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②,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③,上义为之而有以为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⑤。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⑥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德,得也。赵佶说,物得以生谓之德。怎样得德?由道而得。上德,指的是得道最彻底的人;下德,是指得道不彻底的人。林东说:“上德近于道,故不认德而为德,是以有德。下德则勤勤于德,如恐失之,所以无德。此德之真者,非于勤执而得之也。”老子的上德只需顺应本心,不需太多努力即可得到。倘若努力过多,反而得不到。由此可知,老子所谓的德是在无为下的自发产物,它不是孔子口中的德。

②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为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无为就是无为,一切因任自然。赵佶说:“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曹道冲说:“德之上者,本自无为,非故造无为之念也。”

③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之人爱人不抱任何目的。王安石说:“仁者,有所爱有所亲也。惟其有所亲爱,则不能无为矣,其下者可知也。”据此可知,无为是一视同仁,有为是仁者爱人。

④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之人行义是抱有目的的。《杂说》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羲皇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尧舜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汤武也。”

⑤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上礼之人按礼仪待人,而无人答礼,于是愤怒将其拉过来使之还礼。李霖说:“仁者施之而已。义则择所施之宜者也,未责所报也。礼则施报矣,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施报之义也,行礼于彼而彼不应,则攘臂而怒以相仍引。”

⑥前识:预知。

译文

上德之人依本性行事,不考虑什么是德,所以是真正的有德;下德之人总考虑如何做才有德,这种人实际上无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之人的作为则是抱有某种目的。上仁之人爱人本身就是目的,上义之人行义则是抱有其他目的,上礼之人按礼仪待人而无人答礼,于是愤怒将其拉过来使之还礼。当一个人目的性很强后,无为之道开始沦丧为没有德的道德,道德又开始沦丧,大家只好强调仁,但仁也注定沦丧,又提倡义。义也会沦丧为礼,礼是忠信浇(xiāo)薄的表现,是大乱的开端。当礼也失去作用后,小聪明出现。小聪明华而不实,虽算是智慧,却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要处道德之淳厚,不居忠信之浇薄。处道德之朴实,不居小聪明的浮华。要保留厚实,祛除浮华。

度阴山曰

孟子在证明人皆有恻隐之心时,假设过这样的场景:当你路过一口深井时,看到小孩子坐在井边,他只要一动,马上会掉入井中。此时,你该怎么办?

有人回答孟子:当然是飞奔过去解救孩子啊。

孟子说:“你的回答也对,也不对。”

那人很疑惑。孟子解释说:“如果你看到孩子,不假思索地去解救,那就是对的;如果你解救孩子前,想着在解救孩子后得到其父母的奖赏,或者是群众送你面锦旗,到处宣传你拯救生命的事迹,虽然你解救了孩子,但仍是错的。”

儒家对孟子的这段解释是,动机比结果重要。良好的动机即使不产生完美的结果,行为本身仍得到赞赏;恶劣的动机即使促成了完美的结果,行为本身也是恶。而用老子的解释则是,孩子在井边,这是危急时刻,正常人来不及多想,几乎是出于本能上前将孩子救下。这种出于本能、不假思索的判断和行动,就是无为。无为绝对没有任何达到某种目的的念头,无为就是面对一种非动不可的情境时,不多想、不纠结,马上行动。

所以老子说,上德之人无为不是达到某种目的,无为本身就是目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正如看到小孩要掉井中,解救小孩不是为了获得赞赏,解救本身就是目的一样。而儒家学派的王阳明则更极端地说,一念发动即是行。有人大概不明白,我只是产生了一个念头,并没有将其付诸实践,怎么就说我行动了呢?

王阳明的解释是,念头必由事物引发,当它发动时就证明了你对事物的态度。比如,看到孩子要掉井中这件事,你一定会产生念头,这念头中可能有善念,立即去解救;可能有恶念,不去解救或是为了获取赞赏而解救。虽然你可能没有解救,但已经用念头表明了你的态度。你对不义之财所起的念头是不取还是据为己有,即使没有行动,也已经表明了你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一念是佛,一念是魔。

那么,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自己的念头是善还是恶呢?儒家认为判定标准是心安与否,你的念头能让你心安就是善念,反之,就是恶念。而老子的判断标准则是无为还是有为。

当面对一种情境时,只要你不假思索地判断和行动了,这就是无为。比如看到孩子要掉入井中,你没有任何犹豫地跑过去解救,这就是善念善行,也当然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在这里,无为成为人的本能、直觉。只要是本能、直觉,它一定是自然而然的。只要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外力推动,那它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

而有为,无论在念头还是行动上,都没有那么迅速和自然,这种不迅速和不自然,会让它和外界不匹配,进而造成心理和行动上的不舒服。我们由此可知,老子的“有为”指的是人想得太多,甚至总和自己作对,无穷无尽的内耗,始终不自然、不放松。

本章是《道德经》中“德经”的开篇,文字很多,内容却短小精悍,老子确定了无为的经典内容之一:不假思索的判断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