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时间之前,先带孩子认识时间很多时候,孩子并非刻意浪费时间,而是因为他对时间缺乏感知——他无法理解时间的重要性,自然无法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并且,在大多数孩子的感知里,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无限的东西,他缺乏珍惜意识是很正常的。
要想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认识时间。尤其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越抽象,就越难理解,感知也就越发困难。
这时候,家长的教育十分重要,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让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活”起来,把它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
朋友陆洋在教孩子七七认识时间的时候,选的是孩子6 岁生日的契机。那天,他没有急着说教,而是像往年一样在蛋糕上整整齐齐地插上蜡烛,只是今年的蜡烛比去年多了一根。
许完生日愿望、吹灭蜡烛后,七七兴奋地挥动刀叉准备切蛋糕。这时候,陆洋拦住了七七,引导式地问道:“七七,还记得去年过生日时,蛋糕上只有5 根蜡烛吗?这是为什么呢?”
当孩子自然地回答“因为长大了一岁”后,陆洋又佯装感叹道:“是啊,七七每年都会长大一岁,而爸爸妈妈每年都会老一岁。”“时间只会不断溜走,再也回不来了。”
这样的教育融入七七生活的方方面面。七七开始对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性有了感知,也开始真正地学习如何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只有知道时间的不可逆,孩子才能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这时候才有条件谈论孩子的时间教育问题。否则,孩子的意识跟不上,时间管理就如同空中楼阁,只是空谈。
辰辰妈妈则是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辰辰妈妈所在的公司,在寒暑假期间允许家长带孩子上班。对辰辰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可以带着辰辰体验自己忙碌的工作时间。
辰辰本来以为跟着妈妈一起上班,妈妈可以陪着他玩儿,可谁知,到了妈妈公司才发现妈妈忙得很,根本没空陪他玩儿。下班回家的路上,懂事的辰辰心疼地问:“妈妈,你为什么这么忙呀?”
妈妈趁机向辰辰解释:“我们每个人每天只有24 小时,一日三餐再加休息时间大概要花掉5 小时,晚上睡觉要用掉8 ~ 10 小时。时间很有限,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利用宝贵的辰辰虽然懵懵懂懂,但也牢牢记住了妈妈说的“每天只有24 小时”,开始有了珍惜时间的意识。
在教育孩子珍惜时间与学习管理时间时,家长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急于求成——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意识和感知,比教给孩子珍惜时间的方法更重要。只有帮助孩子正确地感知时间,树立时间意识,他才能发自内心地学习管理时间。这样一来,时间管理的教育就能事半功倍。
可以说,时间感知课程在时间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引导孩子感知时间的过程中,家长还须注意不要过分诱导孩子对时间产生焦虑感。
【时间管理方法】
1. 送给孩子一个小闹钟,让时间“看得见”
小闹钟,让他能够“看见”时间。然后,要求孩子少用“马上”“再玩儿半小时”“过会儿”这类模糊的时间概念,引导他给出准确的时间,如“玩儿10 分钟就得去睡觉了”“1 小时内完成作业”等,并定好相应的闹钟。
久而久之,孩子对时间就会有相对清晰的认知。当时间“看得见”了,孩子也就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开始学会珍惜时间。
2.“狠心”的双倍惩罚机制
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助他正确认识时间,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强硬手段,让孩子承担浪费时间的后果。
比如,与孩子约好5 分钟后结束游戏,而他却超时了,这时家长可以在他的下次游戏时间中双倍扣取——超时1 分钟,下次的游戏时间就会减少2 分钟。这样的做法,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将目光转移到时间流逝上,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感知。
3. 把时间感知适当融入生活
在帮助孩子培养时间感知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学学七七的爸爸,也可以学习辰辰的妈妈,把时间感知融入孩子的生活,让时间教育以更温和的方式传递进孩子的心里,更深入孩子的内心。不过,为了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度的时间焦虑感,建议家长避免高频率地对孩子强调时间的紧迫感,避免营造焦虑的氛围。
如果孩子无法正确地感知时间,对时间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很好地进行时间管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时间管理教育时,一定要先教会孩子认识时间,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感知。
◎ 和孩子一起规划时间
