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去一所小学为学生家长开展座谈会。我到达校门口时,正值学生放学,大批家长正在迎接孩子。我在校门口停留了几分钟,观察到几个生活片段,虽然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能反映出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

片段一:

一位妈妈带着刚放学的女儿走进了学校门口的小超市。妈妈指着架子上的商品对女儿说:“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女儿惊喜于妈妈的慷慨,正准备朝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伸出手,没想到妈妈紧接着就说了下一句话:“只能买蛋糕和面包,除了这些,别的都不可以买。”听到这句话,女儿没有继续动作,只是仰着脖子,怯生生地站在货架旁边,一脸茫然。

片段二:

一个小男孩兴高采烈地冲出校门,来到爸爸身边。爸爸拉着男孩的手,语气严肃地说:“你今天如果在九点之前完成全部作业……”话还没说完,就被男孩打断:“我的作业都已经写完了。”爸爸很是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又问了一句:“都写完了?”男孩提高声音重复了一遍:“我在学校里已经把作业写完了!”爸爸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说:“写完作业你就自由了,今天晚上给你一个惊喜。”男孩问:“什么惊喜?”爸爸故作神秘状:“晚上你就知道了。”男孩听完蹦蹦跳跳地跟着爸爸走远了。

片段三:

一对母子并肩行走。妈妈叮嘱孩子:“你明天上课的时候……”男孩打断她,说:“明天我们不上课。”妈妈很惊讶:“不可能吧?”男孩急得脸色通红,辩解道:“真的不上课,明天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妈妈放心下来:“哦,明天不上课啊……”

以上三个片段都是生活中一些极为平常的小事,但却可以以小见大。事实上,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片段中,家长的语言、神态、行为的组合,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构成了每个家庭教育的整体。所谓言传身教,大概如此。

第一,“控制”是扼杀一个孩子生命力的最强杀手。

片段一中,这位妈妈的“慷慨”从本质上看就是有问题的。细细体味,不难体会出“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中隐含的傲慢。对家庭教育的细微之处体察得越准确,越有利于察觉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现在我们仔细想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用类似“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的语气说话。

如果面对自己的领导,这位妈妈能用这种语气交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有“上”对“下”,“控制者”对“被控制者”才会使用这种内含优越感的语式。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才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买或不买我说了算,所以我可以对你‘慷慨’,也可以对你‘吝啬’,权利掌握在我手里。”

这就不难理解,在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位妈妈又接了一句“只能买蛋糕和面包,除了这些,别的都不可以买”。如果把这两句话单独拎出来看,大部分人能比较清楚地感觉到后面这句话里包含的控制,但实际上,两句话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传递的都是妈妈的强势。而且,当一个人的控制欲较强时,便会在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中都流露出这样的特质。

所以,除了比较明显、易于察觉的控制,家长还要警惕自身控制的“变种”。在家庭教育中,倾向性协商、高期待、过度教育本质上都是家长对孩子控制欲的体现。这些控制的“变种”,即使披上了关爱的外衣,依然改变不了父母操控孩子的本质。

控制的内核是家长为主导,实施对孩子的操控,而在任何关系中,有控制就有反抗,孩子身上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和父母的各种形式的控制有关。所以,父母要想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尽量去除自己的控制至关重要。

去除控制的关键在于自我察觉。不少家长感觉不到自己的控制欲,甚至还自认为自己很民主,这样会为亲子关系埋下隐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子矛盾就会根深蒂固,极难铲除。一个比较简单的自我察觉的标准是:只要家长能察觉出自己有“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标准/期望,自己就会失望”的想法,其背后或多或少都是控制欲。

第二,家庭教育中,按照年龄阶段的特点,“抓大放小”是一个基本原则。

片段二中的爸爸,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似乎已经成了脱口而出的习惯。这种习惯性的动作里,包含着父母的边界不清、过度干涉和包办控制。

在家庭教育中,抓大放小和按年龄阶段的特征进行养育,是基本的原则。在孩子6岁之前,正是实施对孩子的情感抚育,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阶段。父母需要多关注孩子,和孩子多交流互动。年龄较小的孩子,对父母非常依恋,他们喜欢和父母待在一起,以获得安全感。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够耐心地教导孩子,对于日后为孩子树立规则,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大有裨益。

但是在孩子11~12岁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就需要减少对孩子的干涉。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主意识萌发,开始探索自身“同一性”。孩子需要通过多种人格和角色的实验来发现、认识和整合自己。父母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涉,就会打扰青少年的自我探索——他们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按照自己成长的秩序自然生长,父母的干涉、批评、倾向性引导等都是对他们探索游戏的打扰。所以会让孩子非常反感。

第三,父母常常无意识地向孩子投射不信任。

在片段三中,当孩子说“明天不上课”时,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这句话接得无比自然,还未经过思考,就已经先把怀疑说出了口。这充分说明了妈妈对孩子无意识的不信任。

我相信如果我们采访这位妈妈:“你相信自己的孩子吗?”她大概会回答:“当然相信。”但是更多时候,无意识行为恰恰暴露了一个人的真实想法。

所谓无意识行为,就是下意识的、不经过大脑的意识反应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意识”比“意识”更真实,更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内心想法。

孩子总是能敏锐地体察父母真实的内心想法,一个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他自己也不容易产生自信。

本质上说,父母对孩子的担心、焦虑、警惕,都是父母自己内心世界的镜像反应,也就是投射。安全感比较缺失的家长,相比较安全感充分的家长,会更容易关注危险信息。他们一方面会反复提醒孩子哪儿有危险,另一方面会无意识地瞪大双眼,密切关注着孩子的一言一行。

片段三中的这个妈妈,与其说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如说是她具有不信任外界的人格特质。她很可能对外界保持着无意识的防御心理。但当她的这种防御放在孩子身上时,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不被妈妈信任而形成的伤害。

没有人喜欢不被信任,我们看到孩子着急辩解“真的不上课”。他为什么会这样强调呢?原因就在于他在妈妈的质疑中,受到了不被信任的伤害。

在不被父母真正信任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自我证白型”的人,他会对别人的不信任、否定非常敏感,也会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说话特别“绕”,比如阐述时先做大篇幅的铺垫工作才能进入主题。这种无意识的证白,实际上也是基于伤害产生的防御性的心理。

孩子年龄小时,他被妈妈怀疑之后会采用面红耳赤的证白模式,当他进入青春期,很可能会表现得非常逆反,充满敌意。那个时候,也许他的妈妈会非常恼火和茫然,为什么一贯乖巧的孩子变成了这样。实际上,在青春期收获的“逆反”,都是在前期种下的种子。当父母之前给孩子的多是否定、怀疑、控制时,就会在青春期时集中收获自己种下的“恶果”。

父母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就需要在细节上“做功课”,细致地观察孩子的反应,客观认识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