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就要结束了,在和学生共同回顾了我们探索过的一些生死课题后,我在PPT上打出空缺了部分的拼图,问学生:十一次课后大家发现还有哪些没有涉及生死课题?
学生们回答说:遗体捐赠、人和动物关系、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爱情中一半死去、意外死亡、宗教祭祀、安乐死、废除死刑……
还有同学对没有用专门的一堂课来探讨自杀表示遗憾。
11次课,每次连续3个小时,作为一门只有2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我的课时不算少了,可是还有那么多值得探索的课题无法被容纳进去。
这也体现了一种限制。我想,人生就是在限制中去最大程度地展开自己,而不是期待摆脱所有的限制吧。我接受生命的有限,也接受课程的有限,接受自身能力的有限,我愿意在这些限制中起舞,将命运给我的和年轻生命一起探索的机会,变成一个个生命的新的可能性。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生命不息,生死功课就没有完成。所以,带着“此课未完成”的感觉继续上路,继续探索,也是我和所有学生都应该有的心态吧。
常常有人会问我:“你的课带给学生的是什么?你觉得他们上了这个课,生死观有什么改变?”
我无从作答。学生们写来的上课感想、收获一类的文字不是没有,但我并不觉得那能够说明什么。如果说学生有什么改变的话,也许是困惑更多了!
在课程结束前,我曾问过学生:“与上课前相比,现在你困惑少了还是更多了,或者更容易产生困惑了?”
结果,有一大半人举手说困惑更多了,因为有些事以前没有思考,不会产生困惑;现在对问题更加敏感,更加愿意去思考,因此困惑也会更多。
一门课程,一个老师,非但没有“解惑”,反而让学生感到了更多的困惑,这是否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我不这样看。因为,没有困惑的青春很荒凉,没有困惑的大脑是木头,没有困惑的人生太无聊,没有困惑的心灵被奴役!
这堂课我发给学生的阅读资料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朱桂英的文章《穆勒的秋天》[3]。约翰·穆勒是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著有《论自由》《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书。穆勒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从三岁就开始读希腊文,八岁开始学拉丁文、代数、几何,九岁遍读希腊史家的重要著作,少年阶段结束时,他已经储备了比大学毕业生还要广泛的知识。受父亲影响,穆勒关心世界的发展,以一种古典英雄主义的情怀,关心整个人类的福祉。但是,1826年的秋天,二十岁的约翰·穆勒突然与一个问题相遇,“假如你所有的生活目标都实现了,假如你期望的所有制度和思想改变,在这一刻都完全实现了,那么你会觉得非常快乐和幸福吗?”一种不可抑制的自我意识,清晰地帮他回答了“不”。
因为这个“不”的回答,穆勒陷入了精神危机,觉得自己活着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了,之前为生命构建的全部基础都坍塌了。他甚至想到了死亡。如果自己始终在这样的阴霾中,找不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是否要继续活下去?
为什么看上去如此优秀的穆勒,会在20岁的秋天陷入精神危机?作者认为,穆勒在遭遇自己年轻的秋天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对世界负有责任,自己人生的价值即是达成于对此责任的担负。但这种责任感是训导的结果,尚未真正在他自我的生命里安置下来。
穆勒于人生的晚秋,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忆及陷入空虚悲伤的那段时间。他得出的结论是,不基于人真实发展的教育,会让人扮演一个不真实的角色,总有一天,他会被不真实击溃,转而寻找真实,重新构建自我与自己的生活。
我选择这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是希望学生了解,在人生这段阶段对自我的反思与觉察,可能带来大量的困惑,甚至会引发精神的危机。但危机也是转机,正如作者所说:“有些人与自己匆匆和解,避免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些人携着空虚与悲伤度过了一生;而另外一些人,直面问题,在寻找与世界的联系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位置。”
所以,困惑有什么好怕的呢,它是生命在向你提问,是召唤你从“训导”中走出,是催促你重新建构自我与自己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困惑”!