只有合理规划,才能帮助孩子进行更好的时间管理,监督他的生活过得更有规律。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规划时间的习惯,引导他列好任务清单,评估各项事务所需时间。
在帮助孩子规划时间的同时,家长尤其要注意以引导为主,而非替孩子规划。如果孩子的时间长期由家长代为规划,一旦离开家长的督促和管理,他就很难自觉遵守规划安排了。
原因很简单,不是孩子自主制定的时间规划表,他很难从心底里认可。
依依上了几天小学后,就开始排斥上学。她跟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上学了,因为学校的生活太累了,每天有那么多课程,还有那么多作业,我都要累晕了。”
话,摸了摸她的头。
一年级是依依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时,依依每天过得闲散快乐,一时间当然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尤其突然面对满满当当的课程与作业,缺乏时间规划的依依瞬间昏了头,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家长帮助依依建立一张科学的学习、休息时间表。
当天晚上,依依就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把时间表制定好了:每天6 点半起床,花半小时洗漱、吃早餐,然后再花20分钟朗读课文,7 点20 分出门上学;每天5 点半放学回家后,可以看半小时的动画片休息一下,准备吃饭;吃完饭后,可以到楼下散步半小时,7 点半开始写作业,大约1 小时内完成,然后享受半小时愉快的家庭活动时间;晚上9 点上床睡觉。
时间表的进度生活。慢慢地,她养成了习惯,小学生活也不再那么乱糟糟的了。
所有能够做好时间管理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能够合理地规划时间,并能集中精力做好该时间段要完成的任务。
9 岁的小贝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做时间规划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并且明确表示不希望爸爸妈妈插手。爸爸妈妈也就乐得悠闲,放任小贝自己去规划时间。
可是没多久,爸爸妈妈发现有了时间规划表的小贝却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于是,他们把这周的家庭会议议题定为“小贝的时间规划怎么了”。
家庭会议上,爸爸妈妈终于找到小贝对时间利用不合理的病因:他把时间规划得太赶了,所有事务紧密排列,不留一丝缝隙,甚至不考虑机动时间,也不预留休息时间。所以,这份时间规划表让小贝的生活变得格外紧凑,一旦某件事超出预估时间,他根本就没有反应能力。
孩子由于经历不足,看待事情比较片面,尤其容易陷入理想主义的陷阱,因此,他所做的时间规划表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在错误的时间规划上受挫。
【时间规划要点】
1. 以引导为主,不要替孩子做主有些父母习惯包办,也会习惯性地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规划表。事实上,这种由家长代劳的时间规划表,并不能完全符合孩子的真实情况。
当父母自顾自地为孩子制定好时间规划表后,孩子就只能像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地执行任务,这对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并无好处。对于一些叛逆的孩子而言,父母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他的反抗情绪。
所以,时间规划表还应该让权给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只提供引导。而且,陪伴孩子规划时间也是绝佳的亲子互动时期,每位家长都要学会珍惜这样的机会。
2. 劳逸结合,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紧凑时间规划表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时间,而不是时时刻刻都像在赶时间。
一张合理的时间规划表,应该是松弛有度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各项事务之间要安排适当的时间间隔,给孩子充分的休息机会,而不是让孩子像个轴承一样忙个不停。
过分紧凑的时间规划表,并不能让孩子的时间利用率变得更充分,反而容易让孩子紧张焦虑,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时间规划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面对尚未成熟的孩命题。如果你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时间规划,相信你的孩子很快就能成为一个超级时间管理者。
◎ 孩子浪费时间的习惯需要被纠正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成年人都明白时间的宝贵。
正是因此,成年人总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生怕有一丝浪费。孩子对时间的观念往往不如成人一般敏感,他只有在成长过程中才会渐渐发现时间不够用。
如果孩子从小就不懂得珍惜时间,在成长过程中,他就很可能不断浪费宝贵的时间。
面对时间这样的抽象概念,孩子总是容易迷失,也很容易习惯性地浪费时间、挥霍时间。有时候,纵使他知道时间宝贵,家长、老师也一再要求他珍惜时间,但是由于缺失自制力和内心的侥幸,他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时间。
前段时间,妈妈发现千千写作业的速度越来越慢,原本1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总要花上三四个小时才能写完。妈妈本以为是千千升学后作业增加的缘故,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谁于是,妈妈回家后就偷偷观察千千到底是如何写作业的。
