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任何教育工作的效果都要通过学生体现出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了解学生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那么,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就成了每个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所必须深刻认识的重要问题。

一、不同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在西方教育史上,主要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这两种学生观互相对立,各有特点。一种是以洛克、赫尔巴特等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也称“外塑论”学生观;另一种则是以卢梭、杜威等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也称“内生论”学生观。

(一)“外塑论”学生观

“外塑论”的学生观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客体,强**师的权威,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洛克的白板说鲜明地体现了“外塑论”的学生观。他反对天赋观念论,指出人生之初,心灵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心灵获得的观念是从经验得来的。他把儿童的天性比作没有痕迹的白板或者柔软的蜡块,父母和教师可以在白板上书写任何东西。他的思想演绎到现在,被一些学者所信奉,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最美的画”。在赫尔巴特看来,儿童生来“有的只是一种处处都会表现出来的不服从的烈性”,所以在教育上必须特别强调和重视对儿童的管理,“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威胁”,以使儿童养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应该承认的是,这种“外塑论”的教育观对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以及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等方面是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但是,它过分夸大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无视学生的差异,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其弊端是极其明显的。“外塑论”的教育观对中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益增多的知识与传统,几千年来都是由教师传给学生的,伴随着这种情况,便产生了严格的、权威性的纪律,这就树立了强**师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作为成人,他们与学生在一起,本身就有较强的主体表现能力,再加上教学制度与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师的主体地位就很容易表现为“教师中心”。

(二)“内生论”学生观

“内生论”或“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20世纪初期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但最早将儿童提到教育中心地位的教育家并不是杜威,而是18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在西方学生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卢梭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被称之为“儿童的发现者”。他首先扭转了把未成年学生当作成人对待的学生观,主张在把儿童培养成社会成员的同时也要保持儿童的天性,认为教师的职责是设立情景,唤起学生的兴趣,并协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卢梭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杜威。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家杜威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把外在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需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他认为教育过程中儿童是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儿童这个中心组织起来。这一观点强调了儿童的发展,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力,不凭借外力帮助,就能达到社会行为的和谐。他们把学生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把教师放在辅助的地位。

(三)我国的学生观

从我国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占统治地位的基本上是一种“外塑论”的学生观。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教育深受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及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尊师重道”的影响;三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而导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杜威等人的儿童观在20世纪初就影响了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但并未真正融入我国的教育实践之中。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教育专家凯洛夫教育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观点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传统与现代撞击过程中,“外塑论”学生观和“内在论”学生观的不足与缺失的一面逐渐引起重视,由此引起反思,重新审视古今中外学生观的优劣,取长补短,逐渐摆脱偏激的观念。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学生观各有所长。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来看,也明显体现出这种“纠偏”趋势,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探讨即其中之一。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让学生在教育中拥有主体地位已基本达成共识。

二、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教育成功的最大秘密是把学生看作人。”(苏霍姆林斯基)然而“人”的内涵非常丰富,那么学生是怎样的人呢?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还没有成熟,可塑性大,需要发展,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按终生学习理论和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念,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过程,但这与作为青少年的学生的发展概念很不一样: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潜力巨大,可塑性强,非成人可比,因而要以学习(特别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不是以工作为主。这样,教育就不能以成人、“完人”的要求来规训学生,求全责备,也不可以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应该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的促进功能,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教育得到发展,体验成功。

(二)学生是完整的独立的人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每个人都需要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有丰富的情感。生命的完整性要求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包括智力、体力、品德、美感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教师要认识生命的整体性与发展的全面性,用全面、整体的教育发展学生丰富的潜能。学生是生活的人,不仅是学习者,要把学生作为生活中完整的人来对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让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学生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学生又是独立的人,有着独立的生理和心理系统,独立的思想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情感、兴趣,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生活、学习方式,这种独立性和独立意识会随着身心的成熟而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

