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制造出适度紧张的状态来呢?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每当考试来临,孩子总会出现各种程度不一的考试焦虑症。究其原因,就在于生活安排得过于单调。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劳逸结合,每天至少抽出1小时时间用于运动、娱乐、休息。
为了起到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作用,这种运动主要是指对抗性不强的项目,如跳绳、散步、听音乐、看新闻等。
不“开夜车”,调整好生物钟
大多数孩子考试前都有“开夜车”的习惯,从而导致晚上比白天更兴奋、晚上比白天的学习效率更高。
由于考试总是在白天进行,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要逐步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让他逐步扭转到白天更兴奋、白天学习效率更高的规律上来。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让孩子每天比前一天早睡几分钟,慢慢地加以调整。否则,如果白天昏昏欲睡,对考试是非常不利的。
最理想的是,从提高考试成绩角度出发,安排作息时间时要尽量把孩子每天的兴奋点慢慢调整到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即尽量与中高考时间一致上来;并且晚上不熬夜。
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当孩子全天候停课在家复习时,怎么安排作息时间会成为令人头疼的一件事。虽然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同,但无论“猫头鹰”型还是“百灵鸟”型,都必须保证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这两个时间段的精力充沛。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基本上掌握了上述作息时间安排的宗旨;如果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则要慢慢地向这方面进行调整。
每天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每天复习之后,让孩子好好回顾一下这一天的收获,然后给他(或者孩子自己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此来调节情绪,以越来越好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这种心理暗示,主要是让孩子明白,通过这一天的学习,他又“做对了哪一道题”“发现了怎样的一个知识漏洞”“巩固了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点”等,让他觉得自己总是在不断进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