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琅从谢家回来, 就看到王允之直身跪坐在案前挥毫作书,听到她到家进屋也没有抬头。
她心中好奇,故意从王允之后方走过去, 瞄了一眼信上的内容,只见上面写道:
南中郎将江州刺史琅玡王允之, 敢致书吏部尚书陈郡谢公足下
曾祖览, 故光禄大夫即丘子。上祖会, 故侍御史。父舒, 故车骑大将军, 镇军仪同三司,彭泽县侯。夫人故右将军刘女,诞晏之、允之、琅。晏之, 故护军参军,诞崐之,袭彭泽县侯。允之, 妻, 故光禄大夫颍川荀崧女, 诞晞之。琅,字琳琅, 前建威将军雍州刺史。承公贤子, 淑质贞亮,禀粹德门, 敢欲使琳琅为门闾之宾。故具书祖宗职讳, 可否之言, 进退惟命。
第35节
允之再拜
这是时下士族写婚书的标准体例, 之前王允之娶妻, 王舒亲自替儿子写了婚书, 王琅人在江州没看到,但荀家回复的婚书她见过,前面一样都是罗列先祖官职爵位名讳,最后两句是表明联姻用意的套话。
问题在于他这个写法一般是男方父亲写给女方父亲询问是否愿意许婚,还欲使她为门闾之宾,那不就是门内客,因为女婿不长住妻家但又算一家人,所以才会采用这种说法。
王琅看着他写完搁笔,一句“莫欺少年穷”差点脱口而出,好在她绕到自家兄长正面的半途中窥见他嘴角上翘,于是直接搂住他脖子挂上去:“阿兄尽戏弄人,我还准备拒绝呢,阿兄就连婚书都写好了。”
王允之极了解她,身体不动如山地任她挂着,嘴上却毫不留情,用带着一点嘲笑的语气拆穿道:“你去之前是准备拒绝,现在还说准备,那就是拒绝失败算同意了?”
难为他从中文里硬是听出时态,王琅自己松手,滑下来半靠到他肩头,停了一会儿才道:“我在想,世间事可能原本就是这样,至美之物皆如优昙钵花,时只一现。既是如此,也不必奢求其如金石永固,坦然接受,欣赏转瞬之美即可。”
她的语气悲慨叹惋里透着豁达明悟,是晋人特别欣赏的心态。
王允之拢了拢她的鬓发,心想男女之情如烈火,烧完只余灰烬,她能看开这一点,便不会损害自己浑金璞玉的本质——这是最重要的。
“那我便派人往谢家送婚书了?”
王琅一下子直起身:“别。我刚应他,他肯定还没敢跟父母提,阿兄这时候送婚书,谢家只怕要好一阵鸡飞狗跳。”
王允之对妹妹的判断难得的不以为然,心想那小子有什么不敢的。
但他估量谢裒没他儿子的胆量,接受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于是勉强点点头同意。
次日上午,对着登门说亲的媒人,王家兄妹面面相觑,内心都感到一阵匪夷所思。
王允之当机立断,以缺乏采择之礼为由,将媒人打发回去,又派人盯梢,跟上去打探谢家到底什么情况。
王琅也觉得事情透着古怪。
她转变态度完全是临时起意,谢安没道理敢提前告诉父母,但仅仅一个晚上就说服谢裒上王家提亲,哪怕有她的信物也绝难办到。
不过她心里毕竟有底,无非暗自感慨盛名之下无虚士,反倒是王允之的反应让她觉得太过夸张。等到媒人走了之后,她向自家兄长取笑道:“阿兄先前还劝我答应,如今人家真的上门却一派悒悒,难不成是叶公好龙?”
