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不会应对困难

◎ 孩子的自信是夸出来的

事实上,每个人生来都渴望着接纳和欣赏。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一个孩子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那么他的生活就被冲突充斥。紧随其后,且将永远伴随孩子的将是胆怯、退缩等性格阴影。相反,如果一个孩子足够自信,那么他将有足够的能力掌握和驾驭自己的言行。”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自幼无法得到滋养,那么他的未来将会很大程度受制于这种自信匮乏。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自信的人,在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勇敢追逐,不断修炼而变得更好。

自信。

阿璇有个聪明、乖巧的女儿米米,今年5 岁了。米米安静内向,是个人人都夸的乖孩子,但是奶奶对她的性格却十分不满。因为米米安静听话是不错,但是她在很多时候也会显得很自卑。比如,当别的孩子都在积极展示自身才艺的时候,米米总是缩在角落里,怎么都不肯站到众人面前。

于是,奶奶经常催促阿璇带上米米去学习跳舞、主持等兴趣班。其他朋友也告诉阿璇,站上舞台能让米米变得更加自信。阿璇很困惑,这样真的就能培养米米的自信心吗?

恰巧就在新年的前一天,朋友邀请阿璇带上米米一起去欣赏一场儿童T 台秀。看着台上落落大方的孩子,阿璇羡慕不已,原来自信的孩子真的会发光!她忙到后台询问那些小模特的家长:“舞台表演真的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吗?”

家长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的孩子很喜欢走T 台,随着走秀活动越来越多,孩子确实越来越自信了。”“我觉得走秀活动让我的孩子变得开朗了。”“我觉得孩子的自信要从舞台开始!”

这些议论让阿璇十分兴奋,或许她真的可以尝试让米米也参加各种T 台活动。

就在阿璇纠结着怎么让米米也报名参加T 台训练活动的时候,一位带队的老师却告诉她,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还要先确让他摆脱自卑。

事实上,自信也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自信源于他的自我认同感。在幼年时期,这份自我认同感则源于大人对他的肯定,其中以家长为主。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讲,家长的认同和夸奖就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有段时间,朋友老张总跟我抱怨学校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太“无理”了,每个学期都要求孩子准备PPT 上台演讲。

老张的孩子刚上三年级,“这不是难为家长吗?”老张叹息道。

但是半年之后,老张的抱怨渐渐少了。

起初,我还以为是孩子的学校取消了这项作业。后来,老张告诉我,在上台演讲的时候,孩子的胆量得到锻炼,台下的掌声和老师的表扬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了。看着孩子流利的表达,自信坚定的眼神,老张也为孩子感到自豪。

对孩子来说,自信将会是伴随他一生的优秀品质。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往往表现出犹豫、畏缩的特征,很难把握成功的机会。聪明的家长懂得如何夸出一个自信的孩子,你可以这样做。

1. 引导孩子学会认可自己

父母的认可,是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初的来源。但是要为孩会认可自己。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不断引导孩子认可和接纳自己。平时先发掘孩子的优势,并鼓励孩子加以扩大,帮助孩子建立某方面相对稳定的自信,接着引导孩子多方位扩展。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方向。

2. 警惕有条件的赞赏

夸奖,有时也是把双刃剑。事实上,小朋友有很多出色的技能,可惜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很优秀,也没有足够的自信支撑他们的内心。

难道是因为父母不夸奖他吗?不,如果只是父母的夸奖,很容易让他认为自己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夸奖而在努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文静的孩子,只有在别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时才能得到夸奖。久而久之,他可能会为了得到认可和表扬而努力迎合父母的要求。这时候,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个外向活泼的“自信”孩子,可是这种“自信”往往是虚假的,当它越强盛,孩子的内心越空虚。因此,父母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以孩子的优势和兴趣为主,警惕有条件的夸奖。

自信的孩子是会发光的,这种光芒的背后还要有父母适宜的夸奖做支撑。现在,你学会如何夸出一个拥有自信的孩子了吗?

