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sònɡ·王wánɡ安ān石shí

京jīnɡ口kǒu瓜ɡuā洲zhōu一yì水shuǐ间jiān,

钟zhōnɡ山shān只zhǐ隔ɡé数shù重chónɡ山shān。

春chūn风fēnɡ又yòu绿lǜ江jiānɡ南nán岸àn,

明mínɡ月yuè何hé时shí照zhào我wǒ还huán?

诗文大意

回望京口,就在瓜洲对岸,

钟山也只是相隔几座青山。

春风又一次吹绿锦绣江南,

明月何时能照我返回家园?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作这首诗的五年前,诗人第一次被拜为宰相,推行新法,变法取得许多进展,也遇到巨大阻力。一年前,他罢相回到江宁山,过了一段安宁的乡居生活。但次年二月,皇帝又下旨二次拜相,召他赴京。

诗人从钟山出发,到京口乘船渡江,停泊在对岸的瓜洲。他回首望向江南,正是早春,江南已是一片新绿。诗人还未远离,就生出恋恋不舍之感。他既想承担皇帝重托,继续推行新法,又向往家乡隐逸恬淡的生活。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中,他写下了这首诗。

细品词句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可以解读出三重内容:首先,说明自己停泊的位置在瓜洲;其次,是眼中所见,从这里回望对岸,就是刚才的出发地京口;最后,是说明距离之近、行舟之快,所谓“一衣带水”,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条长江阻隔,乘舟片刻就到。对诗人来说,江南还算是家乡,到了江北就算正式离家了。

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诗人将目光向对岸望得更远,看到青山起伏,并由此产生联想,自己家所在的钟山就在那数重青山之后。“只隔”极力突出此处离家还不远,不过是区区几座山的距离,自己如果返回,也很快就能到达,但此时却不得不去往相反的方向。其中蕴含了诗人的恋恋难舍之情,表现出既明白自己必须远行,又渴望归家的矛盾心理,也为第四句埋设了伏笔。

重山阻隔了自己望向家乡的视线,那就再仔细看看对岸的江南吧!这就引出第三句。初春时节,春风又至,江南草木已绿。据说王安石在写这句时,对这个动词反复斟酌挑选,试过“到”“过”“入”“满”,最终才决定用“绿”字。这句的本意是“江南又到了春天”,但别的字都无法表现出这是诗人所“望见”的,用“绿”却能一举两得,也让第三句和前两句一脉相承,继续用回望江南的视角,也延续了诗人喜爱江南、留恋家园的情绪。这个字也因此成为古诗“炼字”的典范。另外,我们从第三句还能读出一层含义:诗人身在江北,却只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也借此暗示北方仍在冬天的寒意中。这种对比反映出诗人的心境:隐居家乡的生活静美如春,而此次北上,却前途莫测,万分艰难。

最后一句设问“明月何时照我还”,把留恋家园、渴望归隐之情迸发出来,推向极致,真是“还未离开就已开始想念”。此时明月东升,诗人仍然是由望中之景产生联想,进而抒情。

这首诗炼字精妙、言浅意深、情景交融,把诗人将行而不舍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多了解诗人变法的经历,会对诗中的情感和内蕴有更深的理解。

讲个故事

王安石向苏轼“推销”家乡

王安石力主变法,而苏轼却站在反对变法一方,他们在政治上针锋相对,在精神上却能互相尊重,体现了“君子”的人格与风范。他们的联系与交往,也被后人津津乐道。

王安石第一次拜相,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法,有操之过急之处,有些小人见风使舵,以新法的名义投机,谋取个人的官职和利益。苏轼的恩师欧阳修、王安石的老友司马光等人,都反对新法,纷纷被挤出朝堂。

苏轼为父亲守孝三年后回到京城,上书谈论新法的许多弊病。这引起王安石的不满,对宋神宗说苏轼虽然才高,但“所学不正”。后来苏轼被打压,自请外放,去担任杭州通判。这时两人是因为政见不同产生了矛盾,但我们也能看到,手握大权的王安石并没有去报复苏轼。

