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 爸爸妈妈也是孩子的资源
“独立”的话题说多了,很多父母就会很容易忘记这样一件事——“父母也是孩子的资源”。我们频繁地要求孩子独立自主的同时,却不断地以“独立”为名剥夺孩子求助的权利。
这种美其名曰“独立”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可能你会问,要求孩子学会独立难道有错吗?
是的,要求孩子独立并没有错,错的其实是认知。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家庭和父母是孩子温暖的避风港,在这个避风港里,孩子有权向父母求助,这与孩子是否独立无关。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与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帮助和建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的求助长期遭到父母拒绝,他就会慢慢地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且从亲子关系开始,逐渐蔓延至他的整个社交关系。
我们知道,人是社交动物,怀揣满满的“戒备”“不信任感”与他人相处,不仅举步维艰,而且容易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一次,我在朋友霍佳家做客,恰巧旁观了她与15 岁的儿发传单赚外快,为的是给小伙伴准备生日礼物。霍佳怎么也想不明白,雷雷需要用钱为什么不肯跟家里人说。
其实,这不是雷雷第一次向父母隐瞒需求了。霍佳叹息道:“这孩子遇到什么事都不肯跟我们说。”后来,我细细了解了雷雷的成长,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家长酿成的苦果。
以前,雷雷事无巨细地向家长汇报的时候,霍佳总会将他训斥一顿,指责他不够独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雷雷就不再跟家里人多交流了。关于雷雷的许多事情,家长也无从得知。
起初,霍佳还觉得雷雷有独立的思想了,越来越像个男子汉。可渐渐地,她觉得自己与雷雷的关系似乎渐行渐远。
我们总是只顾着教育孩子“独立”,却忘了告诉他,我们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以致孩子学会独立的同时渐渐疏远了我们。最严重的问题是,孩子难以再相信其他人。
我的另一位朋友杜宇就经常强调:父母是孩子的资源,当孩子需要帮助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他的话来说,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知道运用各种人际资源去解决困难,那为什么反对孩子把我们当成人际资源来求助呢?
杜宇的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有如醍醐灌顶。对于社交圈相对较广的成年人而言,亲朋好友是资源,遇到事情可以向他们求助。同样,父母也是孩子的资源,并且是他最可靠、最亲近的资源。
独立了吗?不,他的孩子总会在遇到问题后,先自己尝试着解决,实在难以解决时再向家长求助。因为杜宇推崇的教育是—— “独立”,并非把孩子推开,而是陪着孩子一起面对。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杜宇家跟他谈事情,孩子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苦思冥想许久都写不出答案。正与我交谈的杜宇及时发现了孩子的苦恼,对他说:“你为什么不问问爸爸或这位叔叔呢?”
那孩子看了我们一眼,神色有些羞涩。见我们没有嘲笑,孩子大着胆子把题目拿了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了题目,引导着孩子去思考。最后,孩子竟然能举一反三,提出了另一种解法,这让我们都很高兴。
其实,以“独立”为名,强行截断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傻父母才会做的事情。过分“帮助”孩子,又容易造就不善样做。
1. 对孩子的需求,请耐心对待当孩子向你求助时,不要急着回答,更不要批评他。沟通的过程,其实也是亲子相处的过程,应该耐心听完孩子的需求,然后认真分析孩子的真正需求。
有的孩子是真的需要帮助,有的孩子则可能出于懒惰心理。针对具体情况,应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
2. 授孩子以渔而非以鱼
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最好将解决方法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教给孩子,切记不可一手包办,父母要能陪着孩子一起解决。比如,当孩子遇到一道数学难题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题思路,而不是一口气将解题过程甚至答案告诉孩子。
总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忘了家长是孩子的资源,千万不要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将他推开。试着帮助他一起解决问题,这不仅不会影响培养他的独立性,还能更好地拉近彼此的亲子关系。
◎ 让孩子懂得除了拥有,还要会用有的家长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在得到一样东西后,会很珍惜地收藏起来,舍不得轻易使用。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从小懂得珍惜是个好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没错。但是也有这样一类小朋友,他们对事物的珍惜超出正常状态,而这并不是一种好习惯。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为什么过度珍惜会成为一种坏习惯?孩子会在这种坏习惯的支配下发生怎样的变化?
