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编制过程及运作的主要经验
第一,“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国的教育国情与教育背景,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判断、评价和决策,编制出面向现代化实际与需要的课程教材。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性,在某种办学和师资条件下可达成的教育目标、在某种教育情境中可行的教学设计,在另一种条件或情境中就无法达成或实现。因此,教育实践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清自己所处实践情境的特殊性,因地因校因班制宜地、实事求是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当下实践情境中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程教材的实践也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8]
教材的改革要注意分析和研究我国的教育国情(包括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及其一段时期内可能改进到的最高水平)和教育背景,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例如,1983年年底至1986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室与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共同进行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的调查研究”,对各行业数学知识需用情况、高等院校各专业对中学数学知识需求情况、期刊中出现的数学知识等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以便弄清反映就业和升学、当前和以后发展对数学知识的需要,为一段时期内(5~10年)确定中小学以及各类中等学校的数学课程内容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从1984年至1985年年底,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进行的“社会对中学物理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了解社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为研究和改革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作了准备。
只有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社需调查”,才能敏锐和细致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编制出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
同时,在编写新教材之前要对现行课程教材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制者们,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对原通用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学校对课程教材改革的意见进行了调查。各学科调查组提交了学科调查报告和建议,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总结出了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哪些是需要改进或改革的(为什么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改革),以此作为学科课程和教材编制的一个重要依据。许多学科在进行这样的调查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学生应该具有的基础知识。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和论证“课程改革改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改”的问题。改革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或根据,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的充分论证。
第二,教材在正式推行前,要经过不断的科学实验,足够规模且具代表性(不能仅局限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或地区)的充分试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和完善,然后才在全国推广。
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从1986年酝酿,经历了充分的大规模的试验,到1992年才正式通过并在全国推广。从1990年秋季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学校进行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和评价活动。进行两种学制新教材实验的教材共包括小学和初中的24个学科。
在试验过程中,各学科教材编写人员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编制考查和测试试卷。不仅通过统计学上的大量问卷进行面上的调查,而且反复地进行充分细致的听课、座谈、个别访谈、书面联系等,使试验评价更加深入持久。而且,不仅对校长、教研员、教师等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调查,而且还对学生评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编制者们汇总和分析实验数据,认真梳理、研究、参考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在试验中不断进行加工修改,使课程教材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这一经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分析和吸取的。
(二)教材设计的主要经验
第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因为它是形成思想观点、方法论的基础,也是发展智力、创造力等的基本条件。
从本学科特点出发,选择为全体公民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并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教材改革的重要经验。
在基础知识的选择中,注意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各学科都有经过长期实践所筛选、积累起来的传统知识,这些仍然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必须掌握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知识是有变化的。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删减次要的、陈旧的或用处不大的知识,适当充实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发展的知识。这是使新教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所必需的。
1977年,人教社就研究了5个国家36种中小学教材,在此基础上充实了部分新知识,更新了教材内容。例如,数学教材适当增加与充实了统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理科教材中适当充实了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电子、通信、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知识,地理教材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建立了新的教材体系。文科教材以新观点统率,更新了内容。例如,历史教材,过去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大量讲述阶级斗争史。新教材则以历史发展为主线,讲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技、文化等基础知识,充分反映考古学新发现和史学研究新成果,基础知识更新了,教材也面貌一新。又如,初中英语教材是与英国朗文出版公司合编的。这套教材将外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改革创新与继承发扬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做法,不再单纯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而是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教学语言,使语言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第二,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两者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教材改革中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是“终身教育”时代所必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成为我们编写新教材的重要原则。
小学自然课程与教材就特别强调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加大了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如人教版小学自然教材课文的基本结构是: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实验、游戏、谈话来了解事实,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实验、讲述、阅读等进一步了解事实,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思考(包括提出假设,通过观察、实验加以验证等认知活动)自己获得问题的结论,之后再引导学生应用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举例、判断、解释、预测、设计、制作等)。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不仅习得了科学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深刻、牢固,而且在这一知识的主动学习过程中,锻炼和发展了能力。
许多学科重视举一反三,重视训练。例如,中小学数学教材重视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以利于知识的迁移。不少学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大练习和训练的分量。理科重视实验,初中物理教材以实验为基础,编入了大量随堂做的小实验和实践性习题。许多教科书中设有想一想、做一做、读读议议、小讨论、观察与思考等小栏目,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重视从教科书的编辑上引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帮助和促进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摒弃呆板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但是,不可能把每一项知识的学习都设计成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尤其是初中,许多知识的学习还是从直接了解结论开始的,还有许多学科(如历史、地理等)提供的知识,往往是一系列的事实和记录,或者无法再现,或者没有条件直接观察。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固然重要,接受学习的地位和价值亦不可否定。因此,教材也注意为学生搭建一个全面、系统、均衡的知识结构。就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习得一个较为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与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是同样重要的,不可走极端、片面化,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第三,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身心发展顺序的关系。这是教材编写的难点。过去往往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研究不够。这几十年来,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研究学科特点和儿童少年认知特点、教与学的关系,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有些学科注意吸收近年来各地教学改革的经验,建立了新的教材结构。
