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回归(六)

就在陶将军傅长官等人的联合声明发表的当天,苏联外贝加尔方面军第36集团军进入蒙古的军队,被中队分别围困在乌兰巴托和乔巴山城外,而苏联远东方面军的第16集团军此时还在赶往赤塔的路上。

“苏联红军先机尽失,他们要想动用在远东所有军队向我们发动全面进攻,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相信他们还一时下不了这个决心。”在李华雄的办公室,武定国和李华雄两人的神情都比较轻松。“苏联除了谈判已经别无选择!最大的可能就是邀请美国人从中斡旋,借此积蓄力量。”

“要谈也行,让苏联人和傅长官他们谈去好了!”李华雄笑道:“如果想和我们谈,那么价码肯定就不是一个档次喽!不过,我倒是认为,苏联人不会如此轻易就范,肯定还会搞一些花样。告诉魏剑捷和叶谦,要严密监视苏联人在新疆及周边的动向。我们要始终铭记一点,苏联才是造成新疆地区分离倾向的最大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对新疆地区的觊觎之心,不断插手新疆事务,才导致该地区的不稳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很多同志对‘东突’的产生和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多数以为是英国和土耳其是始作俑者。其实造成东突问题的最大黑手恰恰正是苏联。

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对我国的新疆地区觊觎之心从未泯灭。沙俄灭亡后,尤其是‘西土耳其斯坦’也就是所谓的土耳其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政权巩固后,苏联继承了沙俄帝国的衣钵,开始插手新疆事务,意图将其‘外蒙古化’——建立一个脱离中国,为苏联控制的独立地区,或者直接加盟苏联,或者成为另一个蒙古。就在英国在南疆扶持所谓‘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之前,苏联就在北疆的阿山地区策划了反新疆政府的政变,由阿山地区哈萨克组头人沙里福汗策划并宣布独立,只不过被当时的新疆主席金树仁及时派兵镇压平息。

苏联人总结教训的结果,就是发现通过宣传,鼓动人们反对中国政府并不为当地少数民族所接受,于是开始打出“双泛”的旗帜,特别是泛突厥主义以实现其控制新疆的目的。其实,苏联曾深受“双泛”之苦,十月革命时期,英国土耳其势力所支持的反苏维埃武装和势力,所打出的旗帜就是“双泛”,但是这并不妨碍苏联政府利用“双泛”向新疆渗透。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苏联这个邪恶国家的本质。他们号称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实骨子里依然奉行的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不论他们打什么旗号,所行的都是为其本国利益服务。其行径比法西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美国人成全了基地组织,那么苏联人就培养了东突分子。颇具讽刺意义的就是,这两个国家直到后世也都深受‘双泛’其害,其实完全是他们咎由自取罢了。”

“你担心苏联人会在新疆支持发动叛乱。”武定国眉头微皱,说实话他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蒙古战役上。经李华雄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巨大危害。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这辈子或许就是一名职业军人的命。“可是,现在新疆的局势和盛世才时期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如果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们在新疆及其周边的驻军已经超过50万(包括先期屯垦的盛世才的部队和马继援从青海甘肃带来的二线屯垦军队)。虽然第10集团军全部和第11集团军大部投入蒙古战场,但是助手新疆的部队依然近30余万,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动叛乱又有什么价值呢?”

“苏联人支持叛乱,这种可能性几乎是肯定的!”李华雄点点头“定国你只看到我们的军事优势,并没有看到我们的政治劣势。我们既不是中央政府,又不属于武装,身份其实很尴尬。在处理国与国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局限。而任何一种力量要想在新疆建立巩固的统治,民族、宗教以及历史上的纠葛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一旦发生叛乱,我们如何处理将非常棘手。派兵镇压火候极难把握,很难分清哪些是叛军那些事平民,发力过猛会授人以种族屠杀的口实,发力不足则难以铲除叛军的生存土壤。

