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孔子提到最多的一种人。《论语》以“君子”开篇,以“君子”卒章。开篇第一章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孔子把“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者,看成是君子。第二十篇最后一章说:“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篇》)在孔子看来,君子要顺应天命,也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知礼崇礼;要懂得知言察言,知人识人。《论语》中有107处提到“君子”,“君子”主要是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也有的地方是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而又有地位的人,还有的地方是指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本文的“君子”主要是讲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君子。《论语》可说是孔子君子人生的真实写照。孔子的君子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君子有德有才

君子自然是有德有才之人,有德有才方能称得上君子。君子之德,发乎本心,推己及人,推而广之。

(一)孝悌仁爱

孝悌是仁爱之心的起始,是德之本、仁之本。《论语》首篇第二章就记载:“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又说:“仁者爱人。”对孝悌、爱人这种仁爱之德,不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君子都不会抛弃、放弃(“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以子产为例来说明:“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论语》还引用周公对鲁公说的话来阐述君子的风范:“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篇》)意思是君子不违背、不抛弃亲人,不无端结怨于同事,老朋友即使犯了错误,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就不割断友情,而是尽量给予帮助,平时待人不求全责备,体现了君子的仁爱宽厚之心。

(二)庄重坚毅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篇》),意思是说君子平时行为不轻佻,讲话不信口开河,讲究忠信,不自以为是,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关于君子的庄重,孔子还有更形象的说明: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篇》)君子看起来有一股凛然正气,不可轻视、侵犯,但一接触,又感到很亲近、温和,听其话语,感到非常有理。而且君子品德高尚,能坦然面对挫折,不为困难所屈服。“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篇》)孔子用行动对君子坦然面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篇》)的艰苦生活作了诠释。

君子能正确对待名利。如何对待名利,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境界,也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是君子。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不反对、不轻视名利,但主张采用正当合理的手段。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之,不去也。”(《里仁篇》)他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篇》)。体现了君子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的操守。

(三)言行一致

这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言行一致,就是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和行动要一致,也就是内心要诚,待人要诚心诚意,不能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那些心口不一的人,善于花言巧语,察言观色,很少是有仁德的。对于这些人,孔子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篇》)。孔子对那些“匿怨而友其人”(《公冶长篇》)的人也以为耻,因为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心里虽然怨恨一个人,但还要装出友好的样子。这种现象在社会环境不宽松尤其是政治不清明的时代表现更甚。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就会自欺欺人、欺上瞒下,这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品质,是君子所不齿的。子贡曾问孔子怎样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篇》),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为避免言行不一,孔子赞扬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还认为说话要注意场合,“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说话要注意对象,“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君子要做到“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正因为人在言行表现上的复杂性,所以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篇》),而要“听其言,观其行”。

(四)崇尚礼、义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篇》)也就是说君子讲究诚信、谦逊,崇尚礼义。孔子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质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文是指人的外在仪表,孔子认为,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仪表相称,才是君子。一个人,只有内有仁爱宽厚之心,外又仪表端庄,温文有礼,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相反,内在品质与外表不相称,或者内心龌龊,外表假装斯文;或者内心端正,但不修边幅,狂放不羁,都不是君子。文质彬彬就是内在仁德与外在彬彬有礼的相得益彰。君子崇尚礼节,体现在事事时时处处,即使在与人进行射击比赛时,也体现出礼让的风度。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篇》)

(五)君子有才

君子不仅有德,而且很有才能,是德才兼备。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雍也篇》)、“君子不器”(《为政篇》),是说君子博学深思,多才多艺,对诗、书、礼、易、数、射、御都精通,用现在的话说是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仅有一种用途的器皿。当然,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懂、都通,但一个人的知识还是要广博一些,能力尽可能全面一些。因此,要多学习、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使自己全面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呢?当子路问这个问题时,孔子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就是要重视修身,坚持不懈地修身,以有利于自己、他人、百姓与社会。在修身时,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孔子说人一生的每个阶段都要有所克制,“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篇》)。人还要有所敬畏,对自然、对社会、对圣贤、对百姓要有所敬畏,尤其要“敬畏人生、敬畏历史、敬畏百姓”。心中无所敬畏,就可能胆大妄为、胡作非为、无所不为,就不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要成为君子,还要经常反躬自省,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意思是说,“看”要考虑是否看得明白,“听”要考虑是否听得清楚,“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心,“做事”要考虑是否尽心尽力,“有疑问”要考虑是否向别人请教,“怨怒”要考虑是否会带来祸难,“获取财物”要考虑是否正当合法。《论语》中说,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经常进行反省,就会减少过错,完善和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君子。

二、君子与士

与君子意思相近的还有士,士就是读书人。《论语》中也有关于士的一些记载。

有的读书人可以通过修身成为君子,有的则成不了君子。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又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篇》)读书人如果不专心读书,而是一心想着升官发财,以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不能体会追求知识、真理的乐趣,就会嫌弃饭菜不好,这样的读书人是不足与其讨论知识、讨论真理,是成不了君子的;如果读书人贪恋居室娇妻、耽于声色犬马,不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枉为读书人的称号,成不了君子。

什么样的读书人可以称为士呢?子贡、子路都问过这个问题。孔子对子贡的回答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篇》);“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路篇》);“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路篇》)。孔子认为,读书人的最高境界,是能严格要求自己,能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四方,尽职尽责,能够出色完成任务,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其次是宗族、乡里的父老乡亲认为做到孝悌的人;再次是言行一致、做事有成效的人。这三种读书人,都可以成为君子,都可以说是君子。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篇》)意思是相互之间恳切地提出善意的批评,相互督促、相互提醒、相互勉励,这样的人可以称谓士,可以成为君子。

《论语》还借子张的口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篇》)读书人在危急关头能够献出生命,临难慷慨就义,遇到利益考虑是否符合道义,祭祀时考虑是否恭敬虔诚,服丧时考虑内心是否真正悲哀伤痛,这样的人可以算是读书人,也是可以成为君子的人。

总之,士与君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的士可以成为君子,有的士是读书人中的败类,成不了君子。当然,也有的君子,没有读多少书,算不上读书人,但品德好、懂礼义,又有才能,也成了君子。

三、君子与小人

《论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在比较中使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更加鲜明。比如,“君子坦****,小人长戚戚”(《述而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篇》),等等。这些话意思都不难懂,把君子与小人一比较,品德之高下、才能之优劣,更加清楚了。

四、孔子的君子人生实践

孔子对君子有着自己的见解,对君子的品德、才能有着不懈的追求,他一生都在实践着君子的理想。如果他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致,他的众多弟子就不会长期追随他,他也不会得到弟子的景仰。《论语》第十篇《乡党篇》集中反映了孔子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孔子日常生活的素描。仅举以下几例。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乡党篇》)。孔子在家乡,温和恭顺,而不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对家乡的父老乡亲颐指气使。在家乡,与“乡人饮酒”,等“杖者出”,然后“斯出矣”,十分懂礼,有谦谦君子的风范。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乡党篇》)。孔子托人向在外地的朋友问候和带礼物,一定要向受托者,拜谢两次,然后送他启程,表现出孔子对他人的尊重、对所托之事的慎重。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只问:“伤到人了吗?”而不问马的伤亡情况,表现了孔子对人生命的关怀。

《论语》中还有对孔子衣食住行的具体记载,都体现了孔子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比如,讲孔子饮食的一段:“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乡党篇》)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很注意饮食的卫生、适度,对口腹之欲是有节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