◎ 输不起比输了更可怕

人的一生总是充满各种挑战,不管多么幸运的人,或多或少总会遭遇失败。如何面对失败,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情商和逆商,而这从小就要开始修炼。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告诉他,输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不起,越是输不起的人,越容易输得一败涂地。

因为,从这个人开始输不起的时候,失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一方面,输不起意味着心态的失衡,他可能会把事情的失败进行错误归因,内心被抱怨和负能量充斥,不懂得自我反省,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越是输不起,就越害怕失败,并会因为这种害怕而故步自封。

在父母的培养下,6 岁的吉吉十分聪明且自信。一次,吉吉参加儿童围棋比赛,结果没有进入前三名就被淘汰了。陪同的长辈很担心吉吉会遭受打击,甚至准备带他到游乐园玩一天以示安慰。不过,爸爸却丝毫不着急。

颁奖仪式结束后,吉吉果然哇地哭了出来。爷爷奶奶心疼得不得了,正想争相逗吉吉开心。谁知道吉吉一边擦眼泪,一追上来!”

孩子言语间的斗志,让几位长辈感到十分震撼,原来吉吉年纪虽小,却不是一个输不起的人!

这一切都得益于爸爸妈妈对吉吉的教育:失败是成功之母,偶尔遭遇失败没关系,总结好经验,下次一定能行。这样的理念一直贯穿吉吉的家庭教育,所以面对这次围棋比赛的失利,吉吉虽然难过,却不会输不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输不起”很正常。因为孩子的年纪尚幼,会比较执着对很多事情追求“完美”,尤其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一旦受挫,他就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引导,才能让他认识到失败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输得起。

苏苏被父母寄予厚望,爸爸妈妈总是告诉她,一定要把小小提琴比赛都格外紧张,总希望自己取得第一名,偶尔失手都会让她陷入强烈的焦虑中。

慢慢地,苏苏开始变得害怕乃至厌恶小提琴比赛。

直到最近一次小提琴比赛,苏苏终于受不了了,比赛前装病,主动选择弃考。因为她真的害怕自己无法取得第一名,那还不如干脆弃考,这样也就不会输了。

苏苏的这种做法显然就是一种“输不起”的心理,是父母日积月累的教育在她心里埋下的种子。相信家人的初心并不是让她变得恐惧、输不起,但最终还是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是因为家长不善于引导孩子认识“失败”。

要想让孩子懂得“失败”,不做“输不起”的人,家长的正确引导很重要。

1.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归因

许多输不起的人都有相同的特点:归因出错。当遭遇失败时,他们可能会偏颇地认为是规则不公,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输不起”。

偏颇的归因方式会导致孩子无法客观地面对失败,更无法很好地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当孩子遇到失败时,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客观地总结经验,以便下次克服障碍,取得成功。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大多以自己为中心,甚至取得一两次成功就会认为自己是常胜将军。

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当他遭遇困难时就会更加受挫。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提醒他:没有人会永远赢,也没有人会一直输,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待输赢,才能让自己走得更高更远。

3. 不要过分强调结果,而要注重过程很多孩子输不起,是因为父母长期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教育,他也就会更加关注“输”和“赢”的结果。

事实上,学习与做事过程中的收获,对于儿童的成长更加重要。尤其在比赛过程中,收获什么经验,有什么感悟,明白了什么道理,才是帮助孩子不断成长的燃料。

任何一个输不起的孩子,最先输的就是过程,他很难去考量自己在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因此也就无法把这些经验归纳起来。

做任何事情都有输有赢,孩子面对输赢的方式,就是他未来成长的格局。输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不能“输不起”。

◎ 陪着孩子去面对,才能让他学会不逃避如果你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就会发现,许多孩子有逃避困难的倾向。

面对孩子的逃避行为时,不少家长通常会采取严厉批评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可惜的是,这往往很难奏效,部分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还是习惯性选择了逃避。

其实,这很正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事情,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很容易产生退缩、逃避的情绪和行为。诚然,孩子的逃避行为会让他迟迟无法进步,但是,家长面对孩子逃避现象的不理智措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皮皮今年6 岁了,一直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但是,最近皮皮却变了,变得安静起来,也不再调皮捣蛋,还常常说自己脚疼。

孩子的身体出问题,妈妈自然很紧张,马上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却一直没有查到孩子脚疼的原因。医生提醒家长,可能孩子在欺骗她。

想不明白。因为孩子自从说脚疼后,也没有要求什么,最多只说上不了足球课。踢足球原是皮皮的最爱,即使出现“脚疼”

后,他也还是常常一脸渴望地看着大家踢。

直到有一天,妈妈终于发现了皮皮的秘密:关起房门来,皮皮又蹦又跳,哪还有脚疼时的安静模样?秘密被发现后,皮皮才老实交代:“我不想上足球课,因为总是踢不到球。”原来皮皮在球赛中总是踢不到球,这让他心生退意。

