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很快就到了,就隔着一条街道,几步就能过来,听说刘和还在书城那边忽悠人,得过一会才能回来。

“挑选蒙师,才学还在其次,品德为上,这半年,和儿考察了不少人,可入眼的不多。”

听刘虞这话,估计没招到几个。

认真的态度没错,刘襄不会因为这个怪罪刘和,蒙师不可能是个认字的就行,这是教育下一代,是件长久的事情,也是改革人材选拔制度的基础,不能掉以轻心,宁可等几年,也不能滥竽充数。

万一招来的是小偷盗匪呢?万一是逃犯呢?万一是别有用心的世家之人呢?

这种人能教出来什么好孩子?

蒙学老师真的能影响孩子的性格。

教育是百年大计,藏在刘襄心里面的科举制度,也是打破世家知识垄断的大事,比书城还要重要,轻忽不得。

“此事不急,刘和所为,乃是正道,吾不会催促。”

两人又聊了几句,刘和急匆匆的赶了回来,满脸的兴奋之色,行礼拜见之后,极为高兴的说道:“启禀将军,吾今日招揽到一位大才。”

蒙师需要什么大才?刘襄很疑惑。

“何人让你如此兴奋?”

“北海徐干,徐伟长,十五岁时便能诵文数十万言,今年二十有三,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他已经答应我了,愿意为幼童启蒙,但有个条件,不能离书城太远,他想要在书城读书治学。”

这确实是个大才子,刘襄知道徐干,建安七子之一。

可是,刘和呀,你招蒙学先生都是这个标准的吗?那哪辈子才能招够人啊?

“我也听说过徐伟长的才名,既然他想治学,可以安排在邺县附近,生活所需、配马配车都可以满足,有什么要求,让他尽管提。”

刘襄觉得先留住人再说,徐干是寒门出身,家里不太富裕,答应来当蒙师,估计是想赚点钱,用以支付在邺县生活的开销。

邀请未来的建安七子当蒙师,他总觉得这个行为太奢侈了,就算其他人不如徐干,应该也不会差太多吧?考察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

实在没忍住,就问了一句:“蒙师都是考察的才子?”

刘和一脸怪异的说道:“将军,才子可不好说服,还是降一降要求吧,要是都按照徐伟长这样的才华去招,那这辈子都找不到多少。”

“哈哈哈,一时兴奋,以为都是才子呢,是我贪心不足了。”看样子是自己想偏了,赶紧岔开了话题:“招到多少人了?”

“启禀将军,已招到三十九位,皆是贫寒之人。”

这个速度有点慢,刘襄觉得需要加一加价码。

“这样吧,先将这些蒙师征辟为学士,年俸四十石,从现在就开始给他们发俸禄,以示助学之意,以后招揽的蒙师,都是这个待遇。蒙学建立以后,除了先生的束脩礼,学堂不收取费用。

让那些学士研究一下启蒙的教材,我也去请教一下几位五经博士。书院的学子和涿郡的府学学子,你也去打听一下他们的意愿,不必急躁,慢慢来吧。”

“唯。”

了解过招揽蒙师的进度,刘襄挥手让侍从、书吏全部退下,他要给刘虞父子还有田畴、诸葛瑾看个宝贝。

“吾巡查南岸河堤之时,做了一个梦,得梦中之人指引,去了趟洛阳,在南宫废墟,发现了一件重宝,伯安公,且来看看,吾该如何处置?”说完打开木盒,露出里面的玉玺。

刘虞没见过传国玉玺,可这方五龙白玉印玺,跟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连黄金修补的龙角,正面刻印的篆字,也是分毫不差。

今上登基之时,没接传国玺,听说是宫变的时候丢失了。

这方印玺又是在洛阳南宫找到的。

应该是真的。

苍天垂怜,我刘姓宗室又寻回了传国至宝,刘氏江山不绝,何其幸也!

“将军想要如何处置,这尊大汉传国玉玺?”

两人都没提送去长安的事情。

刘和作为小辈,没人问他,自然不会开口。

特意被刘襄留下的田畴和诸葛瑾,知道事情重大,也不敢开口,静静的等着他回答,特别是诸葛瑾,难掩震惊之色。

传国玺啊,在迷信的汉代,影响力非常大,四百年传承,赋予了它大汉正统的神性。

在几人的注视之下,刘襄摸了摸印玺上的龙角,轻声说道:“天命在我,但天时未至,当秘而不宣,积聚实力,这个天下,姓刘,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也会如此!”

刘虞郑重的揖手为礼:“山河破碎,社稷倾覆,还需将军再兴大汉,此为我刘氏之幸也!吾必三缄其口,保守秘密,追随明主,共彰大义。”

刘和、田畴、诸葛瑾随即行礼:“谨守辛秘,绝不泄露,追随明主,共彰大义。”

刘襄点点头:“还天下太平,为我平生志愿,望诸君与我同心协力。”

“殚精竭力,死而后已!”

目的达到,重新收好玉玺,他转头看着诸葛瑾说道:“任命诸葛瑾为符节令史,掌管符节印玺。”

“末吏遵令。”

传国玺、幽州牧的大印、骠骑大将军的大印、朝廷的符节,这些都很重要,交给诸葛瑾保管,是为了拉拢一下人心,让诸葛家真心的投入到自己的麾下,而不是不情不愿的敷衍做事。

他还指望有一天能被诸葛孔明辅佐呢。

至于诸葛瑾会不会偷走传国玺?那是无稽之谈,保管也是保管在勤政殿里,殿门、宫门的守卫又不是摆设,他们全家都搬到了邺县,能往哪跑?

他其实也不怎么害怕泄露消息,保密只是因为谨慎惯了,不想节外生枝而已。

只要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有几个消息传出去,刘襄并不在意,他不承认就行,也没想着现在就用传国玺称帝,别人能拿他怎么样呢?

历史上的孙坚泄露了消息,袁术敢施压,想强夺,那是因为孙文台是袁公路的属下。

但也止于施压,没有真的动手,孙坚硬说没有,就算有人证,袁术也没有真的硬抢,其他诸侯有觊觎之心,也没真的动手。

后来是孙策拿玉玺换兵马,传国玺才到了袁术的手上。

刘襄跟历史上的孙坚不一样,就算有人怀疑,谁敢逼迫他?找揍吗?

而且没有真凭实据,未必有几个人会信。

关于他的流言多了去了,民间普遍认为他身高一丈,腰大十围,一顿一头牛,一口气能吹死一片胡人。

吹牛逼他会,吹死人真不会。

鲜卑那边传说他吃人心,羌氐部落说他是骑着火马而来,跨着白马而走的神威天将军。

但该打的仗照样打,也没见他们跑过来投降。

还有人传说他会法术,能召唤雷电,能御龙杀敌,鲜卑单于就是被他驾驭的黄龙咬死的,那龙还顺便吃了五万胡人。

但凡智商正常的,谁信这话?曹操、袁绍、董卓他们要是信了这话,那还打个屁啊,刘襄原地登基就行了。

不止是他,其他诸侯也是谣言遍地,好的坏的都有,这个是长虫转世,那个是老鹰投胎,这人身具异象,那人出生离奇,反正都不是正常人。

张鲁他妹妹不婚而孕,生了卷经书,他女儿也不婚而孕,生了两条龙。

这种流言太多了,时代就这样,都兴这个。

再说了,传国玉玺象征着正统,没有哪个傻子会满天下的宣传刘襄有这个,因为结果谁都把握不准,很可能会帮助他聚拢人心,那就是资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