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他从来不使用咨询公司,也很少理会学者的说法,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是事后归纳出来的。在他看来,创造变化不是可以提前设计好的,无法按图索骥。在业界,马云也被人评价为“不走寻常路”之人。有人曾说:“中国互联网这10年里迅猛发展且又变化莫测,有不少能够经得起大风暴,又独具判断能力的成功人士,其中的代表就是马云。”对马云来说,拥抱变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创新,拥抱变化是在不断地创造变化。他说:“变化有的时候是为变而变,但更多的时候你要比别人先闻到气味不对。这个就属于创造变化。”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老福特,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最了解美国的农村,地广人稀,需要农用客货两用车,那时候道路不太好,农民的文化水平又不太高,他们需要的是操作简单、坚固耐用、耐得住颠簸的汽车。他结合这些需求,生产出了操作简单、结实耐用、价格低廉的T型车,迎合了大多数人的需要,很快,福特汽车占据了世界汽车市场68%的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老福特还在不断创新,当时其他汽车制造厂家都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天3美金,他却提出“八小时工作制”、“每天5美元”。表面上看,这对他的原始积累很不利,但另一方面这使福特公司吸收了很多熟练工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他还发明了“生产流水线”,更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商业管理理论,当时几乎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福特家族。但是后来,老福特的创新逐渐教条化。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美国社会进入了大众化富裕的时代,但老福特仍拼命地生产T型车。他没有察觉到美国人已经不需要这种车了,人们开始要求车子速度快、造型美观,并具有个性化等特色。
随着时代变化,消费者希望看到更多品种、更新款式、更加节能的轿车。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油量大、排废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和日趋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
小福特建议老福特推出豪华型轿车,但不为老福特所采纳。而通用汽车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需求,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规划,生产出了节能省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而福特汽车公司则濒临破产。
此时,老福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转而根据小福特的意见推出豪华型轿车,但是先机已经失去。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变化的。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不能畏惧或逃避,而应该积极地面对,认识这些变化,并且创造变化,也就需要有创新意识。微软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速,走到别人的前面去。
狮王公司(LION)是一家生产经营洗涤、日化产品的企业,总部设在东京。到1993年,其销售额达28.9亿美元,利润4000万美元,拥有资产25.5亿美元和员工4860人,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排名第483位。
狮王公司员工加藤信三早上为了赶时间上班,刷牙总是快手快脚,粗粗刷几下就了事。谁知每次刷了牙后,牙龈就出血。于是,他思考怎么改进牙刷的设计。他想了很多解决牙龈出血的办法,但效果都不好。后来,他用放大镜观察牙刷的毛,才发现牙刷毛顶端是四方的,很不圆滑,难怪它会使牙龈出血。据此,加藤信三建议公司把牙刷毛顶端改成圆形。
狮王公司决策者研究了加藤信三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按此改进了自己的产品。经广告宣传介绍后,狮子牌牙刷畅销起来,很快占领了全国40%的市场,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加藤信三为此也得到加薪晋职。
一条看似简单的建议为狮王公司的成功创造了契机。现代公司最看中的是员工的创造力,员工有责任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融入创新元素,从而更为出色地完成任务。企业都喜欢具有创造力的、善于创新的创新型员工,而这类员工也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
许多优秀的员工都是积极思考,在自己的工作上下功夫,主动创造变化,从而实现了业绩的提高。海尔员工魏小娥用创新的方法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毛边”问题,使过去脏乱不堪的卫浴生产车间现场变得十分整洁,将产品合格率提升到了100%。这一成就使魏小娥的“老师”,日本模具专家宫川先生赞叹不已。
联想集团的陈绍鹏顶着重重压力,为联想打开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市场,为联想公司挖掘了一个拥有巨大前景的市场,同事都夸他具有“把冰激凌卖给北极熊的本领”。
海信集团的李砚泉,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对日本三洋机芯进行了改造,使之适应中国市场。之后又自己设计电视主板,彻底代替了三洋的产品,为海信创造了很好的效益。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不断创新呢?下面有几个可行的方法。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的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另辟蹊径,深入开掘。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尤其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更不可一味“老生常谈”,重复他人说过无数遍的话,而应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不同的看法。
第四,要有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批判意识或怀疑精神是创新的重要条件,看问题的时候应多一些怀疑、多一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