青青妈妈小时候过惯了清贫的日子,深刻地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青青的时候,她会不断将“血汗钱”这个概念融入与青青的每次交谈。比如,青青吃饭时只是不小心掉了一粒米,也会换来妈妈的一顿唠叨。
后来,青青真的养成了“珍惜”的习惯,只是她的这种“珍惜”显然越走越偏。例如,当得到一支新水笔后,她就会收藏起来,怎么也不肯轻易使用,一直到水笔失效了才拿出来——这时不肯浪费的初心,反而导致浪费的发生。
又如,每次得到好吃的零食,青青总舍不得吃,却从来没会陷入强烈的自责和焦虑。
对此,青青妈妈很苦恼,却怎么也拗不过青青的性子。也是这个时候,青青妈妈才发现偏执的“珍惜”并不是好习惯。
长期被过度教导“珍惜”的孩子,面对财物时很容易出现一种焦虑感。在这种焦虑感的影响下,拥有就变成一种负担而不是快乐,任何一点儿浪费或消耗都会被孩子过度关注。长此以往,孩子认为使用也是一种罪恶,甚至会慢慢丧失使用的能力。
好孩子除了懂得拥有外,也会懂得使用。与青青妈妈形成对比的是我表妹,同样是清贫出身,但她更信奉的是钱要花在刀刃上,对于该花的钱从不手软,对于不该花的钱也从不乱花。在她的教导下,外甥女琪琪也养成了很好的财物管理观念——“珍惜,但不过度珍惜”。
得到喜欢的东西,琪琪会倍加珍惜,但却不会固执地藏起来不肯使用。只是在使用的时候,她会多加小心,尽量不造成损坏。当东西自然用完,她也不会过多焦虑,因为她能理解这是自然损耗。只要不是因为自己的不珍惜导致的损坏,她都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青青和琪琪的差别体现在哪呢?同样是珍惜财物,为什么两个人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呢?这一切都与父母的言行有关。
惜”的认知就会慢慢出现偏差——从最开始的担心被“批评”,到后来的习惯性“珍惜”,这种认知偏差会逐渐刻进孩子心里。
不过,如果你能在孩子心中播种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学会珍惜和使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珍惜的同时又学会使用呢?
1. 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把焦虑感传递给孩子很多时候,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向孩子“诉苦”。这种行为的初心往往是希望孩子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引导孩子好好学习或者珍惜财物。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诉苦”存在一定的教育意义,确实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但一旦过度强调父母的辛苦,就很容易给孩子带来焦虑感。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诉苦”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约束自己:一方面,频率不能过高;父母要懂得适当“诉苦”,可以用开玩笑的形式偶尔穿插于家庭教育中。
2. 教孩子区分爱惜和过度珍惜孩子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这时候,他很难合理把握爱惜的尺度,也无法理解爱惜与使用并不冲突,如此一来就很容易走入极端。此时,父母要教会孩子使用时的珍惜。比如,当孩子得到一支新水笔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使用,告诉他物品就是要用的。但是,使用并不等于肆意挥霍,发生浪费现象时,我们也要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正。
3. 引导孩子认识自然损耗
有些孩子舍不得使用东西,是因为他害怕自然损耗的出现。事实上,如果孩子一直不肯正视自然损耗的存在,他将无法成长,也将永远困在对自然损耗的恐惧中。
家长应该合理地引导孩子。比如,告诉他损耗是必然现象,非故意损坏的都不应该被责备。当孩子心爱的物品自然用完后,还要引导孩子舒缓悲伤、焦虑的情绪,促使他尽快从遗憾和痛苦中走出来。
告诉孩子,东西就是要用的,爱惜东西是正确的,但是不应该因为过度珍惜而拒绝使用。
◎ 朝夕相处的玩具值得好好对待
随着生活水准越来越高,孩子的玩具越来越多。不少小朋友从小到大的玩具加起来可以装很多箱,别人送的、父母买的,里面总有一些玩具是小朋友的“心头宝”。
但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懂得爱惜玩具,年纪越小的孩子越难懂得爱惜,以致许多玩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支离破碎。
