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1],泪湿春风鬓脚垂[2]。

低徊顾影无颜色[3],尚得君王不自持[4]。

归来却怪丹青手[5],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6],当时枉杀毛延寿[7]。

一去心知更不归[8],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9],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10]。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11],人生失意无南北。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王安石全集》卷四)

作者档案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死后谥文,又称王文公,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出任宰相,实行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晚年退居金陵,潜心著述。

王安石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诗词文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峭拔,笔力雄健,逻辑严谨,辩理深透,语言精练。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多抨击时弊,同情民瘼,宣传改革;后期诗现实内容有所减弱,多为抒情写景小诗。前期政治诗多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纵论今古,意气凌云;后期小诗则大多构思新颖,语言洗练,情思婉转,清新爽丽,艺术造诣极高,被称为“半山体”,备受推崇。词作虽然数量不多,但清新刚健,一洗五代旧习。

含英咀华

此诗是作者在仁宗嘉祐四年(1059)任提点江东刑狱时所作。原作共两首,此为第一首。

王安石的咏史诗,往往突破流俗和成见,独发新颖别致之论,此诗可为代表。昭君和亲这一题材,历代诗家多有吟咏,但大多认为王昭君是一位深可哀矜的悲剧人物,汉元帝是一个事先受蒙蔽,事后又情意缠绵的多情皇帝,而毛延寿则是酿成悲剧的祸首,因而把题旨放在批判毛延寿之类的奸佞小人上。王安石此诗,首先一反这一成见,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认为毛延寿是冤枉的。作者的意图当然不在为毛延寿翻案,而在于借此讽刺皇帝的昏庸糊涂:正是由于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离汉。因此酿成昭君悲剧的元凶是汉元帝。诗的末尾又借昭君之口,说“人生失意”,南北皆然,从而把昭君的失意同统治者的用人政策联系起来,揭露了封建时代人才被埋没、贤士多不遇的普遍现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切中了要害。这首诗因立意新颖拔俗,遭致议论纷纷,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此诗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对王昭君形象的描绘,写得形神兼备,楚楚动人,避免了其他咏史诗质木无文的弊病。第一部分描绘昭君的美貌,不在其面容、体态上穷尽笔力,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的悲苦之情。这样就写出了一个音容毕现的活生生的古代美女形象。第二部分,着重写王昭君的内心情感。前人于此,往往以抒写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剧气氛为重点,而此诗除描写其身世可悲,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与推己及人的善良心肠。这样的王昭君,就不只是可悲,而是可敬了。

思考练习

1.这首诗于传统题材中翻出了什么新意?“人生失意无南北”一句的深层意蕴是什么?

2.本诗写昭君之美有什么特点?

3.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也是写王昭君的,请阅读这首诗并查找资料,写一篇赏析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 明妃:即王昭君,湖北秭归人。晋时避司马昭讳,改昭君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汉元帝时选入后宫,数年不得见皇帝之面。元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求和亲,昭君丰容靓饰,自请嫁于匈奴。元帝睹容大悔,而又留之不得,遂行。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yān zhī,王后的称号)。事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2] 春风:喻女子面容之美。

[3] 低徊:徘徊不前。无颜色:谓过度悲伤而面色惨淡。

[4] 君王:指汉元帝刘奭。不自持: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5] 丹青手:画师。

[6] 意态:指女子的体态、容貌、举止和风度等。由来:从来。

[7] “当时”句:据《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元帝皇宫妃嫔很多,他叫画师毛延寿等把宫女的相貌逐个画成图册,以备召幸时按图挑选。宫女们为求见幸,多以重金贿赂画师,希望能把自己画得漂亮一些。只有王昭君不肯这样做,因此毛延寿嫉恨昭君,故意把她画得很丑。等到昭君自请和番时,汉元帝才发觉她是后宫第一美人,但和亲之事已定,不能改变,元帝追悔莫及。退朝后,元帝一怒之下杀了毛延寿等人。此事不见于《后汉书》,未必实有其事,恐是小说家言,但历代文人都乐于称道,屡以入诗。枉杀:错杀。

[8] 更:再。

[9] 塞南:指汉王朝。

[10] 毡城:匈奴人居住的帐篷。

[11] 长门:汉宫名。阿娇: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武帝姑母大长公主之女。武帝小时候很喜欢她,有“金屋藏娇”的佳话,但陈皇后后来失宠,被武帝幽囚于长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