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德罗方案”提出后,科尔认为德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加速推动并希望在1990年底以前完成统一。2月7日,联邦内阁通过决议,成立以科尔为首的“德国统一内阁委员会”(Kabinettausschu“Deutscher Einheit”),专门研究与统一相关的货币联盟(Whrungsunion)、经济改革、平衡社会福利制度以及法律、外交和安全政策等问题,为统一作好准备工作。科尔把建立货币联盟视为实现统一的核心步骤。同一天,内阁通过了科尔提出的向民主德国方面正式提出关于立即开始货币联盟及经济改革谈判的建议。2月10日,科尔访问莫斯科,就两德统一问题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会谈。会谈公报声明,德国统一问题应由德国人民自己解决,由他们选择以任何国家形式、何时、以何种速度和条件实现统一。这次访问使科尔从莫斯科取回了两德统一的钥匙,消除了苏联是否会干预德国统一进程的顾虑。
在德国统一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民主德国领导人也不愿意在统一进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将实现统一的领导权拱手相让。2月13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访问联邦德国,与刚刚结束莫斯科之行的科尔在波恩进行会谈。双方讨论的重点是联邦德国内阁7日提出的关于建立货币联盟、联邦德国向民主德国提供紧急援助以及两德政治统一的途径等问题。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科尔声称德国的统一进程将置于“全欧进程和东、西方关系的进程之中”;莫德罗强调必须分步骤地、“慎重和实际地”实现两个德国统一的目标,并把这一进程置于“欧洲进程”之中。
至此,两个德国之间是“统一”还是“吞并”,成为实现两德统一的主要内部问题,两德领导人对此存在原则上的分歧。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主张,以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随着管辖范围的增加,还将延伸到德国其他部分”为基础,由民主德国各地宣布加入西德,实现统一。这实际上是要把联邦德国《基本法》的运用范围扩大到另一个主权国家,将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领导人主张分阶段实现统一,不能简单地把民主德国合并到联邦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领导人居西强调,统一必须保证民主德国的独立性,反对外来势力对民主德国内部政治生活的干涉。莫德罗指出,两德应该实现统一,而不是合并或一方吞并另一方;两德建立经济货币联盟不能操之过急,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支持莫德罗的人士认为,两德统一应该制定一部新宪法,不然统一就意味着民主德国为联邦德国所兼并。东、西德的社会民主党利用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46条规定的“这项《基本法》将在德国人民自由决定制定的宪法实施之日停止生效”,反对科尔的兼并主张。
二、两德统一的外部问题
德国问题是冷战期间最为敏感的国际政治问题之一,两个德国的出现是二战后欧洲分裂为两大对立集团的产物,这决定了两德统一绝不是德国的内部事务,而是一场令全世界敏感的国际事务。一个统一的德国势必改变美苏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格局”,打破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影响世界的格局。由于德国近代的军国主义历史,欧洲各国也普遍对德国再度统一崛起充满警惕。德国统一不仅关系到德国人民的未来,也涉及邻国的利益,乃至影响欧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两德统一必须首先解决其外部问题,尤其是争取第二次世界大战苏美英法四大战胜国的支持,解除欧洲邻国的顾虑。
苏联是制约德国统一的关键国家,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态度开始是反对的,继而又赞同,后来发展到要求有条件地实现统一。苏联反对德国统一,是担心统一后的德国打破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平衡。这是因为,苏联在民主德国驻有38万人的军队,民主德国是华约的支柱。如果德国实现统一,很可能是联邦德国吞并民主德国,苏联就失去了民主德国这一“可靠的盟国”,北约就可能将其前沿阵地向东推移,无疑将不利于保持欧洲军事战略平衡。当联邦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执意坚持让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时,苏联强烈不安。2月21日,戈尔巴乔夫以回答《真理报》的方式强调,德国统一不应该损害欧洲合作的积极成果、不应打破欧洲平衡,华约和北约的作用变化以及外国在欧洲国家驻军问题不可分割。3月6日,戈尔巴乔夫会见莫德罗时声明,把统一后的德国列入北约组织是不能接受的,任何吞并民主德国的图谋和造成“既成事实”的政策都是不负责的,德国的统一必须充分考虑到四个战胜国及邻国的权利和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承认现有边界和放弃任何复仇主义的领土要求,不许打破欧洲已形成的均势。为解决统一后德国的地位问题,苏联随后作出让步,提出统一后的德国应拥有北约和华约成员的“双重身份”,以此作为解决德国地位问题的妥协办法。这一建议遭到联邦德国和美国的拒绝。
