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互动与能动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积极状态下开展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本节将具体阐述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主动、互动与能动学习的含义及其行为设计。
一、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的含义
(一)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主动的含义
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不靠外力促进而行动(跟被动相对),是内在动力的外在的表现”。
关于主动学习已有多种研究,如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主动学习是个体的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构,主动结果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现代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主动学习实际上是原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另外,在广告界也有一个有名的主动学习论——AIDMA论。AIDMA即诉诸感觉,引起注意(Attention);赋予特色,激发兴趣(Interest);确立兴趣,激发欲望(Desire);创造印象,加强记忆(Memory);坚定信心,导致行动(Action)。
参考以上三种理论,我们认为,主动是在主体意识的积极支配下进行探索的行为方式。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主动指的是学生在音乐教学及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乐于参与、积极配合、努力探索。
(二)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互动的含义
互动指的是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的改变的过程。“互”的汉字结构好比两只手握在一起,正如“互”在汉字字义里也包含着双方的意义。也就是说,互动必须有两方,单方不构成互动。其次,互动的概念中还要“动”,也就是说如果双方是静止的则不构成互动:互动必须存在“动”,而这个“动”存在于双方,也就是“互”的范畴之内。从形式上看,互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双方之间,一方向另一方发出信号或行动,另一方给出相应反馈的过程。这个反馈可以是信号回应,也可以是行动回应。复杂的互动是一方发起后,双方对对方的信号和行动不断地给予反馈,产生多个回合的信息或行动的交流回合的过程。
在教学中,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
互动教学是一种多向或多维的信息交流,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的学习方式进行。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互动指的是在音乐教学及实践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表现出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敢于质疑的行为,从而优化音乐学习效益的过程。
(三)中小学音乐学科的能动的含义
能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自觉努力、积极活动。在“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自觉主动,具有自主作用的意义。人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为他具有思想、感情,具有主观能动性,对自身和外界具有清晰的看法、对自身行动做出选择、调节自身与外部关系的社会意识,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其特点是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综上所述,自觉、自主是能动的重要特征。
能动性学习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够掌握、控制、支配、监督和评价,是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行为和认知趋向。中小学音乐学科的能动指的是学生自主地开展音乐学习及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地探索,能发现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二、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主动、互动、能动行为的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音乐教育“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
· 重“个体”向重“全体”转变;
· 重“活动结果”向重“活动过程”转变;
· 重“知识传授”向重“形成能力”转变。
在“学”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学习中的“继承性”向“发展性”转变;
· 学习中的“客体性”向“主体性”转变;
· 学习中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
· 学习中的“孤立封闭”向“参与协作”转变。
从音乐学科“教”与“学”行为方式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强调。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全体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体验和表现,帮助养成静心聆听、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音乐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主动(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学习)、能动(探究学习)的行为意识和习惯。