王允之没理会她的调侃,声音犹带不甘:“议婚不比定情,先提出的握有主动,是我低估他了。”
议个婚而已,怎么搞的跟打仗似的。
王琅心里摇头,表面上还安抚道:“他说他想了四年,准备周全些也不奇怪。”
这下王允之直接瞪她了,他准备了可不止四年。
王琅有些莫名其妙,但她也知道自己肯定说错话了,很有求生欲地立刻低头,请求对方指点:“阿兄说怎么做,我听阿兄的。”
错不错可以再论,摆正态度最重要,这是王琅十余年哄人经验的心得之一。
见她如此,王允之的脸色果然好看了一些,点点头道:“我现在去找长豫,万一有什么变故你都先拖着,等我回来再说。”
王琅惊讶地睁大眼睛:“阿兄与长豫和好了?这是大事,值得设宴庆祝。”
王允之瞥她:“我跟长豫本来就没有过节,不存在和好。而且你今日之事才叫大事,就算我和他有过节,这时候也要放下成见一致对外。”
说完套上大氅出门,边走边系带结,一副行色匆匆。
王琅对着他的背影眨了眨眼,自己回到席位上坐下,边读书边等人。
她是结亲,不是结仇,如果从婚姻的一开始就相互猜忌彼此提防,那这婚还不如不要结。退一步说,以王家如今的权势地位,倘若谢家议婚的情形让她感到不满,她完全可以单方面中止婚姻,这就是所谓的一力降十会。
因着有这份底气在,当媒人没过多久就带着采择之礼回来时,她不仅没有丝毫焦虑,反而命令婢女打开箱子,颇有兴致地查看起里面的订婚礼物。
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按儒家理论,各阶级有各阶级适用的礼仪。她尚未恢复官身,谢安则是白身,但因为父兄都是高官,所以还需要遵从士大夫的婚嫁礼仪,即《士昏礼》所载的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魏晋之世丧乱多,礼崩乐坏,连续几代天子大婚都不行六礼,直到去年东晋局势基本安稳平静,现任天子纳杜氏为皇后,才让赫赫有名的华歆的曾孙,太常华恒探寻旧典,撰定皇室及诸侯王适用的六礼,士大夫家依然处于自行其是阶段,官方只用明文法律规定哪些物品不合身份不能使用,不限制必须遵从哪些步骤。
晋人重初婚,尤其当男女双方都是初次结婚,礼仪最多步骤最完整。
续弦再嫁可以简单,下完聘礼就能完婚,连媒人都不需要,初婚通常至少会有几个步骤:双方长辈亲笔书写婚书互换、找卜者合八字占卜良辰吉日、男方下聘礼、女方准备嫁妆、男方按约定时间把女方接回家完婚。
王允之故意刁难人拖延时间,向谢家索要订婚礼物,这在东晋算是稀罕物品,不仅王琅没见过,她嫂嫂荀蓁和谢家请的媒人也没见过,几个人看到王琅当场打开,都按捺不住好奇心往箱子里瞟。
于是王允之回来就看到一群人围观王琅开箱子,旁边还放了一只纯无杂色的白雁。
他握拳在唇边轻咳一声,荀蓁脸一红,端坐回去目不斜视。王琅却不怕他,举起手里的封纸向他扬起笑脸:“阿兄快来看,九样礼物上都附了谒文,文字还不错。”
这个文字,自然是同时具备文章和字迹的双重含义。
王允之心中愠怒,暗骂竖子蓄谋已久,欺人太甚。我妹妹如月如日,自是我家至宝,岂容他人肖想。
可是对着妹妹纯粹明亮的笑脸,他心中的怒意又渐渐被抚平,原本紧绷的唇线也不由自主软化柔和,走过去对着谢家请的媒人道:“一客不烦二主,我家的婚书劳烦媪代为致与谢家。”
王琅的注意力顿时从自己手里的谒文转移到自家兄长手里的信封:“还是早上那封?”
王允之淡笑回视:“不妥?”
这是一道送命题。
王琅当即摇头,坚定道:“阿兄办事,哪有不妥。”
等到媒人离开,她看看媒人背影,再看看箱子里的订婚礼物,突然感到有些错愕:
“我昨日才答应他,今日就把纳彩、问名都走完,只等着他送聘礼来迎娶了?”
王允之轻轻一哂:“他连纳彩礼都备好了,何况是聘礼,我看他恨不得现在就让人抬进院子。”
王琅略微蹙眉:“那却要想办法拖一拖,我什么都没准备。”
王允之瞟她一眼:“你的妆奁,阿父阿母每年都在添,这两年是我在添,还用得着你准备?”
王琅看到订婚礼物还没多少实感,听到王允之这句话,眼眶却一下子酸了,嗫嚅半天说不出话。
王允之的心都快被她看融化了,胸腔里也是感慨万千,如晋人喜爱的那样抱她坐到自己膝盖上:“我跟长豫都说好了,明天就递奏表向陛下陈诉事衷。阿父一生只二子一女,长子殉国难,我兄妹亦克尽王事,不计生死,尤其山山少仕王廷,墨縗用兵,积年不曾享人伦之乐。如今边境稍安,请许山山招婿,留一子代理后事。”
“会稽之任,山山就当休假,趁着这几年还太平,好好放松休息一下,以后还不知道要兴什么事。”
原本依偎在他怀里的王琅忽然推开他,看着自家兄长的双眼蹙眉道:“这可不行。今之会稽,昔之关中,我虽然不完全赞同晋元帝这句话,但会稽足食良守不假,我对这个地方是有规划的。”
王允之:“……”
这果然是他的亲妹妹,突然一点也不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