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转折时期的关键性抉择

(一)两种社会制度竞争下的出路所在

改革开放是释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证社会主义不变色的根本出路。社会制度的竞争,既是意识形态和政党治理能力的竞争,更是提高生产力状况的竞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中,发展是根本,只有通过改革发展好自己,才能更加独立自主地开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固然要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包括研究和借鉴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高度自觉向外国学习。但只有形成和创造中国自己的特色,才有国际竞争力。同时,在世界上还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必然会长期激**,我国作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必然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这就需要统筹好开放和改革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国际形势不可测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来越突出。过去两霸争夺世界,现在比那个时候要复杂得多,乱得多。怎样收拾,谁也没有个好主张。”他还说:“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

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要把握发展的机遇和应对存在的挑战,从根本上还是要将解放生产力和不断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在一定时期内应成为一个“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使我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为此,因循守旧、固守成规,或者盲目改革、片面开放,都是不可取的。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坚持党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大业的顺利进行。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深厚的民族根基和宽广深邃的世界眼光,中国共产党具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时是中国最具备独立自主意识的政治团体。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基因”,就在于把信奉马克思主义、追求科学社会主义同勇敢地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紧联结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其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和依傍别的什么主义和模式,没有前途。

实际上,从粉碎“四人帮”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徘徊前进的两年中,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在中国今后走什么道路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集中体现为继续走老路、改走资本主义的路和探索新道路等不同主张。这是一个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关键性历史时刻。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引导下,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变关头,顺乎历史潮流、代表人民意愿所作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经过几年探索,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里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就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确立了指导原则和方向。首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能离开中国实际,照抄照搬外国经验和模式,这是基础和出发点;其次,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马克思主义不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不行,只有“结合”才能成功和胜利,这是指导原则;再次,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要走自己的道路,需要大胆探索;最后,明确改革开放的主题和落脚点,即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扎根当代中国大地上的科学社会主义。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二大以后,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新的探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并有许多新的创造。邓小

平通过总结经验深刻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应当说,过去我们发生重大失误的最深层次原因,与理论上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关。邓小平同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标志,一是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中国拓宽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二次飞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与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继承开拓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不断推进、接续发展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准备,是后者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是前者的创新和开创。邓小平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过去“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人们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在社会上和党内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因此,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一再强调要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既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同时,在粉碎“四人帮”后,社会上少数人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明确提出“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在实践中,历史性的转折是以两件相互关联的事为标志的,即先有拨乱反正而后有改革开放,同时,拨乱反正也寓于改革开放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首先,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及各条战线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既肯定“**”的错误,又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这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全党思想统一,方向明确,奠定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其次,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改革从农村开始,迅速而有效地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改革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各个方面改革的步伐。以开放4个经济特区为新起点,接着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进一步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海南建省并建设经济开发区,经历了这三大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财富积累急剧增加,国民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国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

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这就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1992年春,邓小平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如何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他还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邓小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前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三)改革开放决定社会主义中国前途命运

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是中国新的革命,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政治革命,但就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并不亚于革命,其实质和目标,是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说:“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希望在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我们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希望在于改革。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有希望。

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的。为了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基本实现我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不仅是步骤,它涉及到丰富的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既然是一场革命,其中就必然有矛盾、分歧,有尖锐的思想和政治斗争。随着改革开放过程的推进,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分配方式等改革逐步深入。引进外资,允许私有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与计划手段并用等,使经济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领域的变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一致。应当说,在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左”和右的干扰。邓小平在1987年4月指出:“几十年的‘左’的思想纠正过来不容易,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

实质上,能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关系中国前途的大问题。改革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不偏离方向。当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从实际出发。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运用的一条普遍规律。邓小平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改造世界的作用,也只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自己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丰富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属性,核心在于能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其实,这四项基本原则过去都分别强调过,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则是强调其一致性和整体性。在1979年3月理论工作务虚会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重申这四项原则,并将其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称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对于改革启航具有重大意义。四项基本原则,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表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和框架中进行的,从而保证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构成这条道路的三项基本内容在党的十三大以基本路线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方针,以保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这条道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