就用我在第二轮课程结束时写给学生的一首诗,作为全书的结束吧。灵感来自于张文景同学交作业时的邮件,他说:“这不仅仅是一份作业,因为它触及的问题很根本。它很混乱,在写作的过程中甚至会更让我困惑。”
播种困惑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而我却
热衷于
播种困惑
我总想在
横平竖直的田间
撒一把困惑的种子
让它们野蛮生长
看能否结出奇异的思想之果
我喜欢在
黑与白之间
涂抹困惑的灰色
黑白分明的世界单调僵硬
哪如意境悠远的中国水墨
我试图在
上与下的间隙中
挤进困惑的泡沫
当情感在困惑的泡沫中胀大
生命之墙就不会坚硬得那么脆弱
困惑来了
是因为你开始用
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猛然间发现
世上竟有如此缤纷的颜色
困惑来了
是因为你开始与
不同的人相逢
感到生活就像罗生门
简单的答案不过是思想的懒惰
困惑来了
是因为你正学着用
自己的大脑思考
不愿再像圈里的猪
吃饱喝足了就一天傻乐
没有困惑
你可能会一往无前
却因为目不斜视
把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景错过
没有困惑
你可能会活得轻松
但失去了思想的重量
如何掀起生命的波澜壮阔
没有困惑
你也可以长命百岁
但脚印留在别人绘制的蓝图上
死神出现时你可能会失魂落魄
困惑
是自由意志的胚胎
是思想的催化剂
是找寻生命意义的起点
所以我
热衷于
播种困惑
【附录】2015年学生期末小组作业综述和点评
综述:
一、为什么用小组讨论作为期末作业?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学会思考,学会交流,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交流是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和紧迫的事情。生死学这门课上完了,我根本不在乎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乎你们是否在面对复杂的生命现象时,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愿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能力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可以对自己的观点、他人的观点用建设性的方法展开质疑。这些能力,将使你们受用终身。
二、老师如何评判小组的讨论?老师并不在意讨论过程的外在效果,比如是否得出了某个结论,统一了大家的认识,而是在意讨论过程的内在效果,即到底有没有增进对于事情的认识。老师也会在你们的记录稿中,寻找每个人对讨论所做的贡献。或许你自己并不曾觉察,但希望老师的外在观察,能帮助你认识自身的价值。
三、老师发现,讨论比较好的小组,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先对讨论进行了讨论。这些小组大多进行了两次以上的讨论。第一次讨论都聚焦于“我们怎样进行讨论”,并且设定了不同的讨论方法。例如,有的小组通过分工,每个人“认领”一个或一组人物,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信息,包括很多行为细节,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有的小组先由一个人提出观点,然后用接力的方式,或者提出质疑,或者进行完善,一轮轮反馈,使得讨论内容丰厚起来,确实达到了扩展思维的目的。有的小组在网上建立了讨论组,这样就打破了见面讨论的时空限制,并且可以有效地形成多轮互动。
小组作业评语(一)
讨论题目:那些赴死的人的逻辑或者动机是什么?
你们小组采取了一种很特别的讨论方式,即分工去寻找几个赴死的人物的资料,用更加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细节,来对人物赴死的动机进行推论。本来,对动机推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容易落进无法证实的陷阱,但因为你们拥有很多资料,就使得推论变得相对可信了。从结果来看,你们这种在分工基础上多次讨论的方式,是很成功的,既避免了空乏之论,又使讨论更加聚焦和有条理,彼此也可以相互映照相互学习——因此,讨论的方法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你们第一次的讨论为后面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次讨论,实际上是梳理出了更多的问题。例如:贵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中国为何没有这样的贵族精神?信仰与信念有何不同?它们为何能帮助人战胜死亡恐惧?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宗教?这些问题正是在讨论中浮现的,而没有什么比“问题”更能提供学习的动力。建立和强化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习就会变得有趣起来、主动起来。想想看,是不是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被“问题”驱动的?所以,老师祝愿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被“问题”困扰,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找到解决问题之道,然后又发现新的问题——你们的成长就在其中了!
小组作业评语(二)
讨论题目:不同阶层面对死亡的选择,为何如此不同?
很喜欢你们小组创造的接力式讨论方式,它有效地保证了讨论的质量。首先,每个人的论述都比较充分,都是经过认真准备与思考的。其次,下一个接力者,可以提出新的观点或质疑,丰富了讨论的视角和层次,有助于讨论更加展开和深入。再次,这样的接力仿佛也让每个同学都不愿意掉以轻心,可以投入在里面,展现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很多同学又对前面同学的观点给予新的回应,表达了自己所产生的新认识,引发的新思考。总之,很赞!
老师并不在意你们是否得出了一致的观点,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复杂性,并且通过他人的观点来扩展自身的思维。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新的学习的切入点。对于学习来说,不怕有问题,就怕没问题。非常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学习中,能够开始形成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驱动者,它会让学习充满乐趣,也会让思考真正地发生。
小组作业评语(三)
讨论题目:是什么原因导致泰坦尼克号上的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不同?
虽然你们小组交作业拖延了,但这份作业还是有令人欣喜的独特之处。
其一,是讨论的方式。你们选择了网上讨论,在Bag The Web上建立了讨论小组。我想这样的方式,可以方便地打破时空的限制,让讨论可以在不必见面的情况下进行、发展。这既给了大家充分的思考时间、寻找资料的时间和灵活发表意见的时间,又可以形成反馈机制,使讨论能在延续中横向展开和纵向深化(补充或质疑)。
其二,你们在讨论中最为突出的是,用大量案例说明自己的论点,这些案例不仅来自《泰坦尼克号》电影本身,也来自于不同的学科和真实的生活,比如想长生不老的皇帝,比如作家群体、战地摄影师群体,比如马达加斯加人,比如临终关怀。这些丰富案例的提出,不仅对观点进行了说明,同时有助于扩展思维,看到问题的不同维度和层次。
小组作业评语(四)
讨论题目:沉船之际,用什么标准决定谁先逃生?
