,这是人类的特质,而孩子是最擅长观察、模仿学习的。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喜欢控制别人的行为时,实际上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否对孩子有较多的控制。

可能这位妈妈并不认为自己对孩子有控制,因为她看上去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家长。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很多时候,我们潜意识行为所释放的信号远远超过意识层面。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家长在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没有控制孩子的行为,也没有控制孩子的思想,但是这不一定表示实际上家长没有操控孩子。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家长的控制不一定非得是明确的命令,有很多时候,家长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已经透露了对孩子行为的态度。

比如说当孩子吃零食时,很多家长是不愿意的,但是有些家长未必会采用强行禁止的方法夺走孩子的零食,可能只是无意识地撇嘴,但这个表情被孩子捕捉到了,他就会明白:妈妈是不喜欢我吃零食的,我吃零食妈妈是不高兴的。

越小的孩子,对父母的态度越在意,对父母潜意识的真实想法捕捉得越清晰。

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有各种形式的控制,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习得父母教育自己的这种方式,也用控制别人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同时,也会对控制与非控制非常敏感,比如她会很敏感地捕捉到比她更强势的小朋友,进而选择退缩。

三、对孩子持有抱持性的态度≠没有规则和不需要引导。

这位妈妈似乎对孩子喜欢控制他人的行为并不在意,她比较关心的是孩子遇到气场更强大的同学之后变得不爱说话的现象。对此现象,她也有自己的疑惑,“要不要去引导她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是不是应该尊重她,让她自己去发展社交呢”?

这里面实际上是有一个概念上的误区——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引导孩子的行为,两者并不冲突。

在心理上,家长要充分的理解和贴近孩子的感受,但是从行为上,家长仍然可以对孩子进行引导。这种引导不是用家长自己的对错观对孩子进行评判,或者强行违背孩子的意愿,逼迫孩子按照家长认为正确方式采取行为,而是要及时察觉孩子在社会交往中的困难,引导孩子思考,启发孩子用更具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比如说孩子喜欢控制别人,那么孩子的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家长可以在一旁观察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会通过他人的反馈察觉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从而做出修正。但是如果家长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导,启发孩子换位思考,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是在充分理解孩子心理层面行为机制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或禁止。

比如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其他小朋友用你刚才的语气跟你说话,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更希望别人用什么语气跟你说话呀?”等等。或者家长还可以启发孩子指出来平时自己身上有哪些对孩子不自知的控制。

同样,孩子遇到气场强大的孩子变得不爱说话,这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家长需要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然后,根据原因做出不同的引导。

比如,如果按照信中的内容,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可能是遇到了比自己更强势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妈妈最应该担心的,不应该是孩子“以后在某些场合不合群”或者“是不是应该尊重她,让她自己去发展社交”的问题,而是需要解决为什么孩子遇到更强势的孩子就不爱说话的问题。

如果孩子心理上没有太大的冲突,而只是因为个人好恶做出选择,比如爱吃萝卜,不爱吃米饭,那么家长不一定非得强迫孩子改掉这种喜好,可以使用替代的方式或者找出孩子不喜欢这些东西的原因加以解决。但是如果孩子本身的心理出现了矛盾和冲突,比如说孩子实际上是喜欢和小朋友玩的,但是因为别的孩子更强势,所以她产生了害怕和回避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引导了。

家长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充分地启发和提问、尽量不主动给孩子灌输方法,以及对孩子的思考表示鼓励,允许孩子去试错等等。具体的引导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我们也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详细的示范。

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较于孩子,父母有更多人生的经验和阅历,但与此同时,也容易受到这些经验的桎梏,将这些经验僵化。所以,当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父母最好也能够认真思考,尽量有意识地跳出自己的经验限制,高屋建瓴地引导孩子,当父母在引领过程中发现孩子有回避或僵固思维的时候,更要开动脑筋,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出局限。

家庭教育是一门内容高深的学问,家长需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仔细品味,用心去对待。给予孩子健康的抚养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这种爱,会让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