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环境含义与特征

(一)就业环境含义

所谓就业环境是指影响就业工作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有多个方面,就其重要性来说主要有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学校工作以及毕业生个体等。

(二)就业环境含义与特征

1.客观性

社会中每一个体或群体都时刻处于一定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影响,同样又以自身的行为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作为就业工作行为主体的毕业生个人、学校和社会组织都时时刻刻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就业活动或就业工作只要开展就必须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产生联系,就必然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这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并且,就业环境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是长期且潜移默化的。

2.动态性

就业环境同时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就业工作同时要随就业环境不断变化。因而,就业工作是对就业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

3.复合性

就业环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业环境的各要素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些因素既对就业工作产生影响,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层次性

在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内,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决定着其他因素的变化方向,而在新的条件下,主导因素就可能换成另外一种因素。例如,国家就业政策改变,规定毕业生的择业期延长为两年,学校的有关就业政策必然要随之进行变化,学校为做好两年择业期内的工作,必然要制定很多新的政策;用人单位也会考虑改变接收毕业生的政策,譬如,两年内允许毕业生改派新的单位等。

二、政策环境因素

所谓政策就是国家或有关部门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就业政策是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为促进毕业生就业、调控毕业生流向、协调就业工作与其他方面工作关系,从而达到对就业工作顺利管理的目的而设立的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行动准则。因此,就业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就业工作,实现顺利就业,就必须认真了解领会有关就业政策,学会把握政策、利用政策。在我国,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历年来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这些政策对指导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就业工作各方面行为、维护就业秩序、调控毕业生流向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国务院、教育部每年都要针对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和指导地方各级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毕业生求职择业,以及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工作。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是对就业工作过程中的步骤进行了规范和总结而制定出的一套规章制度,对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工作起重要的指导作用。2001年,教育部出台政策,将毕业生的择业期延长为两年,各地方也出台许多相应措施,大大缓解了毕业生求职的时间压力。2003届毕业生就业出现一定困难,教育部很快制定政策,要求各个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这项工作,并且做到机构、人员和经费“三个到位”;教育部和团中央也及时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就业。2005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的通知》基本确立了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框架。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并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制定了七方面重大政策,来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具体包括: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政策。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解放军总参谋部等18个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采取措施,从2008年相继出台了配套文件,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如: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等。这些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顺利地就业。

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的就业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要克服很多困难,做大量工作。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实行分口管理,条块分割,如高校根据隶属关系不同分为教育部所属院校、国务院各部委所属院校以及地方所属院校,各类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服务范围,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地方之间互为壁垒问题比较突出,人员流动较困难,造成了行业性、地域性的人才不平衡,有的人才趋于饱和,有的人才稀缺,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些地方为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控制毕业生的流向,有用的进不去,没用的出不来。同时,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紧密联系的政治、经济、教育、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养老保险、城市流动人口等社会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措施不够配套。政策上相互抵触,工作中相互制约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突出表现为政府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行动迟缓,没有变成自觉行动,服务意识不强,协调不够。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目前基本的国情,这个阶段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中国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逐步实现现代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全国人民都期盼的中国梦。这一特定阶段的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激烈。企业建立起新型的劳动就业制度,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可以双向选择、合理流动和自主创业,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要通过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因此,经受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考验,成为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选择。

(二)多元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决定着劳动就业制度的多样性。

(三)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它是利用智力和知识创造财富的经济;(2)它是在知识化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形资产。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而言,是其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据专家们估计,世界将在21世纪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第三次经济转变,需要世界和平来维持,需要工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需要社会机制的转变,更需要发展知识经济的青年一代。为此,大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四、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形势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国家总体的经济形势影响当年人才的总体需求,而区域的经济形势不但影响当地的人才需求、人才环境,而且也引起人才的流向不平衡。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还不够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人才需求不平衡以及毕业生流向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旺盛,成为人才流向集中的地方。在广泛宣传发动以及政策支持下,流向中西部地区的人才逐年增多,但西部要构成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还有待西部开发的深入进行,经济发展了,对人才的需求自然就会增多。

对毕业生来说,分析、掌握国家总体的经济形势和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定位就业目标。经济发达的地区和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较为旺盛,总体的人才环境较好、机遇较多,但与此同时,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经济欠发达地区毕业生的需求较大,工作环境、条件较为艰苦,这给毕业生施展才华、创造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考虑的主要因素:实现个人价值(能否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地区人才环境(包括对人才的重视和培训情况、人才的使用和发展机会情况);地区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基本生活设施、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环境状况);行业发展情况(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行业的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如何);家庭环境因素(是否有因为家庭原因需要特别考虑的地域因素,如照顾家人等)。

五、家庭因素

家庭永远是影响毕业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就业环境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毕业生所接受教育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名毕业生从出生开始就要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处世方式、性格、生活习惯等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影响;考入大学后虽然和家庭距离远了,但大多数还要接受家庭提供的学费和生活费,和家庭仍然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国重视家庭关系的传统也使子女和家长保持着紧密联系。总之,在大学阶段,家庭的影响还会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毕业生身上。

(二)毕业生择业要考虑家庭因素

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一般都要征求家庭的意见或要考虑照顾家庭的实际需要,有的要考虑离家近些可以照顾家庭,有些考虑要及早就业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等;另一方面,家长会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就业活动中来,发动社会关系为子女联系工作,为子女出谋划策,甚至直接包办子女的就业问题。

六、学校工作因素

学校担负着培养教育学生并引导其走向工作岗位的重任。毕业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推销“产品”的手段如何,都直接关系着“产品”能否顺利到达用户手中。学校只有努力提高毕业生质量,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才能给就业工作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一)学校在就业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1.学校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任务,而毕业生的素质正是就业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素质高,就容易顺利实现就业;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毕业生素质高,就可以赢得社会的承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会吸引更多的社会需求,有利于更多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学校的牌子就是毕业生就业中的无形资产。

