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有一个名叫劳伦特的小男孩,他的智商高达145,9岁就已经本科毕业了,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天才。

爷爷奶奶在劳伦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他的智商似乎远超常人。但劳伦特的爸爸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肯定是老人家太宠爱孙子以至于夸大了事实。

直到劳伦特上了小学,他的天分彻底地展现,他的父母才开始相信劳伦特有异于常人的天赋。

劳伦特6岁那年,父母带他去做智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劳伦特的智商为145,无疑是个天才。不过妈妈依旧认为:“他和同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爱玩,爱发脾气,只是比别的孩子聪明一点罢了。”

在学习上,劳伦特的父母认为,孩子自己最清楚什么对自己才是最好的,所以他们在上学的问题上,都会听从劳伦特的要求。父母通过与老师沟通,最终尊重了劳伦特自己的选择——用一对一的方式,通过阅读谷歌硬盘上老师上传的文档,在家学习。就这样,劳伦斯连续跳级,还在上学之余研究科研项目。

在这样宽松而不刻意的家庭氛围下,劳伦斯除了学习能力与众不同,其他方面表现的和一般小孩无异。他喜欢和狗玩耍,喜欢打游戏,还喜欢F1赛车。

虽然孩子身为天才学霸,但是劳伦特的父母却非常注重让他享受与平凡孩子一样的人生,希望劳伦特“在小孩和天才中找到平衡”。他们非常尊重孩子的梦想,正如劳伦特的爸爸所说,就算劳伦特明天去当个木匠,也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由于从小照顾劳伦斯长大的爷爷有心脏病,所以劳伦斯将自己将来的目标设立为开发人造器官,帮助像爷爷一样的人。后来,劳伦特还开发出了一款测试脑细胞反应的微型芯片,作为大学的毕业设计。

一个外国的天才少年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事实上却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度很高的问题——一个孩子智商高会有什么表现?很多人对此给出了回答,比如说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智商高,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智商高,记忆力好的孩子智商高等等。

但是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家长如果特别关注孩子的智商,可能本身就会对孩子产生问题。

相较于不能改变的基因特质(智商),家庭的抚养环境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会更持久和深远。对于大多数中等智力水平的孩子来说,家庭的抚养环境才是影响一个孩子到底能走多远、多高的关键。

在一项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学习倦怠情绪的调查研究中,经过多组实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最终找到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情绪的一个核心因素:情绪管理。调查发现,情绪管理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面临同样的学习压力时,会产生明显优于情绪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更不容易因为压力而产生倦怠情绪,自然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多地受到压力的干扰。

即使是像劳伦特这样的天才少年,我们也可以发现,他的成功除了自身先天的智商优势之外,也和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比如,在生活中,一些家长学习了赏识教育的理念,会经常夸赞孩子,但是家长经常夸赞孩子聪明、漂亮、可爱、听话等等,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好处。

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处于中等智力水平,如果孩子只是普通人,家长过于在意他的智力问题,就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笨(即使他们不说出口,只要心里有这种想法,就一定会从各种表情、动作等细节中流露出来),那么孩子也很可能会认同家长的评价,变得自卑、迟钝。而经常被夸赞聪明的孩子,他们的自信心更容易膨胀,并在生活中对夸奖产生强烈的渴求,更关注结果而非学习过程,很容易养成缺乏耐心、急躁的人格特质。

经常被夸赞聪明的孩子,潜意识里可能会用“保持自己的聪明”来维系自己的价值,为了保护自己的聪明品质不受损,他们可能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过度追求速度,片面地追求反应迅速,同时又因为速度快而变得草率、不稳重、喜欢夸耀自己。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并不注重考验孩子的智力,但是孩子又会因为自己被夸赞聪明而骄傲自满,当然也会因为某次考试的失利而陷入沮丧,这使得他们的情绪处在一种起伏的状态。

当一个人过分在意情绪的时候,会分散大量的注意力处理情绪上的波动,专注力大幅下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不静”,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状态会形成一种人格特质——表面膨胀,内心自卑,善于察言观色,对外界的环境、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曾经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家长的夸赞或批评,实际上是在人为干涉孩子的自我发展,影响了孩子的自然成长。所以,家长为孩子创造怎样的成长环境,影响着孩子基因(包括智力)的表达。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做到稳定、平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呢?这取决于孩子的认知水平,更取决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相比有些家长给予的有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更能为孩子构建原始的安全感,建立较为稳固的依恋关系,孩子会由内而外地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更有助于构建孩子自尊和自信,其情绪水平也会比较平稳。

我小时候是一个“小灵通”,我们家住在五楼,每当我的爸爸下班回家,在一楼锁自行车的时候,身在五楼的我却能敏锐地听见他摆弄车锁的声音。于是,我便向妈妈报告爸爸的动静,可是妈妈却并不相信我有这种能力,但事实验证,我每次都说对了。妈妈只好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小孩子的耳朵比较灵敏”。直到我长大后学习心理学,我才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典型的潜意识处于敏感、波动状态的表现,从潜意识层面来看,童年的我,缺乏安全感,敏感又脆弱,所以会不自觉地注意外界的环境,注意外界的风吹草动,整个人处于无意识的防御状态,就像雷达一样,不自觉地搜索着外界的危险信号。

这样的状况导致的结果是,我很难有专注力,而且因为过分的敏感,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情绪也比较不稳定。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首先取决于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不管是人际关系(孩子与父母、老师、同学等),还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孩子与课程,考试等),不同的认知,都会导致不同的态度。

比如说,孩子刻苦学习是为自己还是家长?这就决定了学习的动力;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难以应对的问题,是认为这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还只是觉得这是可以解决的暂时性困难,这决定了孩子应对困境的态度;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控制欲,这会影响孩子逆反的态度……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认知呢?有一个行为的公式:行为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认知,而认知的背后,则是经验。

经验恰恰主要来自之前在家庭中形成的模式。举个例子: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容易急躁,并对其实施惩罚,那么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构建一个“犯错=惩罚”的模式,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他会尽量避免犯错,但是这样做的同时,孩子会有极大的心理内耗,当内耗太多,外界的压力又太大的时候,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崩溃:反正怎么样都不行,那干脆就破罐破摔吧……

作为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家长的以身作则。

第二,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无论孩子的行为有多么不合理,他的情绪在他自己的系统里,都是完全合理的。

第三,引导孩子“看到”对方,也就是换位思考。

第四,引导孩子在困境面前多想办法。

当一位好家长,远比当一个好的咨询师要困难得多。所以,家长不仅劳力,更劳心,需要耐心、爱心、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