你们用PPT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很有特点,似乎也在提示老师,同学们希望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也许下一轮讲课中,老师会留出展示的时间,让大家能共享讨论的成果。
PPT引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即泰坦尼克号上遇难者的分类人数(儿童、妇女、绅士、船员)统计,PPT对数据又做了进一步分析,画出若干图表,发现头等舱“绅士”(这里应该指男性乘客)的获救率(33%)与三等舱的儿童(34%)不相上下(美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是“稍高”),因此得出结论:卡梅隆美化了现实,“哪有什么妇孺先走啊”。用数据说话,是非常重要的说理方式,也是你们的讨论最精彩的地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重要资料作为论据,一定要注明出处。另外,通过数据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应当更清晰准确地进行表述:尽管在沉船之际,人们听到了“妇女儿童先走”的呼喊,尽管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但对数据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阶层才是获救更重要的因素。得出这个结论,本可以使讨论继续深入:妇孺先走,作为西方一种约定俗成的原则,为什么不如阶层优先更强大?妇孺先走的原则是怎样产生的?对人类的发展是否有意义?
听说你们讨论得很热烈,那张“随便瞎说”的PPT也展示了不同的思考路径。可惜讨论的过程没法在PPT上展现,老师无从判断讨论是怎样推进的。这个作业的目的,并非要取得一个外在的结果,比如得出什么结论,老师关注的是讨论过程的内在效果,即到底有没有增进对于事情的认识。
小组作业评语(五)
讨论题目:生死关头,为什么有人很坦然,有人很挣扎?什么样的人可以坦然面对,他们具有哪些(人格)特质?
你们在讨论中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泰坦尼克号上人们的行为,让抽象的理论和真实的生活有了联结,这是很可贵的。不过我有些后悔让你们几个学心理学的同学在一个小组讨论,我感觉到在讨论中,心理学“理论”成了主角,而生活与生命的鲜活与复杂,包括你们自身的感觉、感受都好像被放在一边了,你们自身的思考与创造好像也被既有的理论限制住了。很多时候,正是问题意识和对问题的追问,发现既有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某些现象,让新的理论得以诞生。或许你们中间某个人,将来会为心理学贡献新的理论呢,老师可以这样期待吗?
小组作业评语(六)
讨论题目:抗争or接受:影响人们面对死亡态度的原因。
看完了你们小组的讨论,发现了你们小组和每个人的特点。例如,在讨论中,有人可以不断提出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一定能在短暂的讨论中做出非常深刻的分析,但我认为提出问题本身就很重要,这些“问题”来自于思考也有助于思考。还有的人善于提出反例,正是这些反例,可以让我们从抽象的理论和宏大的概念,回到丰富复杂的生活本身去做更多的思考。还有的同学,善于在讨论进程中进行总结梳理。总结梳理有助于讨论者发现已经拥有什么和新的、有待深入的问题,推动和把握讨论的进程,但这个任务往往会在讨论过程中被忽略,而你们却做得很好。
你们小组的另一个特点是分工明确,不是一两个人承担所有的工作,而是每个人都投入其中。很好奇,你们是怎样做到的?
由于你们所探讨的问题涉及的面向比较多,为了能使讨论聚焦或更深入,或许在第一次讨论之后,确定一个主题,各自去学习思考后再进行第二次讨论。在一个方向上掘进,也许收获会更多。
小组作业评语(七)
讨论题目:日常情境和死亡面前的生命平等与弱者关怀
你们是最先交作业的小组,从讨论中也可以看出来,你们思想是活跃的,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或很好的问题。但非常可惜的是,几个主要的论题都没有深入展开。例如,什么是生命的平等?在灾难面前,女性和孩子更加弱势吗?妇女儿童先走,是出于贵族精神吗?为什么有人可以超越动物本能?我感觉你们的讨论一直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都浮在表面。我想原因可能是:
其一,讨论前的准备不足。没有对讨论的方法进行讨论,也没有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你们所提交的资料,与问题的相关度似乎不是很高)。
其二,讨论中话题转换太快,一个问题刚刚提出,就转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小组中有一个人负责对讨论进程进行把控,或许会好一些。
其三,讨论中没有人及时进行总结梳理,找出已有的成果或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地方。
其四,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没有倾听并认真回应他人的观点。
Before I die,I want to(在死之前,我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 参见燕良轼:《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2] [美]尼尔·布朗、[美]斯图尔特·基利:《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吴礼敬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4~8页。
[3] 文章选自2012年8月12日《新京报》“通识教育:构建真实完整的幸福”专栏,作者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