不仅会牵制我们我们巨大的精力,而且会牵制我们的军队疲于应付。新疆地区的***本来就复杂,现在我们又向那里安置了十余万犹太人,使得既有矛盾更加盘根错节。苏联人即便没有当前的困境,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遇。其实,什么宗教矛盾***阶级矛盾,其最终无非是经济利益上的冲突。犹太人与当地民族之间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才是导致他们与当地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源所在。在新疆同样如此,犹太人有美国人和我们的支持,加上他们自身的素质、智慧和努力,必然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当地民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矛盾也越积越多。苏联人如果不利用这点大做文章,那么他们就不会拥有这么辽阔的土地……”

“既然如此,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把犹太人安置在新疆?我们这不是在自找麻烦吗?”武定国心中颇为费解。

“哈哈——”李华雄的笑容让武定国感觉他越来越像个阴谋家“定国我问你,犹太人能在新疆常驻吗?”看到武定国疑惑地摇摇头,李华雄继续说道:“是的,他们作为外国人很难以一个民族加入到我国。而且,根据我们的协议,我们最终要帮助他们复国。既然是复国就肯定不能在我国国土上,否则那不成了卖国了吗?所以,他们迟早都是要走的。如果他们与我国当地少数民族发生矛盾,最终矛盾的一方走了,那么要防止剩下的一方继续再折腾,怎么办?”

“也走?”武定国迟疑道。

“对!移民。”李华雄神情严肃的说道:“要想保持边疆的长治久安就需要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建设,这就需要移民,提高当地民族素质、改变当地人口结构。而移民不应该是单向的。屯垦戍边是一方面,内迁当地人口也是一方面。这样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无数次上演。为什么外蒙古、新疆、西藏分离倾向严重,外国势力插手是一方面,而他们在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导致他们对传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较低是其内在原因。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曾经占领过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往来密切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就比较高,反之就低。西藏、新疆的各个地方政权从来都没有入住过中原。

新疆在很多时候还属于中原王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但是持续的时间都比较短暂而且时断时续。在清朝算比较长的,却也是纷争不断。西藏则只在元、清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才列入中国版图。蒙古虽然入主过中原并建立过强大的王朝,然而明朝以后,尤其是外蒙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几乎彻底断绝了。即便清朝,他们也是自成体系。再加上苏联插手,所以最先闹独立。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民族间的联系、文化上的交流和认同就非常必要。要想实现这一点,套一句俗词,无非是请进来走出去。把他们请进来,我们自己走出去。我们的行为或许会遭到非议,但是为了边疆的持久稳定,这些还是由我们来承担吧!毕竟,我们最终也要离开新疆,变成‘外国人。’”说到这里,李华雄不仅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华雄的担心很快就变成现实。“联合声明”发表的第四天,南疆的喀什噶尔、和田、莎车、阿克苏,北疆的伊宁、塔城、阿尔泰几乎同时发生叛乱。当年,华侨军西进新疆之时,李华雄曾用雷霆手段,平息新疆发生的叛乱,驱逐苏联特务、联布成员,取得了惊人效果。然而,他的平叛行动同时也极大刺激了分离势力“独立建国”的决心。幸存的骨干们纷纷越过边境进入苏联境内,在苏联内务部的帮助下招兵买马聚草屯粮,积蓄力量。即便在欧洲战场的局势最为恶化的时候,苏联人也未放松对叛乱分子的支持。他们不仅在塔什干训练武装分子,而且还利用在新疆各主要城市的领事馆直接出面组织领导叛乱组织。并且在舆论上也进行了大肆宣传和准备。他们在塔什干出版的《东方真理》、阿拉木图出版的《哈萨克国土》等维文哈文报刊,大量偷运入境。这些报刊不断发表鼓吹“双泛”,号召新疆少数民族反抗政府,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对于苏联这些活动,华侨将军方面当时出于对日作战的考虑,暂时予以隐忍。但是这些不知死活的叛乱分子误判形势,自以为有机可图,其行动更加大胆,最终在苏联的指示下发动大规模叛乱。魏剑捷和叶谦主持新疆军务以来,在整军备战屯垦戍边之际,从来不敢放松对民族民生问题的关注。他们一方面大量吸收少数民族兄弟加入政府和军队,另一方面向地处边远的民族地区大规模派遣医疗队、工作组,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兄弟解决医疗卫生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这些在内地东南亚的成功做法,在新疆虽然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总体上收效甚微。一来当地民众对维医药的迷信,在意别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宣传下,被视为巫术,邪魔外道而遭排斥。二来这些举措被当地民族高层视为分化瓦解的行动大家排斥。他们希望通过招募农牧民加入工厂、建立乳制品、肉制品深加工企业以扩大牧业周边产品开发提升价值等措施,改善民生提高当地人民收入以挤压分离势力的空间,又被宣传成为剥削压榨的手段和血泪工厂遭到抵制。义务教育则更被视为文化侵略。吸收少数民族加入军队被视为强征入伍,加入政府则被视为民族内奸和败类。