(一)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主动行为的设计
高尔基曾经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人主动学习的状态,是一种“我愿”“我想”“我要”的状态。主动学习的状态应当建立在浓厚的学习意愿及兴趣、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对学习的信心上。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和引导体验教学模式是中小学音乐学科主动学习的常用教学模式。
1.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是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1 探索情境,走近竖笛
小学三年级的一节竖笛教学起始课上,音乐教师从始到终都没有刻意强调任何的演奏要点,而是变着花样与学生“玩竖笛”:把笛头拆下来“制造”与众不同的声音,用竖笛模仿、吹奏出各种生活的情境:小鸟叽叽喳喳,小雨淅淅沥沥、春姑娘温柔地飞过,救护车疾驰、警车鸣叫……整整一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兴奋、积极的学习状态。
案例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过程变得兴趣盎然,教师虽然没有特别说出演奏要点,但竖笛的演奏姿势、笛孔按法、气息控制、音色处理等吹奏要点,都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模仿、听辨、判断、创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掌握了。情境的创设和模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例2 如此“美丽”的风铃
三年级的学生正在上音乐课《风铃》,课堂上,学生们带来了各种美丽的风铃,有贝壳的、陶制的,大的、小的……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观察,讨论外形、材料,比一比谁的更漂亮,声音更好听,风铃声此起彼伏……约15分钟后,教师宣布学习歌曲《风铃》。但读歌词、听范唱,用风铃表演等花去了不少时间,而学生真正开口唱不过三遍;接下来,教师又布置学生分小组用风铃给歌曲伴奏并展示……
从表面看,案例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浓浓的风铃情境,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对比观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风铃的种类、构造和音色特点,还懂得了不同的摇晃法能带来不同的声音效果。但是,这就是音乐课《风铃》希望达到的目标吗?课后,笔者找了几个学生请他们演唱刚刚学习的歌曲《风铃》,无一例外出现了音准有偏差,节奏不稳定,音色不统一,白嗓喊唱等问题,尤其难点乐句更没有一个学生能清晰准确地唱出来。显然,“美丽的风铃”把学生们带向了非音乐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地“风铃美丽”上了。试想,学生经过六年或九年的音乐课程学习,却唱不好歌,记不住曲,奏不了乐,识不了谱,能说我们的音乐教学是成功的吗?
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形成良好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而无效的情境创设,只有气氛却没效果,会阻碍教学的进程,不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立足于教学需要进行恰当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的学习愿望得到正面激发,以此推动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
2.引导体验教学模式
引导体验教学模式是指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开展聆听与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例3 丰富的歌唱体验
《瑶家儿童爱唱歌》是一首一年级的歌曲,歌曲旋律由“1,3,5”三个音组成,三拍子的节奏富有动感。萝峰小学尹老师通过丰富有趣的各种“唱”的方式帮助低年段孩子主动体验音乐,如教师的范唱、教学光盘的视频范唱、跟琴哼唱、接龙唱、表演唱等,在各种不同的“唱”中体验音乐的律动感,音符的跳动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音乐记忆,顺利地完成了歌曲的学唱。
例4 发现傣族风情
在教授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一节课时,开发区二小廖老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边听《金孔雀轻轻跳》的背景音乐边欣赏图片,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和发现浓郁的傣族风情。在音乐和精美图片的启发下,学生的主动意识被激活了!他们纷纷抢着发言,如:“我发现傣族人民住的房子是竹楼,好漂亮。”“我看到象脚鼓了,真的像象脚啊。”“傣族人的裙子窄窄长长的,跳舞真好看。”等等。同时他们也将问题抛向了老师。有的孩子问:“老师,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喜欢孔雀、大象呢?”“老师,我也想跳孔雀舞,你教我们好吗?”“为什么泼水节的时候他们要互相泼水啊?”……不知不觉中,歌曲的铺垫环节顺利完成了。
例5 由近及远感受《母亲教我的歌》