以1993年秋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的新教材为例,小学语文建立了以训练为主线的体系,并吸取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经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功能,从发展语言入手进行编排,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识字,改变了原有低年级教材从识字入手的编排方法。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课本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如何编写,编者研究了国内外的许多种教法,编写了实验教材,在实验班进行了两轮实验,最后确定采用加减穿插的编排方法,并加强直观演示,增加学生操作的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各科教材的编写都注意深入浅出,浅在其表,深在其内。遵循儿童少年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处理好学科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加强本学科各年级教材有计划的统一安排,同时注意各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分工与配合。在编排方式上,注意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前后衔接,减少学习上的困难。譬如,在引入和过渡到新的课题时,注意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接触学生经验中的潜在问题;结论的得出,尽可能以学生经验过的事实为基础,已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为根据,而论证、推导出来;在旧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引出新的问题,或造成新的悬念,使学生保持连续的浓厚兴趣等。
总之,教材编写考虑到了与对象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动机、兴趣等,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与优良个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整体效果。
第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二者有机结合。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回归生活,即课程内容生活化。这种特征反映在教科书中就是以知识为立足点,以生活为纽带组织教材内容。知识的组织若脱离生活,它就成为僵死的东西。因为人类的知识首先是源于生活的,人类是在生活中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获得丰富的经验的。因此,只有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教材成为富有趣味的,能够激发学生灵感的刺激物。
理论联系实际是编好教材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编好教材的一个难点。联系实际不仅仅是要联系生产实际,还要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社会的实际、联系中国的实际、联系世界的实际、联系大自然的实际等。联系实际要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彻到编写教材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要增加实验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加强实践的环节,注意安排各种课外教学活动,这是一条经验。
“**”期间,由于忽视系统的基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没有理解和解释这些实际生产现象的系统知识作基础,教学效果极差。改革开放之初,纠正了课程在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上的这些偏差和错误,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这一阶段的教材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要求做到适当、适度、有机、渗透,但造成了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某些课程教材脱离生活,脱离社会。
在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过程中,则试图改变课程教材学科中心倾向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教材在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初中历史增加了以前欠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世界历史,同时增加了中外历史中科技史、经济史、文学艺术史方面的内容。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意从生活中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情境出发,引出学科学习内容。在编制练习题时也特别强调将所学应用到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去。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继续并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更加强调知识来源于生活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加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删减那些在社会生活中用处不大同时偏难偏深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加强STS(科学—技术—社会)课程设计思想。理科教材从工农业生产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提出学生感到有意思的问题,启发思考,再引导做实验,通过实验得出概念和规律。这种由事例引入和归纳知识,并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的编写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文科教材注意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安排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各学科教学内容和表述方法改变了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注意贯彻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理论的原则。许多学科教学内容的安排都留有余地,一般有一定课时,作为地方补充教材、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便于学校、教师补充联系当地实际的内容。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义务教育中适度地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因素,教学内容联系城乡实际,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第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应当统一起来,协调发展。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能力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没有能力,知识也就失去了意义;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有了知识,有了能力,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有益的人。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这几方面的要求。
各学科教材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富有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文科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例如,语文教材除保留了一些名家名著的传统课文外,增选了文质兼容、富有教育意义和时代感的课文;历史、地理等科教材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事实材料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理科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科学成就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更加重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音乐、美术、体育教材加强了民族艺术和民族体育的内容,以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第六,逐步改变教材深、难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课程教材研制者曾改变过分强调课程教材直接为政治和生产服务的课程观。这一阶段的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和学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纠正了教材在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上的偏差和错误,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但造成了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系统性,课程教材出现深、难的问题,课程教材的学科中心倾向严重。
在第一轮及随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过程中,不断改变课程教材深、难、重的问题。强调降低难度、深度,在大纲中对许多学习内容或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都分层次做了极其明确的严格规定,要求教材教学中紧扣大纲标准,严格控制深度和难度,不能任意拔高。同时,各科课程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删减。[9]例如,1990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将原来必学的42个国家或地区,减为必学28个国家或地区,选学14个国家或地区,此外还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有关气候成因的部分内容改为选学。义务教育大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减了学习内容,必学国家或地区由28个再减为15个,选学由14个减为5个。这样,整个大纲就从原来出现448个地名减少到现在的288个。同时,义务教育大纲中国地理部分还简化了中国地理区划的办法,从原来的8个区域改为三大地区4个区域。这就基本改变了过去罗列地理事实的叙述法。[10]
精选重点,进一步降低必修课程学习内容总量(减少知识,尤其是删去那些在社会生活中用处不大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过于深难和理论性过强的学习内容),注重知识面的扩展,使整个课程教材的质量明显提高。
第七,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教材要有统一性,即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实现统一的教育目的,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同时,教材具有弹性,即有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以适应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人的差异。这需要辩证地处理课程教材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辩证处理课程的选择性与共同基础性的关系,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
新教材许多学科的教学内容分必学和选学部分,以大小字体或打星号区别。例如,初中数学题分A,B两组,B组题普遍不作要求,只供扩展知识、提高能力使用。初中语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两种。化学实验安排了部分选做实验。教材中的必学内容要求全体学生学习并掌握,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只要求条件较好的学校和学生选做。
第八,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可读性、启发性、趣味性强。教材的读者是学生,学生的年龄不同,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去的教材表述方法呆板、枯燥,激发不起学生兴趣。而兴趣是吸引学生用心学习的关键一环,低年级更是如此。教材改革中重视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增加了许多精美的图画,有的还以图代文;同时以美观大方的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的表述方式,使教科书的编排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学生爱看、爱读。另外,许多学科编制了音像教材,使教学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