叛乱发生了。无数普通群众在叛乱分子的威逼利诱蒙骗蛊惑之下,迅速被裹挟其中。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满,全部归咎于汉人的统治压榨欺凌以及汉人和犹太人的到来。他们在传统的“杀汉灭回”之外又增加了“驱逐犹太人”这一条。西北方面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遵照军委的“克制、稳妥、规避”的指示下,全力保护当地汉族和回族同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宁可掩护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区也不与叛军发生直接冲突。

叛乱的重灾区伊宁,叛军袭击边防哨卡、冲击政府机关部门和汉族聚集区。驻守这里的西北方面军第12集团军第36军第51摩步师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第4师,迅速设置警戒线,进进行阻吓射击。叛军在驻军猛烈地火力面前停止了脚步。动用各种运载工具转移汉族群众沿乌鲁木齐至伊宁公路,向乌鲁木齐方向转移。当转移的人流行至果子沟之时,遇到假扮成叛军的苏军小股精锐部队的伏击。虽然追后击溃苏军,但是我方军民的伤亡惨重。

“长官,我们为什么要撤啊!”

“长官,叛军人数有限,我们完全可以打败他们。”

“是啊!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坚守待援嘛!”

从师长马魁元以下各级指挥官其实也想不通。凭实力,打败甚至全歼这些叛军绰绰有余,真没必要撤退。马魁元面对下级官兵们的不满抱怨,他也觉得这样过于窝囊。可是没办法,西北方面军参谋部连续给他发来三道内容相同的命令:“命令:第51摩步师屯垦第4师,保护各族同胞向乌鲁木齐方向转移!”没办法,军令难违!他也只能告诉自己的部下“执行命令!”

就这样,两万余名中队保护着一万多平民,向乌鲁木齐方向转移。在转移的路上陆续又有平民加入,队伍规模越来越大,行军的速度也慢慢降了下来越来越慢。但是,叛军的追击部队,并没有跟上来。双方实力的差距成功阻止了叛军进一步的冒险。华侨军不与叛军纠缠,致使他们裹挟百姓进攻以造成平民伤亡而激起更大民怨的企图难以实现。结果,丧心病狂的叛军骨干,居然假扮汉族军队,对自己的同胞进行虐杀并栽赃。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夸张的成分,比任何宣传都快。一时之间,新疆各地少数民族群众群情激奋,各种对自己生活和现状不满、妄图依靠叛乱迅速改变自己生活的人纷纷加入叛军。南北疆各地叛军声势在两周的时间内迅速膨胀。人数发展到近3万余人。当然,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苏联红军假扮的。叛军夺取了北疆的阿勒泰、塔城、伊宁,南疆的西北的喀什噶尔、阿克苏、库车、拜城,南面喀什噶尔至和田的广大地域。至此,新疆整个西部、北部边境全部陷于叛军之手。而华侨军所有的部队,出小规模交战外,几乎没有与叛军发生接触,就全线向后收缩。纷乱的新疆局势,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正当人们期待华侨军如何平息叛乱之时,华侨军却率先在蒙古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