《母亲教我的歌》是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一首写给自己母亲的歌,柔美、深情而温馨。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对歌曲不了解,对美声唱法陌生,如果直接用意大利文的美声版歌曲估计效果不佳。授课的科学城中学莫老师先以一把吉他轻吟浅唱哼出《母亲教我的歌》的主题旋律,这种“亲民”的方式、带着些忧郁情调的旋律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当莫老师第二遍唱起这首歌时,已经有部分学生在跟着哼唱了。莫老师顺势而为,再用钢琴伴奏带着学生学唱歌曲的主题旋律。当柔情惆怅的曲调为学生们所熟悉的时候,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故事、意大利文的美声版唱法、小提琴的改编版就让学生们更添兴致,意犹未尽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位主动的协助者,学生是真正的主角,教师的主动将积极促进学生的主动。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在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激发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人的情感体验也是独特、丰富而多样的。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活力、富有个性、潜藏着无穷创造力的个体,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爱护学生的独特见解,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互动行为的设计
如前文所述,中小学音乐学科的互动指的是在音乐教学及实践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表现出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敢于质疑的行为,从而优化音乐学习效益的过程。
平等互惠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中小学音乐学科互动学习的两种常见方式。
1.平等互惠教学模式
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能与学生之间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么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
例6 “捣乱”的男孩
课堂上学生正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逼婚”片段,紧张、激昂的音乐充盈着音乐室,同学们正听得入神。忽然一位男孩子站起来说:“真讨厌!这个臭老头!”同学们都被吓了一跳,扭头侧目,有的还交头接耳起来……教师也特别着急,表情严肃地制止和批评那位“捣乱”的男孩,男孩有些慌乱、不知所措,同学们有的埋怨、有的茫然、还有的幸灾乐祸……
很明显,这一种处理方式把焦点引向了那位“破坏气氛”的男孩,教师不满意,男孩不安,同学们等待着教师对男孩的发落,师生、生生关系陷入了僵局……而课堂原本的重点——音乐欣赏却被无可奈何地忽略了。如果教师能马上用眼睛、表情和肢体语言示意同学们安静并继续关注音乐,那么“肇事”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或无趣,同学们也不再理会,良好的互动氛围依然保留,音乐仍是主角,弥漫在课堂的空气中。这种“无声”的处理方式巧妙地让“意外”成为不经意淡淡划过,“肇事者”由于教师的友善和信任,也会转为专注于课堂,从而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7 女孩的钟磬音乐创意
有一次,同学们欣赏完一段钟磬音乐后,纷纷谈感想,忽然有一位性格比较内向的女生说:“我觉得像太空……”。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教师及时用手势和眼神制止了他们,对那位已涨红了脸的女生说:“老师觉得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请再完整说说好吗?”女孩的头还是低着,不做声。教师走到女孩身边,拉着她的手说:“你的想象肯定很美,相信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女孩开口了,她想到了太空人在太空漫步的情形,她描绘着太空人身边闪亮的星星(高音区),太空人艰难的移步(低音区)……同学们情不自禁被吸引,也加入了谈论,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女孩也变得自然而自信。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教师应避免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简单、粗暴,不尊重、不信任,教师友善、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及平等互惠的学校效果。
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是对现代人心理品质的要求之一,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可以营造一种和谐、共振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民主、互动的学习关系。合作学习在实践性突出的音乐教学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演唱、演奏、律动、游戏、创作、讨论、资料收集整理等都需要协同合作。“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对培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动态度有较大的帮助。
例8 竖笛课上的小老师
在五年级《长在祖国的春天里》的竖笛合奏教学中,开发区一小樊老师采用了分组分层互助合作学习方式。主要分为两组,A组为难度稍大的旋律组,B组为难度较小的伴奏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自觉主动到相应的组别去,但有几个吹奏得很不错的孩子却选择留在了B组。原来,这些留在B组的能力强的孩子是当小老师呢,他们有的在指挥,有的在示范,还有的在观察;发现有音准、节奏不对,按孔、吹奏方法不当的同学,还会耐心地帮助矫正。这边A组的同学也井然有序,他们还在轮流当指挥呢,除了要求吹奏熟练和准确,A组同学还在速度、力度、情绪等细节处理上一点儿也不马虎呢。
例9 《四季歌》的合作表演