得知了皮皮的顾虑,妈妈并没有勃然大怒,只是“乘胜追击”地引导皮皮:逃避不能让你踢到心爱的足球,反而会使你离足球越来越远。

皮皮独自思考了许久,终于不再装病躲避足球课了。

每个孩子的逃避行为都是有原因的,父母不应该无差别地批评他,而应该挖掘他逃避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帮助他最终走出“逃避”的行为模式。

10 岁的默默是个胆小的女孩子。这天,正忙着修理小家电的爸爸让默默帮忙到抽屉里拿个工具,可是她磨蹭了很久,都没有把工具送到爸爸手里。

爸爸很疑惑,还以为是默默犯懒呢,可是转头一看,却发现抽屉已经打开。那么,默默为什么还不肯拿工具呢?等到爸爸走近了才明白,原来抽屉里有罐灭虫剂,灭虫剂的外包装上印着一只活灵活现的虫子——默默因为害怕虫子,才不敢拿工具。

默胆子小,也没有急着让默默靠近,他只是循序渐进地从萤火虫讲起,跟默默聊起昆虫的世界。慢慢地,默默被打动了,开始走近爸爸,继续听爸爸讲昆虫的故事。

后来,虽然默默还是害怕昆虫,但不再因看到有昆虫的图片都要逃避了。

每个人都不免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坎坷,如果选择逃避,自然难以成长。帮助孩子学会不逃避,直面困难与坎坷,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

1. 允许孩子暂时逃避

逃避是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行为,所以,孩子遇到困难和坎坷时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很正常。身为家长,要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安全感,允许孩子暂时逃避,而非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的逃避行为,更不能强迫孩子立即学会面对。

孩子的每个逃避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你应该做的就是帮孩子找到问题所在,并与他一起解决。无论因为恐惧,还是无能为力,当你陪着孩子把他跨不过去的坎解决了,下次他自然就不会选择逃避问题了。

等到孩子在你的陪伴下慢慢地习惯了解决问题,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每当遇到困难和坎坷时,他就不会再下意识地选择逃避,而是坦然面对。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面对问题,才是克服困难的制胜法宝。尤其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才更有底气“不逃避”。

◎ 争强好胜不是教育的目的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偏向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殊不知,盲目竞争很容易让孩子错失快乐的童年。

养成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从来都不是教育的目的,但是很多时候,父母错误的竞争教育却延续式映射在孩子的身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之处,要认可孩子的擅长之处,允许孩子的不足之处,而不是逼迫着他事事争第一。

小君上了一年级后,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出色,成绩常常位列班级第一。就这样,她最忧心的还是自己的成绩排名:这次拿了第一,就开始担忧下次考试怎么办;下次没有拿不到第一,她的情绪就会有很大的起伏,一会儿敏感脆弱,一会儿又态度强势。

不得不说,小君在学业方面确实很让爸爸妈妈省心,因为她从小就很自律,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每次考试前,她都会陷入强烈的焦虑中,甚至还会连续失眠好几天。

这让妈妈很担心小君的心理压力。小君实在太争强好胜了。对于小君来说,考试、比赛的意义只在于拿第一,否则就是失败者。

许多人羡慕小君的父母拥有这样一个“上进”的孩子。但是,只有爸爸妈妈知道,小君这样的性格其实并不好,她容易妈为孩子操碎了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争强好胜的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一个长期处于“争强好胜”中的孩子,同样是在焦虑和挫败中长大的。这样的孩子,慢慢地就会丧失竞争能力。

10 岁的志坚是学校的田径运动员。今年学校运动会前,他本来对冠军势在必得,谁知比赛中却杀出了一匹“黑马”——隔壁班的康康。最终,志坚以第二名的成绩站在领奖台上。

应邀观赛的爸爸妈妈都很担心,怕志坚会因与冠军失之交臂而郁郁寡欢,他们甚至准备好了一箩筐好话等着哄志坚。

等到志坚来到观众席时,爸爸妈妈匆忙准备“安慰”他。

令他们惊讶的是,志坚却反过来宽慰他们:“这次是我大意了,下次我一定能赢回来。”