在这之后,苏轼辗转各地任知州,王安石在朝堂经历两次拜相两次罢相后,辞官回到江宁隐居。元丰二年,苏轼被小人陷害,“乌台诗案”爆发,神宗皇帝大怒,把苏轼从任上拘押回京,收监审问,苏轼自己都认为这次性命难保了。没想到的是:隐居乡间的王安石听说此事后,忙派人给神宗上书,说:“哪有圣明天子杀害有才之士的呢?”恳切地为苏轼求情。神宗仍然非常尊重王安石,在众人的努力下,苏轼终于获释,后来被贬至黄州。

五年后,苏轼离开黄州,特地绕道江宁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非常高兴,苏轼还没下船,他就穿着便服骑着驴来探望了。此时的两人,一个是前途茫茫的流放官员,一个是心灰意冷的退职宰相,终于放下政见,无拘无束、诗酒唱和,王安石把苏轼当成绝世才子,苏轼也把王安石看作前辈师长。这次相聚,令两位大文人都觉得相慰平生。

王安石看苏轼居无定所,还向苏轼推荐自己钟爱的江宁,想帮苏轼找块地买下来,跟自己做邻居。可惜苏轼此时还要奉命前往汝州,这事暂时放下。

后来苏轼辞别,王安石送行之后长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别后不到两年,王安石就病逝了,两人没能做成邻居,但这最后一次相见,他们能彼此放下恩怨,相敬相知,就足以成为千古佳话。

学个成语

一衣带水(yì yī dài shuǐ)

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形容两岸虽然被水面所隔,但相距并不遥远,往来方便。

出自《南史》:“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说段历史

从《泊船瓜洲》了解王安石变法历程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在停泊瓜洲、眼望江南的情形下所作的,但具体是什么时间所作却没有记载。后来的学者主要提出三种不同的观点,通过这些观点,正好能梳理出王安石变法的过程。

王安石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无论是文学、品格,还是为官的能力都出类拔萃,是大宋政坛的一颗“希望之星”。他看到北宋内忧外患、官僚腐败、国家贫弱的问题,苦思解决方法,认为只有变法才能改变局面,让国家强盛起来。但性格谨慎、做事倾向保守的宋仁宗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王安石见变法时机不到,自己的策略无处施展,就推辞了朝廷的屡次征召。

之后宋神宗继位,这位年轻的皇帝有兴利除弊、振兴国力的志向,召王安石入京共商治国方略。有人认为,王安石这次离开江宁时就写了《泊船瓜洲》。但史书记载,这次王安石进京时间是农历四月,已经到了初夏,和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描写不一致。而且,当时王安石正有机会一展抱负,应该是踌躇满志,和诗中表现的心境也不一致。

王安石入京后,和神宗一拍即合,他们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神宗决定重用王安石,展开变法。第二年王安石被拜为副宰相,又过一年被拜为宰相,各种新法开始大力推行。变法会损伤很多人的利益,再加上操之过急、用人不当,有些好的想法到了下边执行时就变了样。因此,变法受到重重阻力,王安石也受到无数攻击。许多有名望的大臣、名士都站到反对变法的一方,甚至太皇太后和太后也都哭着劝皇帝停止变法。

四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返回了江宁。有人认为他是在这次回家的途中创作了《泊船瓜洲》,但王安石到达瓜洲时已经离家不远了,为什么还要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呢?而且,王安石这次返乡,应该还是在夏天。

王安石这次罢相之后,他一手提拔的吕惠卿在朝中掌握大权,吕惠卿担心王安石回朝,就借办理案件的机会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其他变法派一看情况不对,就建议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因此王安石回家刚半年多,就二次进京拜相。

更多学者认为,王安石在这次离家时写下了《泊船瓜洲》,这次的时间是农历二月,正是初春,王安石此时的心境也更贴合诗意。

不过,此时的王安石已经没有当初的心境,变法派内部的分裂和背叛让他伤心,爱子王雱病故,又给他带来巨大打击。所以,一年多以后,王安石坚决辞去相位,返回了江宁,之后一直到去世,他都隐居在这片挚爱的山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