别看这只是孩子成长的小插曲,其中却暗含着“节约资源”教育的好机会。从孩子的玩具开始,引导他学会爱惜,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是每个家长都要为孩子准备的一堂管理课。
同事的孩子今年7 岁,名叫淘淘,人如其名,是个小淘气包。以前去同事家做客的时候,经常能在他家某个角落里看到玩具的残骸。我们送给淘淘的机器人玩具,在他手里没多久就会变成一块块碎片,场面一度十分“惨烈”。
每次面对这样的场景,同事只能露出饱含歉意而尴尬的微笑。
不过,自从淘淘上了小学,我们再去他家时就很少看到玩擦拭着一辆玩具车。我们都很惊讶,淘气包竟然变得这么懂事了,忙向同事讨教教育经验。
同事笑着告诉我们,从淘淘踏入小学后,她就有意识地教育淘淘要爱惜玩具,因为每个陪伴他长大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得不到好的对待,玩具也会难过。她还与丈夫特地演了一出情景剧,以玩具的口吻跟淘淘对话,哭诉自己被淘淘破坏后有多么难过。
正是从那天起,淘淘发生了改变,开始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玩具:玩完后,会认真地把玩具摆放回原位,而不是随手一丢;看到玩具脏了,也会主动找来抹布擦洗;发脾气时,也不再乱丢、乱砸玩具……淘淘的改变,让同事十分欣慰。
其实,每个孩子在拥有成熟的心智之前,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意识。大部分情况下,他对玩具的损坏也属于无意识的——不能理解物品的价值,也不懂得如何爱惜。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在孩子形成惯性思维之前,他的行为很快就能得到调整。
明明在玩遥控汽车玩具的时候,经常会这样做:把汽车玩具放在椅子上,然后遥控着汽车向地面冲下去。尽管椅子不高,但是汽车玩具反复跌落椅子,也很容易造成损坏。
这天,妈妈及时制止了明明的行为,问他:“明明,你为什么总是这样摔你的汽车玩具呢?”明明不以为然地回答:“我在控制汽车玩具飞下山坡呀!”原来,在明明看来,这不妈妈对他说:“可是汽车玩具飞下这个山坡,你听到啪的一声了吗?你想想,如果是你从椅子上摔下去,会不会疼呢?
汽车玩具也会觉得疼的,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听了妈妈的话,明明沉默了许久,然后做出保证,再不做这样的事情了。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是非观念并不强,有时候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妥当的。在成年人看来,有些行为是一种不爱惜,但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游戏。
此时,不要忽视孩子破坏玩具的行为,当这样小小的行为在他小时候得不到纠正,等他长大后就会渐渐影响到其他行为。所以,当发现孩子不爱惜玩具时,你不要急着责备,而要用包容的态度引导他理解和改变。
1. 情景模拟剧,让孩子身临其境对于一些抽象的道理,孩子很难理解,如果以情景剧来形象地表现,将大大帮助孩子理解,他也更容易接受,慢慢地就学会爱惜玩具了。就像我的同事夫妇,他们在教育淘淘的时候就是采用了情景模拟剧的模式——他们将玩具拟人化地表演出来,更容易让孩子设身处地地理解父母的话。
2. 情景提问,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明明妈妈的做法,更多的是以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事实证明,孩子的心智虽未成熟,但是他的同理心并不比成人差。如果发现孩子不爱惜玩具,要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他也能慢慢学会如何去爱惜玩具。
你可以先问问孩子为什么要损坏玩具,弄清楚孩子损坏玩具的心理,然后引导他思考:如果他遭遇这样的对待,会不会疼痛,会不会难过?在一问一答中,许多问题都能从孩子的口中得到答案,也更利于他思考。
在孩子的成长中,玩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会孩子爱惜玩具,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连朝夕相伴的玩具都不懂得爱惜,又如何能学会珍惜其他东西呢?
◎ 父母无权处理孩子的“财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父母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轻易地处置孩子的玩具。
“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就是一个小玩意吗?”