志坚的这番话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这让爸爸妈妈非常惊喜:志坚居然这么懂事!看到爸爸妈妈一脸惊讶的样子,志坚对着他们做了个鬼脸,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原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志坚参加田径队后,爸爸妈妈坚持给他灌输的理念,因为他们从来都不希望志坚变成一个只懂得争强好胜的孩子。

重视孩子的竞争力很正常,但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只是要孩子争强好胜。

1.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

对于孩子的个性形成,父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他的父母势必要负绝大部分责任。首先,家长必须反思自己的心态、举止,好好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过度强调孩子的一时成败?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就难怪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在乎成败,以至于越来越争强好胜。

其实,在孩子遭遇失败时,家长最应该做的应该是以正面例子作为导向,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别人成功的原因,引导孩子克服失败带来的沮丧感。

2.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竞争

某一次考试时,当其他孩子成绩领先后,家长要引导自己的孩子正确看待竞争关系,让他懂得:生气、懊恼都是没有用的,与对方继续竞争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除此之外,孩子还应该明白,别人能够领先肯定有他的优胜之处,肯定别人的优势才算得上是个大气的人。

引导孩子认识到,竞争其实是为了不断超越,而不是拘泥于某一次成败,所以要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深入孩子的心里。

在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很重要。但是,过度强调竞争,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许多本该拥有的幸福感和快乐。因此,家长要争,而不是事事争强好胜。

◎ 父母应该尝试着让孩子独立生活在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溺爱着孩子,可能会帮孩子包办许多事情,这边担心孩子做不好,那边不许孩子碰。

在家长看来,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事实上,这种爱是在剥夺孩子的上进心,并一步步把他推向“啃老”的边缘。

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聚合,除了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事实就是如此。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理智地放手,让孩子试着学会独立生活。

同事小杜跟我们聊起了邻居的教子方法。她说,她家隔壁住着一位姓刘的大爷,刘大爷夫妇年轻时忙于生意,家里三个孩子都早早参与到家庭劳动中。

一次,她到刘大爷家中做客时,提起每天早上都要给上小学的女儿做早餐,刘大爷夫妇听后都很惊讶。刘大爷说,自他们家老大上小学后,他们夫妇就再也没有给孩子做过早餐,都对此,小杜也很惊讶,孩子才上小学,怎么舍得让他早起做早餐呢?刘大爷不以为然地说:“小孩子不能太娇惯了,你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早早开始当家了吗?”

听了刘大爷的话,小杜哑口无言。是的,许多大人也是从小早早就开始当家,到了现在,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早当家,甚至连一点儿家务都不做?

有着像小杜这种心态的人,其实并不少见。

很多家长可能会抱怨,自己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懂得感激,反而还觉得“理所当然”。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需求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

小雪10 岁以后变得很有想法,尤其在一些动手的实验课上,她总会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每次只要有实验作业,她放学一回家就赶紧把实验道具摆好,开始认真地做起来,还很严肃地记录着实验数据,看上去像模像样的。

唯一不和谐的声音来自爸爸妈妈,他们总觉得小雪还是个孩子,做实验涉及使用打火机、简易电路等步骤时,总想着要插一手,替她完成。

这天,矛盾终于爆发了。小雪对爸爸妈妈发了火:“你们烦不烦啊?能不能让我独立完成实验作业?”

爸爸妈妈也很恼火:“我们是为你好,怎么就成了烦人呢?你这孩子真是不识父母心!”可是反思一下,爸爸妈妈真利。这种剥夺除了引起孩子的反感外,还很容易一步步导致孩子失去独立能力。

如果你不希望把孩子变成一个事事依赖父母,无法独立成长、生活的人,就要学会对孩子放权。

1. 相信孩子的判断和能力

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以经验来压制孩子的判断。

一件事情出现后,部分父母很难真的相信孩子的判断,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思考不周全,判断失误率高。事实上,孩子是切身体验者,他的判断有其合理性。

如果家长一味地用自己的经验去质疑孩子的判断和能力,很容易让孩子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判子能做到。

2.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的能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让孩子尝试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自己的房间、给家人做一份西红柿鸡蛋汤、洗碗等。

这些家务活,能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逐步建立自信心,这将对他的未来有着莫大好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妨多让孩子参与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纵使他很难完成也没关系,家长可以在一旁协助,但要注意在整件事情中,孩子要起主导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爱,绝不应该是固执地包办所有。真正优秀的父母会选择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为孩子铺垫更好的未来,这份未来无法由父母带来,而需要孩子亲手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