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概念
(一)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拉丁语“Persona”,原意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从而隐喻人是外在我与内在我的统合。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等特点。
(二)气质
气质(temperature)类似于人们常说的脾气、禀性,它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人们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知觉或思维的快慢、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内部自身等,都是气质的表现。气质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受先天的生理机制影响较大,因此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各有利弊,无法评价孰好孰坏,也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不过,尽管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气质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也就是说气质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可塑造的一面。当然,气质的可塑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一个典型抑郁质的人如果想让自己变成典型的多血质,是不太容易的。
(三)气质的体液说
古代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由古希腊的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特提出的体液说。该学说认为气质的不同是由于体液的不同引起的,人体内有四种**: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血液占优势的人属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人属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人属胆汁质,黑胆汁占多数的人属抑郁质。后来,人们习惯于沿用希波克拉特划分气质类型的名称,提出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多血质活泼好动,容易适应新环境;注意易于转移,接受新事物快,但印象不是很深刻;情绪情感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并直接表露于外。黏液质安静平稳,反应缓慢;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也难以转移。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反应迅速;情绪明显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体验深刻,情绪不易外露,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枝末节。
知识链接
人格定义知多少
到目前为止,人格的科学定义始终没有达到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人戏称:人格定义就像人格心理学家的人数一样多。美国人格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在其《人格》一书中,从文献中收集了近50条人格定义,并将它们归为六类。
(1)集合式定义
这种定义中,常罗列出一些人格成分,人格被描述为这些元素的集合。其中最典型的集合式定义是普林斯(M.Prince)所描述的:“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式和完形式定义
这类定义的特点是强调人格为个体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如麦考迪(J.T.MacCurdy)认为人格是“多种模式(兴趣)的一个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体倾向。”
(3)层次性定义
这种定义的特点是将人格分为若干层次或等级,越是上层的结构越具有整合的作用。典型的定义是詹姆斯(W James)对自我的界定,他认为自我是内在的人格,第一层次是物质的自我,包括身体、财产、家庭、喜欢的朋友;第二层次是社会的自我,即各种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特征;第三层次是精神的自我,对人具有协调统一的功能;第四层次是纯粹的自我,即对真实自我的认识者,这是自我的最高级成分。
(4)适应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的适应性功能,如肯普夫认为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时所再现出来的习惯系统的综合。”
(5)个别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的是个人独特性,即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例如,米歇尔认为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存在稳定的差异。”
(6)代表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的代表性行为范式,他不仅与别人不同,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模式。”
奥尔波特(G.W.Allport)综合了上述定义的特点,形成了他自己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生理系统的动态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其环境的独特适应。”这一定义包含了综合性、层次性、适应性、个别性定义的特点,是一个集大成的定义。人格定义的多样性反映了其内涵的丰富性。不同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进行了不同的描述,每个学者看到的是人格的某一方面或某种功能。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每个“人格”定义都是有价值的。
资料来源:许燕,2009.
(四)性格
性格(character)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它反映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结构。性格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最为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性格具有好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五)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也叫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风格体现了人们在感知世界、记忆信息、解决问题时的心理差异。认知风格不同于认知能力,二者的区别在于:能力指的是成就和潜能,风格指的是偏爱方式;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准,而风格是指人们经常出现的典型行为;能力是单维的,有高低好坏之分,风格是多维的,无高低好坏之分。认知方式有不同的种类,如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冲动—沉思、同时性—继时性等。
(六)人格五因素模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型(Five Factors Model),被认为是人格心理学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Goldberg,1992)。研究者们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这五个人格特质是: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这五种人格特质也被称为“大五人格”(Big Five),可以通过NEO-R人格调查表来测定。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意即“人格的海洋”(John,1990)。五种人格特质的简要含义如下:
神经质: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宜人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责任心: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七)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project test)是一种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量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当中,难以通过观察或自陈了解,但当个体面对一些意义不明确的刺激时,可能会将潜意识动机投射出来,从而得以获知其深层的人格状况。根据该假设,投射测验一般由若干个模糊刺激(如无意义的图片等)组成,受测者在不了解测验目的的情况下对刺激进行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对其反应加以分析,从而推断其人格特性。著名的投射测验有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投射测验较多运用于临床测量与诊断,其优点是能够大大降低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从而减少作假的可能性,并能够对人格进行整体性的深层挖掘。投射测验的不足在于施测、评分及解释较为主观,难以保证较高的信效度,另外个别施测的特点使其运用起来较为耗时耗力,不够经济高效。
(八)特质
特质(trait)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表现出基于一个人人格特点的行为倾向。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构成和测定的基本单位。因此,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便可以预测其行为反应。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经常有朝着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下,也不论对方是谁,都会存有同样的想法,具有采取相同反应的趋向。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以特质来组织经验。人格特质是所有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但各人所具有的每一种特质的程度因人而异,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九)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并将特质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s)和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
(1)首要特质
首要特质也叫枢纽特质,指可以代表个人最独特个性的特质。首要特质是一种占绝对优势的行为倾向,在个人生活中相当普遍和突出。有时候我们对某个人物可以仅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其最鲜明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首要特质。譬如关云长的“忠义”与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该人物的几乎所有行动都受到该特质的统领和影响。通常来说,一个人身上只有一个首要特质,但对普通人而言,拥有首要特质的人并不多。
(2)中心特质
中心特质也叫核心特质,是指在描述个体人格方面普遍性与渗透性稍弱于首要特质但也相当重要的特征。对于一个相熟的人,我们要用几个词汇或几句话来描述或介绍他的时候,所列举出来的往往就是他的一些中心特质。奥尔波特认为一般人所具备的中心特质在五项到十项之间。
(3)次要特质
次要特质是指那些不甚明显的、一致性和概括性都较差的人格特质,代表个人只在某些情境下表现的性格特征。次要特质接近于习惯或态度,如偏好某种食品或服装、一些偏向性看法以及其他由情境制约的特性等。某些次要特质可能只有个别的亲密朋友才能发现。与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相比,次要特质对刺激的适应范围较窄。
(十)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卡特尔是一个特质理论家,他认为特质存在于人格的内部,是一种“精神结构”。特质可以是独特的或共同的,也可以是动力的、气质的或能力的,还可以是体质决定的或环境决定的。它们可以被分成“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两类特质在性质上有层次之分,前者是表面的,指表面能观察到的行为或特征,是根据表现于外的行为来认定的,它们在表面上似乎聚在一起,却出于不同的原因。例如,为了从妈妈那里得到更多的零花钱而多做家务,为了得到班委的职位而为班集体做好事,这些看似有关联的行为,其背后有着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质则是内蕴的,指具有相互关联的特征或行为,它们根据表面特质通过推理来设定,以相同的原因为基础。例如,害怕考试、双腿发抖都基于同一原因——焦虑这一根源特质。按卡特尔的解释,只有根源特质才是构成个体人格的基本特质,且只有通过因素分析才能发现。
(十一)T型人格
T型人格又称感觉寻求型人格,T代表“感觉寻求者(thrill-seeker)”。该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法利(F.Farley)提出,指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具有T型人格(T-type Personality)的人喜爱追求新异刺激、常冲动冒险、爱标新立异、性格外向且多富创造想象能力。依据冒险行为的积极与消极的性质,可将T型人格分为T+型和T-型。如果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就是T+型人格;如果朝向破坏性的和消极的行为,则是T-型人格,如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在T+型人格中,依据活动特点又可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如追求新奇、不断刷新纪录的极限运动员具有体格T+型人格;而从事科技创新的科学家或思想家具有智力T+型人格。
(十二)A-B型人格
A-B型人格(Type A & Type B personality)是一种对立式人格类型,两种人格分别指代两种特定且在某种程度上相反的行为模式。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急性子、时间紧迫感强、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办事匆忙、说话快、好争斗、易激怒,具有一触即发的敌意等(Friedman,1996)。20世纪70年代,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Friedman)和罗森曼(Rosenman)对3000多名35~59岁的健康被试进行了九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具有A型人格特点的被试患冠心病的概率为非A型人格者的两倍多。这一研究结果对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之后个体的心理如何影响其生理成了诸多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
B型人格与A型人格的特点相反,他们性情温和、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随遇而安,成就动机较弱。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人表现好。
(十三)内—外向人格
内—外向人格(introversion & extraversion)是以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为指标的人格特征。外向人格的人善于把心理活动展现于外,表现为情感外露、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心强、善于交际等。这种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为外向人格。内向人格的人善于隐匿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做事谨慎、情感内隐、藏而不露、深思熟虑、不善交际、好内省等。这种指向内心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为内向人格。任何人都会具有内向和外向这两种心理机制,其中哪一种占优势,就能确定其属于哪一种人格。还有一类人两种心理机制较为均衡,属均衡型人格。
内—外向人格是人格的核心维度之一,这种划分方法在著名心理分析学家荣格(1921)的著作《心理类型学》提出之后获得了普及。现今影响力较大的人格特质理论(如大五人格模型、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和人格测验(如16PF,MBTI等)中均包含了内—外向人格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