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御道两旁的大臣听到这韩时兴的封赏心中羡慕不已,一品关内侯,三个儿子又是武侯,这一门四位侯爷,可谓是恩宠之至,但是心中也知道,这是羡慕不来的,毕竟这韩时兴乃是陛下之师,又是先皇的辅政大臣,这样的封赏也算是实至名归。

“师父请起,朕已经说过了,以后师父见皇不跪,参拜即可。”李骅道。

众人心中亦是各有千秋,师父,相比较起来太师看似微不足道,可是这师父乃是陛下所叫,这就大大的不同了,在这祭天大典百官之前,一声师父,那就是将韩时兴不当做臣子而是师父,有道是天地君师亲,如此之言,恩宠可想而知。

韩辎又道:“宣,尚书台崔道衡。”

“臣,崔道衡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骅微微颔首,看着这下方对自己跪拜的崔道衡,眼中说不出来是忌惮还是欣赏,崔道衡,河内崔家之人,崔家乃是这四大门阀之意,世代簪缨,历经千年屹立不倒。这唐代帝皇用之防之,太宗曾有言传下,这四大家族之人,可用,但是不可重用其。家国天下,如此门阀之家,不可不防,他们李家又何尝不是陇西门阀发家?对于这样家族出身的人,不可不用,对于这个决定李骅也是思虑再三,先皇之时已经是出现了一个裴太师,如今在多一个崔太傅也无妨吧,就算是他是一头猛虎,朕也压得住他。

“崔道衡,崔家大姓出身,品德贤良,贤明远博,朕心中亦是神往,今日萧家谋逆,崔道衡怜惜百官,于这太极宫中拜见陛下,一扫萧家污浊,居功甚伟,特此封为二品文成侯,封三公之太傅之位,协助太师韩时兴,总领百官,处理政务。”

“臣崔道衡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傅快快请起。”

“武成王上前接旨。”

这时候从百官之中,走出一人,对着上方的李骅倒头便拜。“臣李之成,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

“武成王,乃是皇室之宗亲,天家之血脉。铲除萧家之逆贼亦是居功甚伟。朕深感欣慰,特赐江西之地位武成王封地,武成王年事以高,在这朝中被政务缠身,朕深感不安,朕之堂兄,李哲亦是忠勇为国,特此准以亲王之礼安葬,武成王可回封地安享天年,所需之物,周围郡县皆需应允置办,不得有误。”武成王壮起全部胆量,抬头看了一眼。 武成王终于支持不住,身子一歪,倒在地上,再想跪起来已不可能,只好趴在那里发抖,喉咙里发出嗯嗯的怪声。

看到这里,众人 倒吸了一口凉气,到底陛下没有放过这武成王啊,江西之地此时已经是大半归于黄巢之麾下,此时将武成王派遣而去,不外乎借刀杀人,这武成王虽然是和萧家交好,而且还有这儿女婚约,但是这武成王好歹也是陛下之皇叔啊,何须如此行事。

韩时兴亦是满眼忧虑的看着位于高台之上的李骅,自己这个徒弟自己知道,困于囹圄之时,可以共甘苦,礼贤下士与当年太宗皇帝一般,但是其心胸绝非是太宗皇帝一般,自己以为不过是因为受到萧家欺压而心有不歹,故而有些小家子气,况且陛下年幼,便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现在皇帝如此行事,百官面前即使这武成王再有不是,也不至于如此行事啊。陛下心胸如此绝非臣子之福啊。自己如今看似风光无限,可是谁知这身后之事啊。

“唐雄,唐少川上前接旨。”

“臣,唐雄,”

“臣,唐少川”

“拜见陛下。”

“唐雄,乃是这羽林军之帅,忠武过人,铲除奸佞居功甚伟,其孙唐少川亦是忠勇之士,如此之家,乃是朕之福气,乃是大唐的福气,封唐雄为三品忠勇侯”

听到这里众位大臣顿时一愣,这唐雄掌管羽林军本就是这三品武侯之爵位,此时又立下如此大功这才被封为三品忠勇侯?陛下莫非是糊涂了不成?

就在众人腹疑之时,只听得韩辎又道:“世袭罔替,与国共存。”众位臣子顿时炸开了锅,这是什么?如此这封赏哪里轻了分明是重到不能再重了。与国共存,大唐不灭唐家不灭,如此之封赏不是封的一个人乃是封的唐家世世代代的人,重到吓人。

跪在地上的唐雄也是激动不已,自己定然会永载唐家史册,如此之事,唐家后代定然世代传唱。

“唐少川,少年英雄,封四品武侯,归于孙庸军中。钦此。”

爷孙二人连忙谢恩,果然这唐家已经被陛下忌惮,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了,这唐少川以后想要回唐家那是万万不可能了。一个与国共存的唐家已经够分量了,若是再加上一个年少有为的唐少川,陛下不是为后来之君埋下一个巨大的隐患吗?还有这孙庸是谁啊?

“孙庸上前听令。”

“臣孙庸,听令。”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人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白色银铠甲,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好一副相貌堂堂的英武之人,刚而不硬,柔而不阴,男人俊美的极至,也就如此了。

“孙庸,乃是昔日玄武大将军孙良辰之孙,忠武之后,玄武大将军孙良辰被萧家奸佞虽害,今日朕特为忠臣正明,玄武大将军忠勇之臣,未有当年被诬陷恶名,追封玄武大将军孙良辰为一等关内侯,其死难家人接为忠烈,予以侯爵礼安葬。孙庸,当世大儒韩时兴之徒,收五家联军,此为大功之一,入皇宫捉拿萧烈逆党此为大功二,剿灭萧家逆党此为大功三,如此之功,忠良之后,朕特封其为二等无双侯,总管天下之军,平定天下之叛乱,钦此。”

“臣,孙庸,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大惊总管天下之军,陛下对这孙庸竟然如此信任,将天下之军交于他。看来这孙庸不容小觑啊。不由得对这孙庸又留意了几分。

“其余有功之人,皆交于太师太傅商议之后再加封赏。”

“臣等,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朝阳殿中诸臣皆冲向李骅跪拜。

看着文武百官渐渐离去,李骅也不再是刚才那一副漠样了,他的眼神变得深邃,如同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泉水一般,那样冷冽,那样幽深。

“大伴,你看这孙庸如何?”

“陛下,孙庸其人,勇武过人,又忠心耿耿,是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大伴,这还是你第一次夸人。”

韩辎闻言一愣,“奴才只是直言罢了。”

李骅闻言大笑,只是这笑声叫人听不出是喜是悲。

韩辎连忙跟随。

李骅清除萧家一党,从此李唐之天下重归李骅之手,萧家以及党羽家中抄录的私产令本来已经空****的国库顿时充盈起来。政事之上:李骅又颁布法令,减免赋税,大赦天下于民休息。一代大儒韩时兴于崔道衡主持朝政,清理这逆党遗害,提拔有能力的臣子,本来已经朝堂上的贪墨之风顿时肃之一清。

武功之事李骅大肆提拔孙庸,唐雄等将门之人,提拔将门众人的地位,一时之间被打压多年的将门又兴盛起来。

宫中之宫女仆人遣散大半人,又借机萧家逆党之名,抄没众多商家之财,一时之间,兵马充足,粮草丰裕。大有中兴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