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地失业、屡次被炒鱿鱼、和上司吵架负气辞职……这些履历没有必要在简历中反映。由此带来的书写简历的一些麻烦,该如何技巧性地解决呢?

1.工作经历中的间隙

很多人在工作经历中有间隙,如果能合理解释,比如就学等,则可将此写进履历。有时,还可以填人一些其他活动,就像填入其他工作一样。如几个月没有工作,更无须提及。可以省去月份,比如只写“2002~2003年”在哪里工作,这样几个月的空隙就不会看见。

2.失去工作

就算很有能力的人也会没有工作,这种人每年在劳动人口总数中占1/5。这根本不是难堪的事,很多老板自己也曾有这样的经历,然而传统上在简历中仍要将此隐晦。

有这样一种技巧,就是在履历上写“×年至今”来表示最近的一份工作,这样看起来,似乎仍在职。这么做有时是可行的,但也有可能在面试中,需要解释这个问题时,这种自欺欺人可能给人以较坏的第一印象,最终可能导致失败。

因此,如果求职者目前没有工作,就写明最近离开那份工作的月份,或可填上在过渡期所做的事,如自行经营等。即使那只是临时办公或做零工,也要比欺骗强。很多雇主其实自己也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他们理解的程度远远超乎想像。笔者曾在离开一家文化公司后,在半年里高不成、低不就地磕磕碰碰找了几份工作,每份工作长则一二个月,短则三五天,都因工作不尽如人意而主动辞职。后来,在寄发简历中将这段时间“美其名日”从事自由撰稿工作。当然,这半年的赋闲时间,我的确在报纸杂志发了不少文章。

3.工作经历中的被开除以及其他不利情况

在履历中没有必要写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工作,除非这些对求职者有利,如离开原来的工作,接受具有更大挑战的工作。如果曾被开除,是个人矛盾原因那是很平常的事,并不说明在新的工作中有机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工作表现问题,也不一定会成为新工作中的问题。因此这些都没必要写。

履历主要是表现你在以前工作中的成就,不妨把上述问题留到面试,但事先要准备好如何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