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男青年找到我,想要确定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并向我仔细描述了一下他的症状:

“我这两年特别喜欢独处,和其他人在一起心里就会很不自在,喜欢安静。有时会感觉很沮丧,觉得自己很差劲。”

“我不能接受被别人指责,一被指责就感觉心里特别着急,我很想把对方彻底地反驳……”

“我妈妈经常误会我,我觉得她是一个很分裂、很虚伪的人,她说的话常常让我感觉我很对不起她,很丢人。我有时候不想活着。”

“最近这些年我觉得我不太正常,不像以前那么轻松,那么乐观,也不太那么想合群。正常的时候和没事人一样,一旦有一点小事不顺心就有可能产生各种不好的状态。我很喜欢一个人去旅行,我感觉那才是真正的我。”

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会培养出“热衷独处”的孩子呢?简单来说:被干扰太多的孩子,一般都有这种特质。

我们常用一个人“是否拥有内心力量”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内心力量其实包含两种能力:一个人实现并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以及一个人能够排除干扰做自己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说,那些喜欢独处的人,多数是无法排解外界干扰的人。或者说,他们对于来自外界干扰的抗挫折能力比较脆弱,所以,不得不选择独处的方式回避干扰。

那什么叫“被干扰”?

事实上,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我今天要出门工作,突然下雨了,下雨带来的交通不便,就是一种干扰;一个孩子正在集中注意力拼乐高模型,这个时候妈妈过来喊他吃饭,这对于他正在进行的“拼模型”来说,是干扰;一个孩子正在写作业,妈妈敲门进来送水果,告诉他应该休息一下、活动活动,同样是对孩子正在进行作业这项活动的干扰……

所以,干扰无处不在,主要来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种,显然,后者对人的影响会更大。

在家庭中,如果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干扰孩子,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带来弥散性的挫折感,这种感受很难被察觉,更多地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会表现出对挫折不耐受的特点,从外在的行为表现上,大部分是偏于消极、悲观、孤僻的类型。

所以,挫折感是来自于外界对我们自身秩序的干扰而产生的感觉,它层出不穷,但难以察觉。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有一个说法,叫作“成为你自己”(be yourself)。这两个概念的本质都是遵循一个关于“自我”的认知,即“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你自己”。

所以,能够按照自己的成长秩序生活,而不是总遭受外界的干扰,对人的成长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正是家庭教育中主张家长放手、给予孩子自由的原因。

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控制欲强的父母、自恋型父母、防御性人格的父母等都会给孩子的成长过程带来干扰,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漂泊感”,又由于他们的内心力量不足,便过上了随遇而安的生活,热爱独处,热爱旅游……

“我很喜欢一个人去旅行,我感觉那才是真正的我”,为什么案例中的青年会觉得一个人去旅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正是因为只有逃离现实(外出旅游),不被外界干扰的时候,他才能真正活出他自己。

青年这样描述他的妈妈,“我妈妈经常误会我,我觉得她是一个很分裂、很虚伪的人,她说的话常常让我感觉我很对不起她,很丢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用自己的情绪反应绑架孩子,让孩子总感觉自己在犯错,并因此产生自责和羞耻感,进而产生对内攻击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抑郁的状态。

在咨询的过程中,这位青年的小姨也在一旁陪同,小姨跟我说:“孩子总说他自己有病,其实我觉得哪有这么严重啊,他就是过度的多愁善感。”

在家庭中,如果养育者不能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心理上的支持,反而对孩子消极的心理状态进行否定、嘲笑或者表现出愤怒,那么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绝望,这种“绝望”,是一种深切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孩子这种心理状态会使得他们要么发展出强烈的对外攻击,变得暴躁、易怒、敏感、易激惹,以保护自己;要么发展成深切的对内攻击,显得抑郁、内向和消极。

也许会有人对此产生疑问:给孩子自由,那孩子不就没人管了?那不就长“歪”了吗?

我和朋友也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拼玩具模型时,妈妈过来叫他去吃饭,把他的玩具收起来,那么这种行为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干扰,会让孩子产生一些挫折感。如果孩子在这时没有及时回应而激怒了妈妈,被强行粗暴地收走了玩具……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朋友听了我的话,又随即提出疑问:“在该吃饭的时间喊孩子吃饭,这难道不是在给他树立规则吗?难道就应该任由孩子继续玩,完全不管吃饭的规则吗?”

我又继续给朋友解释,为孩子树立吃饭的规则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两点。第一,树立规则的方式。第二,树立规则的时间。

第一,最好的树立规则的方式是引导,而不是强行灌输、讲大道理或者强硬执行。比如在孩子的注意力全部放在玩具身上时,是强行打乱孩子的专注力,用家长的权威为他树立“吃饭时间应该规律”的规则;还是对他做出提醒,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就决定了是否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第二,树立“吃饭应该规律”的规则可以有很多机会,在任何一顿吃饭时间上都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这个规则,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家里平时吃饭时间都是规律的,本身就是对孩子“吃饭规律”最好的教导。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都跟家长平时在孩子注意力集中时进行过多的干扰、打扰,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在临近吃饭的时候玩一些耗费时间很长,需要专注和集中的游戏,而最好在吃饭之前,就让孩子进入到吃饭的氛围中,比如让孩子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想要树立吃饭的规则,更多的是在日常对孩子吃饭的问题进行言传身教。

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用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家庭教育的真谛:“不含**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

不管是敌意还是**,都会让孩子迷失自己的心灵。所以,家长在释放爱的时候,最高的境界是“不含**的深情”:关注但不求回报,既不施放诱饵,也不附带条件。让孩子感觉到“我爱你,没有理由,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家长在为孩子树立规则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不带敌意的坚决”:我对你没有敌意,没有威胁,没有伤害,但是立场鲜明、态度坚定。让孩子相信他是自己的主人,孩子拥有了足够的自由,才能有足够的自律——因为他需要、也能够为自己负责。同时,在恰当的时候、关键的节点,温和而坚定地为孩子树立规则,引领孩子看到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