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直面这样一个现实,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德育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德育定位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形而上学和认知主义的影响,我国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中一直存有误区,即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可以脱离其他各育,可以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出现了两个分离:一是把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一个单独的实体,试图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如政教处、德育处)来实施德育。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重视德育,其实,这是把德育与其他四育割裂开来,是一种德育地位和价值的偏移或变相缺失。二是把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独立于生活世界的孤立实体。学校里所搞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德育实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校德育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表现出空疏的特征,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道德情境时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帮助不大,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道德体验,因而很难对现行德育产生兴趣。
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得实际工作中的德育工作定位偏移或游移不定。一方面存在把德育与其他各育割裂对待的现象。学校教育中,仅仅依靠德育课程、班队系统和德育活动,在专门的时间里,由专人搞德育,没有形成学校全部门、全员和全时空抓德育的意识,这就无法保证德育实效。同时,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生活的整体大系统,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不紧密,单纯依靠学校,在封闭的环境,由道德教师传输理想化的道德信息,提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德育要求。另一方面,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落实,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干扰。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不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和升学教育的模式,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二)德育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国德育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两个向度:一是学生基础德性的培养;二是学生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
第一,德育的目标取向问题。既往德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当道德规范与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既定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不是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和体验新生活。这不仅降低了德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而且限制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容易形成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分离的双重人格。
第二,德育的功能取向问题。既往的德育不是去积极大胆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设法约束、防范学生。这样的德育在信息传输上明显带有单向灌输性,其动力系统是外在的,学生不会产生内在需求。实践证明,对学生过多地控制、惩罚,会导致学生的恐惧和逆反心态,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学生很难通过自觉的理解真正提高其道德水平。因此,21世纪的中小学德育要由外部约束、控制,走向学生多样化的实际,激励、引导学生,发展其道德主体性,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情感,教会学生自主、自律,教会判断、选择,勇于承担责任。
(三)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义务教育德育主要是通过学科德育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来实施的。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差,缺乏魅力,实效不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认识的局限。教育者对德育过程的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生成性等本质特点缺乏认识,有些教育者误以为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一样,就是通过德育课程讲授或灌输既定的德育内容,考知识便是考德育水平,于是出现了有些教育工作者限制学生活动的做法,有些教育者所传递的内容远离生活等现象。其实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没有产生道德体验时,德育要求是难以内化的,因而便不能取得德育实效。学生身体的绝大部分活动时空是可控的,但其内部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却无法被学校德育时空所限制,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与校外的社会信息发生着密切的交流,一旦学校德育采取“美德袋”式的知识传递方式,而且所传递的德育知识信息与社会现象不一致,或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就会出现人在德育中而心在德育外的现象,自主参与性较低,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二是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学校虽然也有德育活动,但是有些学校德育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对上级负责,应付检查,却较少对下服务。于是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存在着单方面考虑上面所下达的德育任务,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因而所组织的德育活动缺乏吸引力;加之不少学校教育者创新意识不强,囿于既往的德育经验,不愿也不敢大胆改革、创新,使德育流于完成任务的水平,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有的学校则习惯于盲目照搬国外和国内其他学校的德育实践模式,不注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独具特色的德育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