美国政府在1989年对民主德国政局剧变和开放“柏林墙”也感到突然,但随即支持由联邦德国领导实现德国统一。在二战战胜国四大国中,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是唯一毫无保留支持德国统一的领导人。他认为,德国统一是由德国人民自己决定的事情。在科尔发表统一“10点计划”的当天,美国国务院就发表支持声明,认为这是美国和联邦德国“长期以来一直争取的目标”。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James Backer,1930—)又提出德国统一的四个条件:必须实行自决原则;必须在西德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条件下实现统一,“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统一是“和平的、渐进的”过程,要有利于欧洲的“全面稳定”;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现行边界。贝克在2月18日表示,德国统一最保险的结果是建立一个牢牢扎根于北约组织之中的德国,这将使它既保持同西方的联系,又在军事上受到约束。在统一后的德国是否留在北约内及美国和苏联是否继续在德国驻军的问题上,美苏存在着尖锐的分歧。
欧洲大多数国家对德国统一心存疑虑。它们害怕一个统一的德国将成为它们经济上强大的竞争对手,甚至成为主宰欧洲的“德意志第四帝国”;害怕德国统一将打破北约和欧共体目前的格局,妨碍以欧共体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英国对德国的统一一直持消极态度。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科尔统一德国的“10点计划”反应冷淡,认为还不能把德国统一问题提上日程,因为“可能动摇”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国内的地位。当戈尔巴乔夫同意德国统一后,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为德国的统一看起来不可避免,但同时要求北约为德国的邻国提供安全保证,尊重欧洲各国现行的边界,并要求北约削减两个德国的现有军队,以消除欧洲人对未来安全的担忧。2月5日,撒切尔夫人发表讲话,强调不能无视20世纪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一步明确反对德国匆忙统一。撒切尔夫人担心德国统一后,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会下降,为此,她主张建立一种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力量与统一的德国相抗衡。基于这些考虑,英国对德国统一提出的条件是: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及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继续在德国驻军、在德国存放核武器。英国是既要利用北约组织约束德国,同时又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增加欧洲安全系数。
法国在近代历史上两次被德国武力征服,对德国统一疑心重重。同时,法国和联邦德国同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火车头,希望借助德国统一推动欧洲一体化前进。因此,法国在德国统一问题上表现矛盾。法国一方面表示德国人再统一的要求是合理和合法的,但另一方面也掩饰不住内心的不安。法国国防部长让·皮埃尔·舍韦内芒(Jean-Pierre Chevènement,1939—)直言不讳地指出,统一后的德国将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这将是对法国的极大威胁。法国既担心统一后的德国像一战后那样对战后的“屈辱”进行报复,也担心德国统一后将使法国丧失目前在欧洲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起初,法国总统密特朗曾告诫联邦德国,不要推动与民主德国的统一,因为这可能打乱欧洲微妙的均势。在德国统一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法国转而支持。密特朗说,对于德国人民的自决权,法国无意再提更多的先决条件,因为这是德国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德国的统一应考虑到我们彼此所承担的义务,考虑到欧洲的安全、欧共体的未来和欧洲的平衡。密特朗强调,德国统一进程应在有秩序的轨道上进行,并且使这个过程不危及欧洲的稳定。为此,他提出应把德国统一和欧洲统一结合起来,并且首先加强欧共体内部的一体化,在保持欧洲稳定的范围内和征得邻国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同英国一样,法国也要求统一后的德国归属北约,反对德国中立化,要求保持美国在欧洲的驻军。
三、“二+四方案”
两德统一面临的种种内部和外部问题决定了德国统一必须依靠多国协商来解决。1990年2月13日,美苏英法和两个德国的六国外长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北约和华约23国“开放天空”国际会议(Konferenz“Offener Himmel”)上,就德国统一问题磋商决定,六国在近期就德国统一问题进行谈判,并抛出了“二+四方案”,即先由两个德国的代表讨论德国统一的内部问题,再由苏美英法四国代表参加讨论有关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
“二+四方案”是美国为掌握解决德国问题的主动权而首先拟定的。民主德国在1月28日决定把大选从5月提前到3月18日举行,美国感到德国统一已不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已成定局,于是提出了这一方案。“二+四方案”把欧洲其他国家排除在与其安全利益相关的德国统一问题讨论之外,引起这些国家强烈不满。波兰一再要求参加有关边界问题的六国会谈,担心统一后的德国会要求改变现存的德、波边界。戈尔巴乔夫明确指出,利用德国统一改变欧洲战后边界是“危险的”。法国和英国也明确表明支持波兰参加六国会谈。
3月14日,两个德国和苏美英法四国外交部司长级官员在波恩举行了首轮“二+四外长会议”(Erste Zwei-plus-Vier Auenminister Verh and lung)。会后发表了简短声明,表示同意波兰参加有关德、波边界问题的六国会谈。4月24日,两德外长在波恩举行首次工作会谈,讨论两个德国和四个战胜国外长会议即“二+四外长会议”的筹备工作。“二+四外长会议”将具体讨论德国统一的外交及安全政策,解决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