她这才发现,千千的小动作实在太多:要么写到一半就开始玩橡皮擦,要么听到窗外有什么动静就开始东张西望,要么就是望着作业本发呆,迟迟不下笔。
难怪原本只需1 小时的作业量,千千要花三四个小时来完成,时间都被他浪费了。
妈妈决定找千千好好聊聊。聊天过程中,妈妈才知道千千其实不是故意浪费时间,只是他总想着:发一会儿呆不碍事,玩儿一下不碍事,看看窗外有什么动静也不碍事。谁知道,时间就在不碍事中悄悄地溜走了。
千千浪费时间的行为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却对他的学习、生活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想想,一个孩子每天在各种小动作上浪费2 小时,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这种行为需要家长提高警惕,及时帮助孩子纠正。
很多时候,孩子浪费时间还与他的拖延症有关。
小鱼儿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拖拉的孩子,事情能拖就拖,事情不到最后一秒是绝对不会动手的。
又到了暑假,小鱼儿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玩儿上。每当爸爸妈妈说起他的作业,他总会摆摆手,说:“快了,快了。”
爸爸妈妈还以为他的作业真的快写完了,也就没有过多阻挠他玩儿。直到暑假即将结束时,小鱼儿才开始拼命补作业,爸爸小鱼儿支支吾吾地说:“因为我觉得时间还有很多,晚一两天写也没关系,谁知道暑假时间过得这么快。”
暑假的大好时光,就在小鱼儿“明日复明日”的拖延中过去了。但是,小鱼儿吃了这次亏就真的会记住教训,不再拖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拖延会上瘾,次数多了,养成习惯后如果不进行矫正,孩子很容易陷入不断拖延的轮回。
不要看浪费时间事小,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当你发现孩子经常习惯性地浪费时间,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拒绝拖延小贴士】
1. 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想让孩子戒除浪费时间的坏习惯,父母首先要间,一边自己却拖拖拉拉不成事,否则孩子就很容易感到不公平,以致产生逆反心理:“为什么大人可以浪费时间,而我就不可以?”
2. 多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懂得道理通常来说,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浪费时间或珍惜时间的故事,让孩子明白时间的可贵。建议穿插讲述正反面的故事,以便让孩子从故事中理解浪费时间的弊端以及珍惜时间的好处。在这样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孩子慢慢能够摆脱浪费时间的坏毛病。
我们都知道浪费时间是不好的,但很多时候,时间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的。聪明的父母,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在浪费时间,如果是,就给出改正的建议并及时引导,这样才能造就合格的时间管理者。
◎ 引导孩子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在生活中,许多人总会被各种琐碎事情湮没,以致耽误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同样,在孩子身的轻重缓急。
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叫作“帕累托定律”,又称为“二八定律”——公司80% 的利润,来自20% 的重要客户。
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时间管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80%有效的工作任务,只用20% 的时间就能完成。所以,只有优先完成重要、紧急的事情,我们的时间管理才更加有效。
皮皮都上中学了,可一直是个令父母不省心的孩子,因为他总在时间管理上犯糊涂,这让爸爸妈妈感到十分苦恼。
前段时间的期末考试,皮皮的时间安排又把爸爸妈妈气得够呛:明明先考语文,可是皮皮偏偏早早就开始复习物理,等到考语文的前夜才火急火燎地复习、背诵语文课文。
爸爸妈妈这才知道,原来他延后复习语文并不是因为已经复习好了,而是兴趣使然。结果显而易见,到考试那天,皮皮的大部分语文知识点还没开始复习,他只能“裸考”了。
对此,皮皮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不喜欢语文。”当妈妈问他:“那你每次都不复习语文,准备怎么应考呢?”皮皮这才像个泄气的皮球,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其实,皮皮这样的时间管理谬误,在许多儿童的时间管理中很常见。你可能也时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不会忙,只懂得瞎忙,怎么办?”“孩子做事情总是慢悠悠的,不知道什么叫紧急,怎么办?”“孩子总是等到考前才想起临时抱佛脚,这些问题,其实共同指向孩子的一个通病:不懂得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阿智总是向我吐槽他儿子小光的“没头脑”。例如周日早上,他特地提醒小光要记得下午2 点的作文补习课,提早做好准备。嘱咐完儿子,他就放心地出门去了。可是谁知道,等他中午回来时却发现,小光还在慢悠悠地做物理小实验,让他提早做的准备都还没做。
阿智见状,火冒三丈地骂了小光一顿。谁知道,小光也生气地反驳,说:“我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第二天就要上交了,我又没有玩儿,凭什么批评我?”
