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②。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③。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④。
注释
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弊,坏也。“成”与“缺”是辩证的一对,“大成”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特有的词,我们常听到的“集大成者”即源于此。所谓“大成”在老子看来是永不损坏。缺当然不好,但成也不好,按照辩证法,有成就有缺,就会缺。大成则不是,大成是看上去缺,其实永远都不缺。
②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虚。李霖说:“月盈则亏,志满则损,至人知盈虚之有数,虽盈而常若冲也。”
③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讷,言语迟钝。王弼说:“随物而直,直不在一,故若屈也。”苏辙说:“巧而不拙,其巧必劳,付物自然,虽拙而巧。”赵佶说:“不言之辩,是谓大辩。”
④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躁动生热,热胜寒冷。清静胜热,所谓“心静自然凉”。达真子说:“春与夏则万物动之时也,动之极则有寒之者至焉,故曰躁胜寒,是躁胜之时必有寒也;秋与冬则万物静之时也,静之极则有热之者至焉,故曰静胜热,是静胜之时必有热也,此理之必然矣,皆出于胜极之所致也。惟大成犹若缺,大盈犹若冲,大直犹若屈,大巧犹若拙,大辩犹若讷,皆无其胜极之心也。心无胜极,则清不为物所污,静不为动所诱,若是则心之所造其有不正哉。故曰清净为天下正。”据此可知,所谓清静,只是个不争之心,非胜心。
译文
“大成”好似残缺,永远用不坏。“大盈”好似空虚,永远用不穷。“大直”好似弯曲,“大巧”好似笨拙,“大辩”好似结巴。暴躁产生热量而战胜寒冷,安静下来就不会感觉炎热,无欲无为便可以成为天下的君长。
度阴山曰
在庄子的寓言宇宙中,周宣王喜欢斗鸡。后宫除了各宫嫔妃外就是各种鸡,周宣王常常斗鸡取乐。不过他有个心结,就是没有一只斗鸡能永远胜利。他把这个遗憾说给大臣们听,大臣们闹哄哄地推举了驯鸡高手纪渻子。
纪渻子来后,先从鸡群中挑出一只金爪彩羽的高冠鸡,在把鸡关进训练场后,他要求任何人不得去干扰他和那只鸡。
十天后,性急的周宣王派人来问纪渻子:“鸡可以了吗?”纪渻子摇头:“不行,它还牛哄哄的。”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叫人来问。纪渻子仍然摇头说:“不行,它听到声音或看到什么东西,还会灵敏地做出反应。”
周宣王疑惑地说,这不就是斗鸡的素质之一吗?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等得心急火燎,他让人把纪渻子召来亲自询问。纪渻子告诉他:“不行,这鸡居然还能怒视而盛气。”周宣王叫起来说:“你到底懂不懂驯斗鸡,怒视而盛气,不正说明它勇猛善斗吗?”
纪渻子微笑说:“您的那些勇猛善斗的鸡,有哪一只赢到现在?”
周宣王不语。又过了十天,纪渻子主动跑来对周宣王说:“可以了。”
周宣王问,怎么个可以法?
“它听到其他鸡的叫声已经毫无反应,精神高度凝寂,看上去就像一只木鸡。其他鸡见了,都不敢和它交锋,扭头就跑。这只斗鸡已经天下无敌。”周宣王听了他的话,非常高兴,后来实验,果然未遇敌手。
这就是成语“呆若木鸡”的来历,本意是收敛精神后,心神笃定而此心不动,天下无敌。后来变为看上去遇到惊吓,吓得痴呆如木雕刻的鸡一样。
老子认为圣人应该达到的境界正是“呆若木鸡”。呆若木鸡的特征有三点:第一,藏,即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和纪渻子训出的那只鸡一样,呆呆的,但这是假象,老子提倡的典型的辩证法假象——表面是A,真实是—A。《菜根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意思是,做人宁可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不可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冒进。这是藏,呈现出来的是辩证法假象。
呆若木鸡的第二特征是“清静”,也就是无欲无求,那只呆呆如木鸡的鸡之所以能战胜其他的鸡,是因为它能自我清静。自我清静是无欲无求,如何做到无欲无求呢?看那只木鸡,它收敛精神,只关注一处,这一处就是斗其他的鸡,除此而外,无论鸡叫还是狗叫,无论是肥美的虫子、蜈蚣,都和它无关。它就像个傻子一样,定在那里,此心不动。
第三,呆若木鸡的那只鸡看上去毫无争斗心,没有胜心,它从来不想必胜,它只想不败。不败就是大胜,大胜若败。
清静真的是没有任何欲望吗?著名的相马师伯乐退休前,嬴任好(秦穆公)让他选择继任者,伯乐就指定了一个叫九方皋的人。嬴任好于是派九方皋去寻找良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正在来的路上。
嬴任好多问了句:“什么马?”
九方皋回答:“黄色母马。”
不久,马被送来,嬴任好看了,差点晕死过去,马根本不是九方皋说的是黄色母马,而是一匹黑色公马。他找来伯乐委婉地说:“看看你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雌雄都看不出来,怎么可能知道良马劣马。”
伯乐大叫一声:“呜呼,高手啊!他所观察的是天地间的奥妙:得其精微,弃其粗略,省察其内部而忘却其表象。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考察了他所应当考察的,抛弃了他所不必考察的。像九方皋这种相马的人,我绝对不如他啊!”
嬴任好被伯乐这番话搞得一愣一愣,半信半疑地让人去试那匹马,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好马。
后人说,九方皋相马就是老子这段话的案例版,九方皋表面看上去傻乎乎的,连马毛的颜色和马的公母都分不清,其实不是人家分不清,而是根本没必要分。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平庸甚至失败,在老子看来原因只有一个:不清静。那么,什么是老子所谓的清静呢?
清静是无欲无为,无欲不是没有欲望,而是集中精神于某一个欲望。九方皋相马就集中在马是不是日行千里的功能上,他绝对不会把精力放在马的颜色和马的公母上。集中精神于一物一事,充分释放其欲望,这才是老子所说的“无欲”。人一旦“无欲”后,在外人看来肯定是“无为”的,类似于看上去好像啥都做不好。九方皋分不清公马母马的傻乎乎样子不正是“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吗?
在藏和无欲的联合下,九方皋和那只木鸡一样,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