这是多数犯错父母的真实心理。乍一听确实如此,在大人的世界里,这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于孩子而言却是天大的事情。
如果你细心留意各大论坛关于“童年遗憾”的版块,就会发现,许多人对小时候“被随意送出的玩具”有着深深的执念和无力感,而这种遗憾可能伴随他们终生。这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小心眼”,可能算是一种心灵创伤。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没有支配自己财产的资格。
对于“三观”还未完全建立的孩子而言,他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他现阶段的格局,通过拥有与分配来逐步建立自己的“三观”和意识。你所认为的稀松平常的代为支配,其实是对孩子“所有权”的漠视——以父母权威强迫孩子做出让步,尤其是逼迫孩子“自愿”让出玩具的行为,更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强烈的“不配感”。
雨晴曾经有个称不上多漂亮的布娃娃。和其他可爱的毛绒玩具比起来,这个布娃娃实在太不起眼了,但因为它是姑姑送的,所以她特别钟爱它。
一天,邻居家的妹妹来雨晴家里做客。为了逗小妹妹开心,雨晴妈妈随手要将这个布娃娃送给小妹妹。
雨晴见状,便开始又哭又闹,极力阻挠。雨晴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留住自己心爱的布娃娃,谁知妈妈却批评雨晴小气。
就这样,雨晴一边抹着泪水,一边亲手将心爱的布娃娃送了出去。
这件事过后,雨晴的性格就悄悄变了,变得沉默起来,也不会因为妈妈将她的玩具送人而哭闹了。起初妈妈还很开心,觉得雨晴变得懂事了。直到某次妈妈带着雨晴去邻居家做客,竟意外看到雨晴看着上次被送走的布娃娃暗地里掉眼泪,她才惊觉自己竟然伤了雨晴的心。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你最信任的人不顾你的感受,逼着你把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你是否会感到困惑:难道是我真的小气了吗?是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小妹妹才能得到好东西?
为什么我明明那么难过,还要逼我送走心爱的东西呢?
当这些问题萦绕着尚且年幼的孩子,其伤害力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守护他的“财产”,而不是仗着自己的权威肆意支配。
我的朋友玲子在孩子的“财产”支配上就做得很好。那了一个机器人玩具,哭闹着想要。
玲子的儿子还没说话,就听玲子温和地安抚道:“敏敏,这个是威威哥哥的生日礼物,你要拿走,得先问问哥哥同不同意哦!”威威听了妈妈的话,很大方地把机器人拿了出来:“我可以把玩具借给你玩,但你不能弄坏,要记得还我。”
敏敏的哭闹也随之渐渐停止。
又过了一会儿,威威从房间里拿出另一个玩具,说:“敏敏,机器人玩具是我最喜欢的,不能送给你,不过我可以把马里奥送给你。”我们谁都没想到威威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都夸奖威威很懂事,又向玲子讨教教育秘诀。
“尊重孩子的‘财产’,就是最好的教育。”这是玲子给我们的解答。
威威妈妈和雨晴妈妈的处理与教育方式显然不同,因而威威和雨晴的表现也截然不同。
当面对孩子的“财产”问题时,父母的最好教育绝不是肆意支配,然后绞尽脑汁开解哭闹的孩子,而是从一开始就正确帮助孩子守护“财产”。
1. 关于孩子的“财产”,你要先有正确的认知面对“财产”问题时,最忌讳的就是类似“你的什么东西都是我的,所以你要听话”的言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同时也会在他的内心埋下强烈的不信任感:明明早已送给所以,父母要学会从心底摆正对孩子“财产”的认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
2. 信任他,真正让他自己支配“财产”
诚然,孩子的“三观”还未完全建立,但是从小培养他支配“财产”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父母要扮演引导的角色,而非越俎代庖,任何带有明确父母意愿的引导都不能真正地让孩子放松下来——别看孩子小,他的心思也很敏感,绝对能听出你所说的“随便你处理”“你自己决定”背后的真正意思。
父母要从内心理解并信任孩子,然后告诉他:“你有权决定要不要把这个玩具送给对方。”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才能让他学会支配自己的财产。