阿智被小光的话噎住了。从儿子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确实没错,他确实在好好学习。那么,到底错在哪里呢?
其实,小光的错就在于没有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物理小实验第二天要交,确实很紧急,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下午2 点有作文补习课,要提前做好准备。等到做好准备,再继续做小实验也不迟,剩下的等补习回来继续做也是可以的。
就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小光却被绕了进去。
大部分孩子很容易被绕进这样的时间管理陷阱。很多时候,他不是故意浪费时间,而是根本不懂得如何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而管理好时间。此时家长就要出手了,帮助孩子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好时间。
【学会分清轻重缓急之策】
1. 引导孩子用时间矩阵法对事情进行归类美国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将事情按照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分成四大类:既重要也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和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当我们按照这样的分类建立一个事务分类表,孩子只需要在分类表里对应填好事务,就可以直观地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了。
当然,家长也可以在孩子分类的时候给予引导、指点。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习惯,也就能够顺利地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类了。
2. 紧要的任务要优先处理
当孩子能够很好地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后,家长还要引导样的先后顺序处理事情:重要且紧急、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这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还能让孩子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变得更加有条理。
当然,家长还要肩负另一项责任。孩子的自制力有限,这可能导致他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三心二意,家长应时刻监督,推动孩子按照分类有条理地完成当下的任务,避免延误。
一个不懂得区分事情轻重缓急的孩子,势必无法很好地学会时间管理。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于儿童时间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时间膨胀法:帮孩子提高时间利用率很多家长可能存在这样的误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就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才能取得进步。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学习上花大量时间,未必就能达到家长所希望的效果,因为很多孩子的时间利用能力有限,很难提高做事效率。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时间长并不等于学习效果学习与玩耍的关系。
笑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每天都很认真地学习,可以说,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可是,纵使这样,她的成绩却还是不理想。
笑笑的爸爸很苦恼地来向我求助。起初,我也觉得很奇怪,因为笑笑并不是一个笨孩子,为什么她的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呢?
后来,我观察了笑笑的学习方式,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举个例子,当在背诵课文时,笑笑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结果合上课本,背的知识就忘光了。又如,有时候遇到难题,笑笑宁可死磕那道题,也不肯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这样一来,笑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基本就是白费的。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尝试着研究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笑笑却强词夺理地反驳我:“研究学习方法?那多浪费时间呀!”
是的,很多人会把寻找方法的过程视为浪费时间。但没有方法、盲目横冲直撞导致效率低下,才更是浪费时间。引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不可忽视的就是引导孩子提高做事效率。
无独有偶,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做事效率也很低。
与其他孩子喜欢拖延、浪费时间不同,这个孩子十分珍惜时间,什么都想快点儿做完。然而,就是这样的心态,导致他这样的:一边写着数学作业,一边背着英语单词。不一会儿,作业写着写着就乱了,数学题目没能解答对、英语单词也没背好,他还总以为是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别人,便更加用功。
可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又怎么可能取得好的结果呢?三心二意,无法集中精力做某件事情,将更多的时间浪费在返工上。一来二去,事情做不好,效率上不去,时间也就浪费了。
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其实,时间管理的概念很广泛,它包括但不仅限于时间观念培养、杜绝浪费时间、杜绝拖延,还包括提高时间利用率。
【方法总比问题多】
1. 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方法
每个人的学习、做事方法都有所不同,不要担心在摸索方法的过程中耗费时间。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能花费一些时间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做事方法,或许短期内不觉得有什么用,但是把目光放长远,未来将这套学习、做事方法挪用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都是行得通的,相当于“一劳永逸”。
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每次都要折腾着多花一些时间绕远路。短期来看,可能只是损失了一点儿时间,但长远来看,这些时间加起来绝对远远超过摸索方法的时间。
2. 告诉孩子,事情要一件一件做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求孩子同时完成所有的事情,但有些孩子在此时容易陷入误区。
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视时间管理,让孩子懂得提高效率并非要求同时完成所有的事情。如果孩子习惯于同时完成很多事情,无法认真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改正这一不良习惯,让他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比如,写数学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写,朗读课文的时候要专注于朗读,休息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儿。
为了避免孩子无法专心,家长在督促孩子做好时间管理之焦虑,才能踏实专心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追求时间效率的同时,你还要告诉孩子如何让时间“膨胀”起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只有提高效率,才能真正做好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