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中等及中等后教育发展状况的梳理可以看出,各国发展状况差别较大。关于《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中提出的均衡地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丰富中等和高等教育内容等目标,希腊、新加坡等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接近或者已经实现了这些目标,而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到2030年恐怕难以实现这些目标。《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等及中等后教育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带一路”国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相互借鉴。
一、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中东欧、北美和西欧国家以及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部分国家中等及中等后教育发展状况,与政府的大力投入息息相关;南亚和西亚部分国家教育发展状况不佳,与投入不足也不无关系。教育需要一贯的、持续的投入,只重视高等教育的投入,而忽视中等教育,是不可取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势必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政府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的国家,可以挖掘本国民间资本的潜力,鼓励有精力的企业家对教育事业进行捐赠,还可以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其他国家政府、个人或者基金会等的国际教育援助,多渠道拓宽经费来源。一些国家私立学校的大力发展,激发了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事业的潜力。同时,政府与学校需统筹合理安排教育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除了增加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应该在教师的引进与培训等方面增加投入,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
二、完善多元化教育体系
教育供给应满足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状态的多元化需求。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需要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中等及中等后教育体系。中等及中等后教育都包含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类,中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一些国家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两种教育相互渗透而不是相互封闭,普通教育中增加职业的内容,职业教育中夯实文化知识基础。加快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灵活的选择,是大势所趋。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综合高中,在同一所学校提供可选择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或者在独立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中推行双向沟通机制。
在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内部,推行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也是许多国家在中等及中等后教育阶段推行的改革内容。通过开设多样化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课堂教育之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以企业资源充实学校教育资源、学校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校企联合办学等方式,使职业教育更加贴合劳动力市场需求。
三、重视多层次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其人才培养目标需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一致。中等及中等后职业教育分别承担着培养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重任。对于一些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国家来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增加,使得市场对于高水平职业人才的需求增长。对于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要求,迫使职业教育的结构必须调整。在保持职业教育层次多样性的同时,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是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深化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已渗透到教育各阶段,教育开放在各国中等及中等后教育中不断深化。不管是在中等还是中等后教育阶段,跨国的校级师生交流、教学科研合作,已不是特例,国际化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深入。教育国际化不单单表现为学习和了解国外科技文化知识、向国外派出学生和教师交流、与国外机构联合办学、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展远程国际交流等,更重要的是增进不同国别人之间的国际理解。开设国际课程,开展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学生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结合对方的文化环境进行换位思考,不以自己的价值观评判对方,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对方言行在其自身文化环境中的合理性。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能成为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五、切实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问题。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家庭贫富状况、母语是否官方语言、父母亲受教育状况、身体是否有残障以及是否有居住地的合法身份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状况,在越高的教育阶段往往表现得越严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没有获得良好教育的学生,很难在之后的中等及中等后阶段有好的表现,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状况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加堪忧。在教育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最容易被忽视。
“一带一路”国家在中等及中等后教育阶段基本上都有面向弱势群体的倾斜政策。一些国家在经过教育整体规模的扩张后,开始有余力关注弱势群体。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并开展适合不同群体特殊需要的教育,如面向少数民族群体的双语教育、面向身体有残障的群体的特殊教育等,使这些群体的学习者也能享受公共教育资源,平等地获得学习和发展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本国政府无力关注的弱势群体,或者没有政府负责的群体,如战争等造成的难民群体等,这些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更难获得保障,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中等及中等后教育质量直接关乎人力资源的质量乃至经济竞争力,在各国都备受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等及中等后教育质量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是高质量,评估方式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对教育质量的评价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摒弃唯分数论,将品德、兴趣爱好、身心发展水平等方面也纳入评价中来;改变单一的测试方式,将量化评估与质性评估相结合,开展过程性记录,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来进行综合判断。除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更加注重分类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评价更加注重质的评价,逐渐改变“一刀切”和“记工分”的评价方式,评价制度的导向更利于质量的提升。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教育管理越来越重视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其提供了实现路径。多国已经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许多高校也自建了综合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和分析教育数据,集成学校宏观运行数据及微观的学生和教师发展数据等于一个大数据库,综合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基于“大数据”来进行科学决策,通过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来逐步提高教育质量。
[1] World Bank.Expanding Opportunities and Building Competencies for Young People:A New Agenda for Secondary Education[R].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5.
[2] World Bank.Expanding Opportunities and Building Competencies for Young People:A New Agenda for Secondary Education[R].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5:1.
[3]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3 Life Skills and Lifelong Learning[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3:14-17.
[4]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Russian Federation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07/230799e.pdf.2014.
[5] UNESCO.Education for All 2000-2015: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R].Paris:UNESCO Publishing,2015.
[6] 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Education for All:Towards Quality with Equity[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8/229873e.pdf.2014.
[7] 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3 Life Skills and Lifelong Learning[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3:14-17.
[8]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14/231489e.pdf.2014.
[9]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Indonesia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8/229874E.pdf.2014.
[10] UNESCO.Education for All 2000-2015: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Paris:UNESCO Publishing,2015.
[11]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Russian Federation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07/230799e.pdf.2014.
[12]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Singapore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8/229877E.pdf.2014.
[13]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Singapore[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ges/0022/002298/2259877E.pdf.2014.
[14] Education for All 2015 National Review Report:Singapore [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8/229877E.pdf.2014.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01-6-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
[16] 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Education for All:Towards Quality with Equity[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98/229873e.pdf.2014.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9-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18] Wikipedia [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er_education.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30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EB/OL].[2016-1-4].http://moe.edu.cn/s78/A23/A23_ztzl/ztzl_kcxfz/201601/t20160104_226738.html.
[20] UIS.Global Flew of Tertiary-level Students [EB/OL].[2016-2-3].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student-flow-viz.aspx.
[21] 潘懋元,罗丹.多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3):1-8.
[22] 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17-27.
[23] 杨晓斐.卓越、扩张、公平——印度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三极”战略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4(12):45-50.
[24] 何山华.中东欧转型国家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研究——以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为例[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5:104-204.
[25] 杨东平,金如意.博洛尼亚进程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9-22.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7] 新华网.中外合作大学办学成果显著愈发受考生青睐[EB/OL].[2016-6-16].http://www.jsj.edu.cn/n2/7001/12107/784.shtml.
[28] 中国新闻网.“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发起成立国际教育联盟[EB/OL].[2015-11-12].http://www.sdaxue.com/post/92523.html.
[29]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俄高校合作服务“一带一路”[EB/OL].[2016-1-20].http://www.syn.gov.cn/JiaoYuDT/GuoWai/FD42F88480C7CFCC.shtml.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57/201301/146812.html.
[31] 孙明娟.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EB/OL].[2015-5-18].http://www.jyb.cn/zggdjy/tjyd/201605/t20160518_659922.html.
[32] 马新英,程良宏.哈萨克斯坦《2011—2020年国家教育发展纲要》中高等教育改革解读[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3(2):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