◎ 在生活细节中教会孩子“断舍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你有过搬家的经历,就会发现孩子可能是搬家的阻碍——当你要丢掉一些东西时,孩子就会阻拦你,甚至可能因此大哭大闹。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纵使不是搬家,在生活的许多细节里,你也可能发现端倪。比如,当你准备卖废品或者清理一些旧物时,孩子可能跳出来“誓死捍卫”。
孩子的一举一动,全是对旧物的眷恋,这种眷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过渡性客体”。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对某一物品保持较高的依赖,其实他更依赖自己与那个物品之间的共同经历和回忆。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抱着某个玩具睡觉,固定使用某副碗筷等。这些对于他而言,都是安全感的来源。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讲,养成自我意识要靠不断拥有。但事实上,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只是拥有,它还包含着失去。安全感的来源不能是单一的,不帮助孩子从固有的安全感中走出来,迎接更新、更大的世界,就很难催化孩子的成长。
这时候,“断舍离”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断舍离”,他就更容易从曾经的眷恋中走出来。
当初搬家的时候,阿信就遭遇了儿子小柯的极大阻挠。那时候,阿信本想着把原住所的一些东西扔掉,包括小柯的旧玩具和旧衣服。谁知,小柯却频频去垃圾桶里把自己的旧玩具、旧衣服捡回来,说什么都要把它们带到新家,言行间颇有“捍卫主权”的意味。
双方相持不下,小柯干脆大哭大闹起来,闹得阿信头昏脑涨。这些东西明明已经毫无用处,留着也是占地方,可是小柯哭得怎么也哄不好。
阿信愁坏了,一度想揍小柯一顿了事。
其实,小柯的反应再正常不过。对他来说,搬新家确实算得上一件新鲜事。但是,难道他对原来的住所就没有感情了吗?这些感情最终寄托在哪里?当然就是那些可以带到新居的旧物。
无独有偶。李奶奶的孙女安安对旧物也有着特殊的“执念”,她的房间里总藏着很多旧东西,其中不乏早已损坏、不能使用的。但是,无论李奶奶怎么说,安安就是不肯把这些废品丢掉。
李奶奶很苦恼,安安的父母又经常在外奔波,没空管安安。于是,安安的房间越堆越满。最后,她父母知道的时候,只能采用暴力的沟通方式让安安妥协。
其实,“断舍离”是每个孩子必经的成长阶段。
生中,还要经历很多次的“断舍离”。每个孩子都不喜欢突如其来的改变,这时家长的行为和态度很重要——一旦父母的方法出现问题,对变更存有警惕的孩子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接受并主动“断舍离”,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1. 拒绝毫无铺垫强行“断舍离”
很多家长可能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直接漠视孩子对物品的重视,强行丢掉一些旧物。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等于强行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很容易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教会孩子进行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并尊重孩子的资源意识,拒绝强行丢掉孩子的旧物。每个孩子都很难接受突如其来的变化,所以家长的一举一动尤为重要。强行“断舍离”不仅容易激化亲子矛盾,而且可能给孩子留下不可逆转的不要抗拒跟孩子沟通,每个人都有捍卫自己资源的权利,包括孩子。所以,在帮助孩子进行“断舍离”前,我们一定要先和孩子沟通好,说明将对他的“资源”做出怎样的安排,为什么要这么安排,他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2. 从容易下手的东西入手,打破僵局我们所说的“断舍离”,是帮助孩子学会整理不必要的东西,而非强行剥夺。
很显然,帮助孩子学会“断舍离”,应该从他容易接受的东西入手。比如,对于孩子一些偏小的旧衣服,可以拿出来对孩子说:“你看,这些衣服你现在穿不上了,如果不丢掉(或送人)还继续穿,那多羞呀!”
只要能给孩子一个浅显、合理的解释,他就很容易接受你的“断舍离”政策。对于那些孩子确实不舍得丢弃的东西,不妨先留着,放一放再说。
如你所见,孩子学会“断舍离”的行为十分重要,但父母正确面对和处理的方式方法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