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御史下意识的就要反驳,余光却见梁大人朝着他摇了摇头,一旁的兵部尚书勤王也冲着他微微蹙眉。

蔡御史觉得皇上此时正在性头上,若是说太多了,没准会让画上起逆反的心理,既然皇上都把皇后搬出来了,若是他们再说,就有冒范中宫之嫌了。

别的不论皇后的确是个贤德的皇后。

梁大人见蔡御史不在说话,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今日之所以要和蔡大人提起大皇子的事,不过是抛砖引玉,大皇子的事情不是重点,重点的是推行国政。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信奉道教佛教,很多地方就连官府都没有佛寺或者道观有话语权,长此以往,那些人自然会自成一派,到时候百姓对朝廷的信服就会减弱许多。

而且,道观和佛寺不需要纳税,这一点也需要改革,如果所有人都去当道士或者当和尚,谁来种地?

梁大人站了出来,“皇上,臣这里有一方折子。”

怀安公公紧忙派人去接,交到了皇上手中。

“如今道教佛寺频繁乱起,有不少的地方百姓迷信,臣建议派钦差去地方查,大力整治。”

若是百姓对朝廷都不相信了,朝廷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嘉诚帝粗略的翻看着,见他们不抓住大皇子的事情,也就放心了,至于他们提的事儿,嘉诚帝心中觉得也是正常的。

况且这都察院也不会闲来闹事,两位大人亲自开口,又把大皇子的事情揪了出来,说明这件事儿很大,他们受到了阻碍。

嘉诚帝一时间没有说话。

梁大人有些紧张的,看了一眼勤王。

各地方的道观佛寺有不少都有氏家族或有朝廷官员参与其中,做一些非法的勾当,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民不聊生,如果要大力整治,必须要有人能够帮忙才行。

这个人最好是皇室的,又有足够的权威。

承国公渐渐明白,两位大人今日哪里是专门抓住大皇子的事情不放,明明就是想要借助大皇子的事情来提起对道观佛寺改革的事情。

大皇子只不过是充当了他们的炮灰而已。

承国公站了出来:“皇上,这件事儿是不是太大了?自古以来道教佛教都是传播大善为主,也从来没有做过伤民害民之举,如果要大力整治,怕是会引起百姓的反抗,到那个时候万一揭竿而起,岂不是适得其反,况且这件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如循序渐进。”

嘉诚帝点了点头。

梁大人一听这是要坏事儿,如果不借此机会一网打尽,小打小闹的,也一定会助长他们的威风。

嘉诚帝没说话,看向了勤王,“勤王,你觉得这件事儿该如何?”

“回皇上的话,臣弟以为的确是应该大力整治害民的道观和佛寺,也不必全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的佛寺道观,也的确是好的,百姓信奉不过是图个心安,如果全都一巴掌拍死人,百姓的确会慌乱,有一些害民的道观,以敛财为主,也确实应该整治,应该拿出一个合理妥善的办法。”

勤王的话可谓是各退一步了,细想之下,却极为有道理。

嘉诚帝笑着点了点头,还是勤王会说话,若是这朝堂上没有了勤王,他岂不是要累死。

“梁大人,你的奏折朕已经看过了,里面有一些条例修改一下,就像勤王说的,不能一巴掌把人都拍死,可以派出钦差去各地视察,但不能伤害百姓,事后也应该多加安抚,至于那些无辜的百姓,就不要过多的牵扯。”

蔡御史和梁大人对视力一眼,心中虽有不甘,却也知道这已经是嘉诚帝退步的结果了。

“是。”

襄郡王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嘉诚帝原本是要退朝的,看到他之后立刻又坐了回去。

“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过于重大,很有可能要得罪一些地方的家族,若是没有皇族,或者说是有能力的人,怕是有很多地方会不服,儿臣建议不如让皇室子弟也跟着参与此事,和郡王一向谦和有礼,又精通道法佛法,不如将这件事情交给和郡王来做。”

“……”和郡王脸上并没有过多的意外,刚刚襄郡王看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所察觉了。

嘉诚帝突然眼前一亮,他有了一个好主意。

“和郡王的确是不错的人选,不过和郡王才入朝参事没多久,经验不足,这样吧,这件事就交给和郡王和宁王共同协力,和郡王为主,宁王为辅,配合都察院,清一清这一股歪风邪道。”

“……”

不少人纷纷看向蔡御史和两大人,两个人一想便低下了头。

皇上的这几个皇子,襄郡王他们不太想用,毕竟襄郡王最近势头很猛,而且结党营私。

都察院以劝谏为主,如果被襄郡王安插自己的人,那就失去了都察院本来存在的意义。

至于四皇子马上就要成亲,这个时候也不宜远行。

剩下的也就只有和郡王,和郡王礼贤下士贤德,虽然其生母出身地位低,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在某些方面也是高出中皇子一筹的。

如果遇到顽固不化的百姓,的确需要暴力镇压,放眼朝中文武百官,最合适的人的确是勤王和宁王,勤王管理兵部不能离开,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宁王了。

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姻亲关系,保不齐就会偏私。

况且宁王掌握飞虎军多年官兵协理自然不在话下。

“臣遵旨。”

“臣遵旨。”

两位大人都答应了下来。

嘉诚帝还有些意外,原本以为他们会反驳,他连借口都准备好了,这下准备的话没用了,还有点儿不敢相信。

“皇上,宁王性子直,一贯是公事公办,很有可能得罪人,这一点暂且不论,宁王的确需要机会历练,可是教化百姓也有可能遇到反抗,万一两位皇子遇到了什么危险该如何是好?”

散朝之后,勤王跟着皇上回到了御书房,只剩下两个人勤王也没有那么多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