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开始,对外界就充满了好奇,他们用各种感官去了解这个世界,还记得那个婴儿时期总想将各种东西都含在嘴里的娃娃吗?还记得刚会走路就开始模仿别人走路的宝贝吗?还记得那个总跟在你后面问这问那的孩子吗?他们对探索世界充满了热情,但是为什么到了给他们充裕时间学习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了那份热情呢?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对一切的未知都是有探索欲望的,之所以会丢失这份热情,追根究底,还是受内在驱动的影响。举一个例子,有一项技能好多人都在学习,你也想尝试学习,但是工作很忙,生活又很繁杂,你总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学,就把这件事拖延下来了。但是,你突然接到一个消息,学习这项技能之后可以升职,那你就有可能抽出时间来学习。升职就是你内心的驱动力,学习热情也由此驱动力产生。
再来看孩子,他们学习热情的内在驱动力源于什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懂得大学、工作和社会,他们也并不明白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在一次调研中,当问起小学生你为什么要学习时,得到了如下答案:
“我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
“我长大想当科学家。”
“我想得到奖励,我要做好学生。”
……
这些孩子是有内在驱动力的,但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并非是由心而发的如成年人那般对未来的规划。这些孩子是有学习热情的,他们的内在驱动就来自父母、老师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良好的教育。
说“为了爸妈高兴”的孩子一定是看到了自己表现好时父母十分高兴,或者平日父母常常用“你努力学习爸妈就很高兴”之类的话来教育孩子,而且这个孩子的父母平日的教育一定是赞赏多于批评。
说未来理想的孩子一定是受到了职业的暗示,也许父母曾经有意识地对他进行过引导,比如带他去科技馆等;也许他从某些图书中了解到了科学家的伟大而心生羡慕。总之,这个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是在受引导下而自发形成的,严格来说比第一个孩子的驱动力形成得更为坚固。
如果同样的测试问不同年级的学生得到的答案也不会相同。但是无论哪种回答,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有学习热情的孩子心中一定会有一份驱动力在,而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学生驱动力一定是薄弱甚至不存在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心中拥有这份驱动力呢?这还是要依靠父母、老师及社会的良好指导。对父母而言,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孩子会受到父母言行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会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如果父母平日的言行中透出的信息为学习是很重要的,那孩子一定会觉得学习很重要。
当然,这个言行透露并不是指反复说教。要知道,无论哪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思想,而内在驱动力虽然受外界影响却也需要内心自主产生,不能被动接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不同,父母要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给予符合年龄的正确教导,这才是成就孩子的关键。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兴趣还是第一要务,“乐学”要远远大于“好学”。但是,孩子的好奇心是瞬间的事,如果父母抓住这一瞬间的原动力,将其放大,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激发了更大的好奇,当好奇成为兴趣时,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便产生了。
还记得学生时代的物理、化学科目吧?这些课程最初进入课堂时就是以实验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这就成了学习这一学科的内在动力。当然,还有一些孩子的内在动力很特别,如老师对我好、这科作业留得少、老师说话很有趣等。对于这些动力父母也不用否定,无论哪种驱动力都会引起孩子对这一学科的喜爱,也会使孩子将这一兴趣保持下去。
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阶段,在兴趣的基础上一定要给孩子找准自我定位的机会,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学习是为了自己,并非为了别人。
之前有个孩子小学时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但自从升入中学,他的数学成绩一路飙升。当问起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我们数学老师从来不会看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
由此回答推想,他在小学时可能因为成绩差被老师骂过吧,其实学校教育就是这样,当一个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时,那这个孩子的成绩一定好不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孩子年龄虽然增长了,却没有把兴趣转化为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内在驱动力。
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孩子说“我就不给他考好”之类的话,成年人会觉得孩子很可笑,学习又不是为了老师,你不考好又能怎么样呢?这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自建立之时就是错误的。
所以,建议父母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正面引导孩子开发内在驱动力。比如,按照孩子的兴趣点给予一定的引导,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去看相关名人纪录片,等等,并时时鼓励不要打击。在孩子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开发上,父母一定不要偏激,逐步进行,切记不要打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叛逆期只是那几年,但事实上孩子可能会不时地出现叛逆的特征,而打击一定是最容易触发的诱因。
再次强调,孩子的学习热情源于兴趣,发展于周边的肯定与鼓励,形成于自我意识的爆发,从心建立的内心驱动力才会更长久、更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