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②。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③,天下将自正。
注释
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没有自主意识和清晰目的的作为,或是不勉强而为。它的范围很广,从没有自主意识来讲,无知、无欲、无言、无事都是无为;从不勉强而为来讲,无为就是不用力,为小不为大是不用力,为弱不为强是不用力,为柔不为刚是不用力,这些都是无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无不为就是任万物自为。张岱年的说法很有意思:道是自然的,故常无为。道又生成一切,故又无不为。宋人凌遘说:“道以无为为常,以其无为,故能无所不为。无为者寂然不动,道之真体,所谓无体之体也。无不为者感而遂通,道之真用,所谓无用之用也。黄茂材说,道惟无为,故能无不为。若其有为,则其为也然矣。”
②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化,万物自然顺化;无名之朴,指的是道。苏辙说:“圣人以无为化万物,万物化之,始于无为,而渐至于作。譬如婴儿之长,人伪日起,故三代之衰,人情之变,日以益甚。”这时必须用朴素的道来镇之。
③不欲以静:黄茂材说:“朴虽无名,若存诸念,则是未能无欲也,古之至人非特于物也无欲,其于道也亦无所欲,淡然自守,清净无为,天下各自正其性命而已,吾何欲焉。”
译文
道永远顺应自然不妄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为出来的。侯王如果能持守它这特性,万物会自动孕育生长。孕育生长到欲望发作时,就用道来安定它。用道来安定它,就不会再起贪欲。没有欲望就会宁静,天下自然正常。
度阴山曰
顺水推舟最省力,几乎不用力就能让舟行进;逆水推舟不但要用大力,舟还特别不高兴。
孔子的学生宓子贱治理单父三年,单父繁荣昌盛,而他的治理诀窍竟然是居家弹琴。接替宓子贱的巫马期,也是孔子的学生。他在单父只工作三个月,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单父反而没有宓子贱治理时出色了。他只好跑去宓子贱那里请教。
宓子贱见他气喘吁吁而来,于是弹琴给他听。巫马期哪里有心情听音乐?可他不听,宓子贱就拒绝他的咨询。巫马期只好硬着头皮听。听完五首后,宓子贱看他已心平气和,所以示意可以开始咨询。
巫马期说:“自从到单父后,我是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上上下下所有的事都做了,结果累个半死不说,单父的老百姓还不满意。我就不明白了,您治理单父时,每天在家弹琴,百姓就生活得非常滋润,而我天天累得半死,百姓还诅咒我,您说这叫什么事?”
宓子贱笑着告诉他心法:“你是一个人做大家的事,而我是让大家来做大家的事,你肯定累啊。这就好像教人走路,你用双手扶住每个人,絮絮叨叨地和人家说先迈左脚,再迈右脚。你付出很多心力不说,人家还嫌你碍事。倒不如让所有人自己去学走路,你轻省,别人也高兴。”
宓子贱这套心法的前提是:第一,别拿百姓当离不开父母的婴儿,独立的人最反感别人面面俱到的管理,做大事别拘小节;第二,作为管理者,要效仿大舜“恭己正南面”,也就是在管理岗位上严格自律,让别人来效仿;第三,高效的管理一定是省力的,如果你很吃力,那说明管理方式出了问题。
老子说,只要你能遵循这个道理,就做到了他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感觉什么都没做,其实很自然地把一切都做了。
那么,用无为的手法创造了美好天地后,这片美好天地中的人有了欲望,该怎么办?老子的办法是用道的无为来镇压人的欲望。贡献这一方法的仍然是宓子贱。
某年秋,边防军得到可靠情报,敌人正向边境移动。宓子贱管理的地方恰好离边境不远,所以上级领导指示他,命令老百姓抢收麦子。由于时间紧急,因此只要是人都可以去抢割麦子。因为如果不收割,那就会被敌人收割了去。
宓子贱拒绝执行命令,他的上级怒不可遏,派人将其捉拿,亲自审讯他。宓子贱解释说:“麦子丢了,明年可以再种。可如果发布命令允许老百姓去抢割麦子,那些没有麦子的也会抢,强壮的人会抢得多,弱小的人就抢得少。如此一来,没有麦子的人甚至还希望敌人来,他才有好处捞。想想吧,因为要主动做一件看似挽回损失的事,反而破坏了民风,蛊惑了人心。这可是损失惨重啊!”
宓子贱的两个故事只说明了一点: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只要在某些事情上不为,就等于为。在别人看来,你似乎什么都没做,其实你已经把一切都做了。
这就好比你请客吃饭,当你点菜前问大家:“有什么忌口(不想吃)的吗?”这是无为。当你得知了大家不吃什么时,就能自然地点菜,怎么点都没有问题,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你点菜前问大家:“有什么想吃的吗?”这是有为。有为就是要不停地为,甲要吃鱼,乙要吃驴,胖子要吃五花肉,瘦子想来条泥鳅。如此点菜,你要问个遍,越是有为,问题越多;越是无为,问题越少。二者相较,肯定选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