(三)学生是学习中的人

学生是一个特有的角色,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有其特定的角色规范,只有遵循并践行这些规范,才被认定为该角色。作为学生,应该履行的规范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承担多种角色,但作为学校的学生,是一个受教育者,学习是他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职能,这种特点区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也是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特点,无视这一特点,就会从根本上取消学生这一角色。

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是经验和行为的变化,人一生的不断变化,都可以归为学习的结果,人时时、处处都是学习者。但学生这个学习者有点特殊,他是在学校里由教师指导进行学习的人,这是学生与日常生活中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学习者的区别。尤其是在当代,知识量骤增,并日益复杂,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期间,要获得系统的知识,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

第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不是盲目的,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的方向还要符合社会的要求。所以,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计划、制度做保障的。学生和教师都是相对稳定的,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有精心设计的系列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还担负着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规范化,为了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面对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和他们在教育理念方面体现出来的学生观,我们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汲取有用的和合理的思想,剔除不适合我国实际和当今时代精神的部分,形成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生观。

(一)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育者作为成人社会代表的地位,常常会导致教育者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客体地位。学生接受教育仿佛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要求。这样教育就不是为了教育的对象,而是为了教育者自己。然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人有教育的需要。换句话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界把教育强加给学生。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必须依赖于教育才能发展成长。既然教育是为人而存在的,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就当然是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成长。其次,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而存在。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因为学生作为人是“身”与“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既然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就应当全面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这就是说以学生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后,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思想中的“人”,是全体的人,而不是其中一部分人。教育的需要是所有人的需要,所有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学生的需要。所以,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

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人的主体性,根本在于人的发展需求。人因为要发展自己,因而要让周围的环境为自己的发展服务。学生的主体需求,根本需求也是发展需求。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有学习的需求,因而能够把学习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从而自己成为认识主体。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二)永不放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

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成长着的人,发展是学生的必然。从本质上看,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绝对的差生,通常认为的“差生”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而通常认为的“优秀生”也有他们自身甚至不如常人的弱势领域。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的身心发展迅速,潜藏着各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持一种乐观的学生观,充分相信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学生的聪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要问哪个学生聪明或哪几个学生聪明,而是该问你有哪些学生在哪个方面聪明和在什么程度上怎么表现出来的聪明。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有极大的潜能,就看如何去挖掘和培养。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是无法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人生数年,也不是在学校读书的那几年可以决定的。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发展的需要,都有进步的渴望,有得到他人认同和赞扬的欲望,这为教师教育的成功提供了契机。

提前告知学生,下周班会课将以“8班,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为题。题目限定了交谈对象为班级师生,选材的范围为“感动”。于是,在这一周里,你会发现很多感人的事迹:全班男生不待吩咐,全体自发去图书馆领新书;某个女生撑着伞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体育馆与宿舍之间接同学;劳动委员每天把工具房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负责卫生的学生把讲台擦得一尘不染,把黑板擦得干净透亮;宿舍里有同学生病回家了,全宿舍同学都打电话慰问……如果说,一个人的眼睛难以阅尽班级的美好,那么这个活动就是借全体学生的眼睛去发现美好,并借班会课去传递美好。感受班级生活美好的同时,学生也开始发挥主动性。[2]

点评:体现了教师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性、生成性、自主性的人,对学生尊重和信任。

(三)承让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从个人的全面发展看,发展有不同方面,譬如有德、智、体、美等不同方面。但是,必须承认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有发展水平的不同。这里的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同个人发展各个方面的差异性,应当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但人的不同方面的发展并不能以同样的水平来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同可能性,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一个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可以懂得关心体贴人;一个并不特别擅长审美的学生,可以有高超的劳动技能;一个身体运动技能有欠缺的人,可以语言表达能力强;等等。教师必须认识并尊重这种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评价其当前的发展水平,对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做到心中有数,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都获得应有发展。在一个优秀教师的眼中,学校中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