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2],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4],盈盈粉泪[5]。楼高莫近危栏倚[6]。平芜尽处是春山[7],行人更在春山外。
(据中国书店版《欧阳修全集·近体乐府》卷一)
作者档案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欧阳修任谏官时,敢犯颜直言,与韩琦、范仲淹等人主张政治革新,为此屡遭贬谪,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和诗歌反西昆体运动的领袖,无论理论建树和创作实践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诗、词、散文各体咸备,且数量颇丰,佳作迭出,是宋代文学的一代宗师,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杰出贡献,著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六一词》等。欧阳修还是史学家。与宋祁合作编撰了《新唐书》,又独自编撰了《新五代史》。
欧阳修的词,还没有突破“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束缚。他用诗文来写现实政治等比较严肃的题材;而词则大多写**、离愁别绪或其他闲情逸致。欧阳修词风受南唐词特别是冯延巳的影响较深,婉曲情深、蕴藉风流。欧阳修与晏殊同为宋初词坛的代表。
含英咀华
这首词写一对情侣的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离家远行者在早春时离家远去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客馆短墙旁梅花初谢,溪桥边柳叶未丰,但和风已暖,芳草散香,在这样的时候远行人骑马而去了,愈行愈远,因与心上人别离,故觉“春水”亦带“离愁”,而且“迢迢不断”。下片递进一层,写游子想象中情人对自己的思念,采用了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当行人远行之日,正是闺中人愁苦之时。“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可见女子思念之情的缠绵深切。结尾二句,深入到女子心灵深处,真实细腻地刻画出她一往情深、望穿秋水而又怅然若失的神态。
在写作上,本词有三个特点:一是比喻贴切自然。词中以春水比愁,用春山况远,都贴切人物的具体心境,而且妙在都是即景设喻,触物生情,是眼前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使人感到词中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而情景却是无限的,具有蕴藉深婉、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二是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的手法。《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谢玄目为《毛诗》最佳之句,原因就在于它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情景的失去平衡震撼人的心灵。本篇也采用了这一手法,先写春色之美,然后通过“摇征辔”一转,由春色之美转出离愁无穷,先扬后抑,并通过“迢迢不断如春水”作重笔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三是以递进层深之笔,加深感情的表达。结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典型例句,与之相近的,有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将情景融为一体,在想象中更进一层。
思考练习
1.这首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
3.欧阳修的《生查子》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请欣赏并背诵这首词。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 踏莎(suō)行:词牌名。杨慎《词品》卷一:“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谿。’词名《踏莎行》,本此。”
[2] 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即旅馆。
[3] 薰:香草。引申为香气。征辔:指远行的车马。征,远行。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4] 寸寸柔肠:意谓伤心之极,有如肝肠寸断。
[5] 盈盈:充溢的样子。粉泪:指女子的眼泪。
[6] 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7] 平芜:平旷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