2.学校承担着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的任务。学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指导,使毕业生能够全面了解就业政策,正确把握就业形势,在择业心理、择业技巧等方面得到提高,有助于毕业生把握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尽快实现就业。

3.学校帮助毕业生完成择业过程。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是在毕业前后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就业,学校在这期间可以给予毕业生大量的帮助,做了大量工作,与用人单位广泛联系,收集需求信息;组织洽谈会,把用人单位请进学校招聘毕业生;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做好沟通和联络工作;为毕业生办理各个环节的手续等。可以说,整个就业工作都是在学校的主导下开展的。

(二)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的不足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在就业工作中充当的角色也在逐渐变化。过去,毕业生就业是统招统分,学校的角色纯粹是管理者,只管培养,不管就业。现在,毕业生正在走向市场,学校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如果学校的角色能够很快转变,就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毕业生做好指导和服务。可以说,近年来各个学校在转变角色,提高服务意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校对就业工作重视不够。过去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不担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后来毕业生就业出现一定困难,但远没有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学校只需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直接退回生源地即可。因而,很多学校还保持着老观念,只重视招生、教育,不重视就业工作。

2.部分学校职能未能及时转变。不少学校的就业部门未能及时转变思想和角色,仍以一个纯粹管理者的角色出现,忽视了指导和服务的职能,许多应做的工作尚未有效开展,即使开展的工作质量也很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业指导机构不够健全,有部分学校还未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有些成立了也是有其名无其实,不能深入开展工作。

3.部分学校投入不足。主要是工作人员和经费不足。在各个学校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就业工作若不受重视,投入则肯定不足,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工作人员缺编,许多应该开展的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工作无法创新,处于简单维持状态。

(三)学校的就业工作日益得到重视

尽管学校在就业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已经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毕业生就业状况也成为评判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教育部于2002年底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18号),明确要求各个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高校领导的“一把手”工程;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其人数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要保证就业工作所需经费,要根据学生人数确定经费核拨标准并列入学校当年预算予以重点保证和落实。

2.学校自身也更加重视就业工作。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招生矛盾有所缓解,就业压力持续增长,社会各界已经较多关心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和学校的声誉;有关部门也计划定期公布各个学校的就业率,并且把就业率和学校的招生挂钩,学校因此感觉到了真正的压力。学校必然把压力转变成动力,努力做好就业工作。

七、毕业生自身因素

一个毕业生可以靠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可以靠整体素质赢得社会的认可。可以说,毕业生自身因素是就业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毕业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毕业生个人素质、就业期望值和个人信誉等方面。

(一)毕业生个人素质是影响就业的关键

毕业生个人素质往往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首要条件,只要素质过硬,即使没有特殊关系,用人单位照样接收。越是条件好的单位,竞争越激烈,因而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就高。近几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对学生的政治面貌、外语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实际上能达到单位要求的却不多,突出体现在学生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品德的现象。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大受欢迎,这就充分说明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最终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所以,毕业生应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在校时努力的根本方向。事实上,许多毕业生在回过头谈择业体会时认为,经过求职过程的艰辛与无奈的磨炼,他们深刻体会到“竞争”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其要求竞争者具有丰富的“内涵”,单靠社会关系和走后门来联系工作单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在校生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要树立公平竞争的思想,从自身做起,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才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为自己赢得一片天空,才能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矛盾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能够合适设定自己的期望值,面对各种择业机会就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就业期望值过高,往往会导致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在择业过程中陷于被动局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观念陈旧。有一部分毕业生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仍然留恋终身制,追求“铁饭碗”,非国家干部不可,非国有单位不去,找不到合适单位也不调整就业期望值。

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需要。有些毕业生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需要,缺乏宏伟理想和远大抱负,缺乏到艰苦地区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勇气,过分计较待遇,留恋大城市,向往经济发达地区。有不少毕业生已经把期望值简单量化为毕业后每个月的收入。经济收入固然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过分功利化会影响毕业生个人的全面成才。现实往往是工资高、待遇好的单位接收毕业生是有限的,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偏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基层单位。

3.过高估计自己。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能正确估计自身素质水平,并能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发挥专业特长,实现应有价值。但也有部分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盲目乐观,期望值过高,与真实的自我形成强烈反差,导致择业“高不成,低不就”。例如,盲目追求热门职业,而不考虑自身条件和所学专业,相互攀比,对自己适合哪种职业缺乏正确判断,一心要与他人看齐,以至于不能把握机会做出正确的决策等,而失去某些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诚信意识和法律观念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的统一体,大学生就业也必须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诚信是高校毕业生应必备的素质,但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阶段,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缺失,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毕业生的行为。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个别毕业生取得国家助学贷款而毕业后却不归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不规范状态,人为的干扰因素比较突出,个别用人单位和某些毕业生无视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不惜损害对方利益,擅自毁约,不少大学生视诺言和就业协议为儿戏,认为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就是“自由择业”,无视双向选择过程的对等性和就业协议的制约作用,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引起用人单位的不满,造成各种纠纷,而影响到学校的信誉和自身的就业机会,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给以后的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有些机构和个人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法律意识淡薄,以帮助求职为名进行欺诈,损害毕业生的利益。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只有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才能成为驾驭市场的主人,只有建立起自己的诚信,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就业环境。

知法就是勤奋学习,掌握有关法律内容、知识和技巧;守法就是要从择业开始就要重信用守合同,做不到的决不承诺,承诺的就要坚决做到;用法就是大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讲求诚信就是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做到以诚为本,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