在初一音乐课堂上,教师提出游戏目标:演绎已学歌曲《四季歌》中的四种人物。同一小组的学生马上围起来热烈讨论,学生们的表情十分丰富,时而指手画脚在讲,时而专心凝神在听,时而拍手称好,时而摇头否定……甲组同学的任务是演绎“朋友”,他们商量完毕开始演。只见A同学坐在那边椅子上,似乎很不舒服。这边B同学在认真听老师(C同学)讲课。很快,下课了,B同学离开学校。在路上,忽然电闪雷鸣(D同学模仿),B同学跑了起来,他跑到了A同学家里,浑身湿透,却拿出课本要为A同学补习。这时,歌声响起:“喜爱春天的人儿是……”(C,D同学唱)课室里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合作学习”让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和责任参与表现,相互支持,共同承担,得到锻炼。一般建议以3~5人为一个小组,人少了,势单力薄,形成不了合力;人多了,部分组员会产生依赖心理,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增加组长的管理难度。
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演唱、演奏、游戏、讨论、创作、资料收集整理等等。教师是目标的设定者,应对目标解决的可操作性进行通盘考虑,重视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交流和研究问题的机会,适当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学生是交流、解决问题的主体,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解决。
实施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锻炼个人能力;而通力协作、群体决策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三)中小学音乐学科的能动行为的设计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环境的影响,归根到底只有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增强能动性。中小学音乐学科的能动学习最常见的是体验探究教学模式。
古语有云:先行而后知,体验有“亲身经历”的注释,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手段。“精讲多练”是音乐体验的重要原则。探究在新课程学习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10 非洲音乐灵感之旅
非洲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非洲音乐粗犷、奔放。在七年级《非洲的灵感》一课中,教师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开启了“非洲音乐灵感之旅”。首先,带有非洲鼓点风格的“激励鼓点”的亮相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贯穿学习全过程的“激励鼓点”。对教学重点——非洲鼓乐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接下来,在巩固、模仿演唱已学非洲民歌《咿唷嘞啦》的过程中,学生归纳出了非洲歌曲的一般特点:多为一领众和的传统呼应歌形式,一般为多声部音乐,曲调简单朴素。然后,教师用康加鼓为学生的演唱伴奏,两种不同风格的伴奏鼓点让学生敏锐地捕捉到“非洲风”,再通过对电影《我是谁》中非洲音乐片断的欣赏,对几段“非洲鼓乐”鼓点的记忆和节奏中,学生基本找到了非洲鼓乐的特点:节奏强烈奔放,鼓点变化丰富,有多种多样的持鼓和击鼓方法。在最后的“斗鼓”游戏中,学生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地创编出一小段非洲鼓点了。
例10中的“灵感之旅”有两层含义:一为探寻非洲音乐的灵感——演唱和鼓乐的特点,二为开启学生的音乐灵感——通过感受和体验进行表现和创作。非洲音乐“灵感之旅”,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体验,感受和探索非洲音乐及其相关文化,体验浓郁的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进一步激发内心敏锐的音乐触觉。
例11 芬芳的“茉莉花”
在执教高一“音乐鉴赏”《茉莉花的芬芳》时,教师从脍炙人口的江苏小调《茉莉花》着手,从《茉莉花》的“芬芳”着眼,沿着《茉莉花》的历史足迹,带领着学生从简单的小调中探寻简单背后的深远意义和丰厚的情感:
1.“芬芳”的意义:“茉莉花的芬芳”包含两层含义:一为小调《茉莉花》自身蕴含的芬芳——旋律优美、曲调委婉、情感细腻;二为《茉莉花》在流传过程弥漫的芬芳——呈现出多姿的形象和迷人的风采。
2.“历史”的意义:透过历史中的《茉莉花》——中国南北小调《茉莉花》,歌剧《图兰朵》的《茉莉花》,不同历史时期、在各种重大场合中出现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在国内外舞台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
3.“文化”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始终紧扣音乐文化主线——音乐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并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发展,“稳定性”和“变异性”是音乐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特点。
《茉莉花》是一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小调,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音乐,更深入地探究音乐,教师在课件版面设计,颜色搭配,音视频资料的选取,呈现的方式等方面,都力求予人以清新典雅的感觉,与“茉莉花”幽雅清香的风格相一致。教学中师生边听、边唱、边想、边议,通过巧妙的设问、别具匠心的选曲,引导学生从对比中进行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有效探究,透过《茉莉花》的小窗口,使学生加深对中国音乐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在不着痕迹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体验探究教学模式应重视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在音乐体验中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当密切跟踪,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