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的分配,关键在于科学合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以下三种情形综合使用、灵活安排。

让孩子按照考试题目的分数分配时间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把考试时间平均分配到每一分值中去。

例如,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满分150分,某道题目的分值为6分,120×(6÷150)=4.8分钟,那么,用于这道题目的解题时间最多就不能超过4.8分钟。

这种方法看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过程中却不一定行得通,所以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可能精确实行。

让孩子按照考试题型的特点分配时间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根据不同题目的类型特点分配时间。

例如,Ⅰ卷以客观题为主,解题时就可以相应少安排一些时间;Ⅱ卷以主观题为主,解题时就应当多分配一些时间。具体到Ⅰ卷、Ⅱ卷中的每道题而言,考虑时间少、书写量小的应该少花一点时间,考虑时间长、书写量大的就要多花一点时间。

让孩子按照考试题目的难度分配时间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根据不同题目的难度分配时间。

例如,难度较小、以前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所花的时间就可以少一些;难度较大、以前没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所安排的时间就应该多一点。当然,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这种“多一点”只能是相对而言,绝不能因为耗时过多而影响做其他题目。

以上三种方法应该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当然还必须考虑到要留有复查、检验的时间。笼统地这样说很难掌握,并且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各有悬殊,所以这里不厌其烦地举个实例供参考。

一位理科高考状元的考试特点是,每当考试开始时他都会有一段时间静不下来,严重时甚至连题目都读不进去,非常容易走神。所以,每当考试时,他总是首先跳过选择题,先做其他题目。

在考理科综合时,他就是这样做的。虽然他知道,根据卷面顺序解题,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他却觉得这样分配时间不适合自己。尤其是理科综合考卷考查面广、时间长,最要命的是分值高,不允许出现一点点差错。

针对自己的特点,他在解题时首先做生物Ⅱ卷。这部分做完后,再回过头去按顺序解题。他觉得,这和举重运动员在举杠铃之前做深呼吸、棋手在落子之前闭目静坐片刻一样,除了能够增加吸氧外,主要是能起到一种镇定作用。

而上述解题顺序和时间安排,因为最适合他的个人特点,所以同样能起到一种稳定情绪的作用。再加上开考时提前10分钟进场,一方面,准备文具、熟悉考场;另一方面,利用这几分钟闭目静坐、放松肌肉,深深地用腹部吸气、避免胸部起伏,并且每次都尽量将气呼尽,同时心中默默自语“静……静……”,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松弛效果。

每当做完一道题后,他不是争分夺秒地赶快去做下一道题,而是暂停5~10秒钟。一方面,他在心里庆幸自己“又顺利解决了一题”;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清醒头脑,换用一种新的思考模式解答下一道题。因为一般来说,出现在考试卷上的相邻的两道题目,解题思路应该是不一样的。这种“休息”看是浪费时间,实际上是在节省时间。

对于自己根本做不出来的题目,就坚决放弃。衡量标准是,作出这个决定的时间绝对不允许超过分配时间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用在这个题目上的时间三分之一过去了,还根本没有做出来的希望,这时候就应当坚决放弃了。换句话说,做这道题目原来准备用10分钟的,现在已经考虑了三四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就要立刻放弃,把剩余的六七分钟时间用在其他题目上,做到“堤内损失堤外补”。

就这样,他的理科综合考卷考了297分的高分,为他成为该省高考状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