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为了强化社会治安,防止民众私底下鼓捣点儿事,都实行了相当严格的宵禁政策。唐代法律严厉禁止官员、百姓夜间出行,对于都城的管理尤为严格。
长孙无忌编的《唐律疏议》卷26“犯夜”条记载,有敢半夜出门的,打二十个板子。
但是这个时间有个限制,过去也没个石英钟啥的,怎么才算夜间呢?是傍晚,还是深夜啊。
这个是有规定的,以开闭城门为准,过去首都的城门到了晚上是要关闭的。关的时候,敲一通鼓,开的时候再敲一通。这个期间如果有人还敢在街上溜达,对不起,抓起来,打屁股!
要像现在晚上大伙一起出来唱个歌,吃个饭,你也给先掂量掂量自己能挨多少板子。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判文集中记载这样一个案例:有个行人半夜被巡夜的人抓了个现行,这个人啊,还是个政府机关的小官,就说自己有公事想要早早去工作,所以才犯禁的。但是这个小官最后还是被打了板子,为什么呢?人家的判词里说了,你有公事,应该早起,可没让你不睡觉。再说了衙门上班的时间都是开城门的鼓响过之后,这个照样打屁股,以儆效尤。
过去也有人愿意当街飙车什么的,这个历代法律都规定了,要重罚。
为了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护民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唐代沿用了《晋律》中“禁马众中”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禁止车、马在城内及人口稠密的闹市区内高速行驶,否则属违法行为,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造成人员死亡的,那么就以过失杀人罪论处。造成牲畜财产损失的,都要赔偿。
很明显,唐律从维护民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限制车马在街巷等闹市区内高速行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现在,飙车确实是一些必须予以重点治理的交通犯罪情况。
在我国对于危险驾驶罪相关说法的讨论于2011年2月25有了立法实践。刑法修正案(八)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写入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其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此次刑法修正将飙车和醉酒驾驶入罪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致人重伤死亡的惨案频频发生,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民众也极度悲愤,要求严惩肇事者。
唐朝还对这个超载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唐朝没有大客车,但是有客船啊。唐朝对各种型号的客船、商船都规定了具体的超载的处罚,比如超了五十斤的货物,或者一个人的,那就要打船主五十板子。如果超了一百斤或者两个人的,那就要打一百板子,以此类推。如果再严重了,那就有期徒刑两年。
这说明咱们重视的事,古人早已经注意到了。
古人还有一点也特别有意思,那就是驾马车的人,必须也要持证上岗,就跟现在司机得有驾驶证一样。
有读者就会问了?那是不是也有扣分,罚款啥的。
你还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据《除吏律》规定:“御人”(即驾驶员)技术四次不过关,撤销驾驶资格,罚四年徭役并处罚金。
咱现在要是违章一般是罚一百,扣三分,一年十二分,也是差不多四次哈,说明跟现在差不多。
到了汉代,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更重法制,不仅法律条文明确具体,而且执法极严,即使皇亲国戚、达官权贵,违犯法规也照章惩罚。汉馆陶公主因违反行车规定,所乘车马“尽劾没入官”。丞相孔光的属官犯禁“行驰道中央”,被谏议大夫鲍宣拘留,汉哀帝听到后说:“人臣当如是矣!”唐代“贞观之治”,政清民和,社会安定,百业兴旺。全国交通运输坚持法治,秩序井然,道路治安情况极为良好。杜甫有诗曰:“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
可见,这个道路安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说到这个面子,古人出行,还讲究排场,一般老百姓是不能骑马的,骑马的那必须是有官位在身的人。轿子出行也有很多规定,几个人抬得轿子,你不能越制。
比如,清朝廷规定,只有官轿才能有起拱轿顶,民间花轿、市轿不准起拱,只能平顶;只准官轿外罩绿呢,一品文官至七品县官坐4人抬绿呢大轿,亲王、郡王乘8人抬大轿,皇帝、太后乘24人抬大轿。清朝最富丽堂皇的轿子是慈禧太后的“鸾舆”,它以上等紫檀木为架,以黄金装饰轿顶,外罩杏黄色贡缎,上绣九条盘龙,以翡翠为莲花踏脚,出行时,由24名身材一般高、年纪一样大的太监抬着,以显示慈禧太后至高至尊的等级地位。
这个官员的队伍,还配有仪仗队,历代除朝廷命官外,庶民绝无使用仪仗队的资格,即使经济富有、略有地位的庶民出行,也只能让一两个仆役随行,而且不能喝道或令一人骑马在前充当“引马”。
现在,中央已经明确,要求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格执行警卫工作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管制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出行。各地不得擅自违反规定清道封路,影响群众正常通行权益。这才是人与人平等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