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四月。

钟山脚下以东十里外的湘军大帐。

曾国荃气呼呼的拿着一张告示走了进来,边走边发牢骚说道:“大哥,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下令让我的兵马停止进攻钟山呢?只要顺利拿下钟山,我们就完成了对天京城的四面合围,你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意义吧?”

曾国藩头都没抬一下,他一手拿着书本,一手端着茶杯,兀自悠闲的品读着圣人之言。

曾国荃继续说着:“现在我们湘军十几万人马齐聚这里,不算饷银,每日光是粮食消耗就得四十万斤,你这围而不打,到底是何道理嘛?”

听到自己这位九弟的语气有些很不耐烦了,曾国藩这才缓缓抬起头来,呵呵说道:“我说了,现在还不到拿下天京城的好时机,休要焦躁!”

曾国荃又问道:“那你倒是说说,什么时候才是好时机?”

曾国藩故作高深道:“且等时机到了,我自然会告诉你。放心吧,九弟,现在除了钟山这个方向,其他三面已被我们牢牢封锁,天京城就在这里,它也没长脚,也跑不掉,拿下天京城的首功,肯定给你留着便是。”

见直接劝说自己大哥不管用,曾国荃把手里的那张从太平军贼匪手里缴获来的一张告示地给了他,又道:“喏,大哥,你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曾国藩接过来一看,只见这是一张洪秀全亲自颁发的“改国号”诏书,今改为上帝天国,普天一体共父皇,自今玺印通改刻,上帝天国更荣光,玉玺改上帝天国,各印仿刻顶爷纲。

看完这张贼军的告示后,曾国藩满脸鄙夷地冷笑一声道:“这个数典忘祖的洪贼,当真是枉读我华夏圣贤书,又在腆着脸去认洋鬼子当祖宗了!”

毫无疑问,洪秀全此举是在刻意的讨好信奉天主教的洋人,寄希望于洋人能看在“同信上帝,互为天主信众”的份上,能从中横插一脚,帮一下现在形势急转直下的太平军。自从湘军取得安庆大捷后,这一段时间以来一路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一举就攻到了天京城下。

眼下湘军曾国荃、鲍超、彭玉麟三部人马共计十二万人马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对天京城形成了围攻之势。此时距离太平军起事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年,他们也在当年的江宁府金陵城也就是如今的天京城经略了十年。

自从当年将江宁城攻占下来,并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城后,洪秀全就特别重视对这一战略要地的城防建造。不但将整个城池修建的固若金汤,在天京城外围还有雨花台、北固山、钟山等等自然险要山关为防守据点。也正是凭借这等坚固的防御,所以哪怕天京城已经是三面被湘军所围,但洪秀全以及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依然对自己一方抱有一丝反败为胜的微弱希望。

而城内的太平军,除了可以凭借城高墙厚死守之外,天京城东北角钟山一带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被他们牢牢控制着,勉强可以通过这条通道,与其他地区的太平军余部联络沟通。哪怕现在天京城的形势危难,但只要钟山方向的这条通道不被堵死,洪秀全就绝不会轻易言败。要知道除了天京城内,还有十几万大军外,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战的各部太平军势力,加起来至少还有四五十万之众。然而,其他地区的太平军各部现在的情况,其实比洪秀全想得要更糟糕,他们正在面临的危急形势一点也不比天京城要好。

浙江一带已被左宗棠收复大半,眼看着不出半年整个浙江都将被左宗棠完全拿下。上海那边的太平军,更是只经过一场战斗就被李鸿章的淮军所击溃,丢掉了那个财税重地。

眼下,太平军这边唯一还有一战之力的,只剩下了盘踞在苏南地区苏常二州的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两部共约三十万人马。而曾国藩之所以一直留着钟山方向的这个口子,没有对天京城进行全面包围,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便是给天京城内以及其他地区的太平军,都留着一丝微弱的希望。曾国藩想用这丝希望勾着那些太平军,让他们不忍割肉放弃江苏这一富饶之地。令他们不至于如石达开那股太平军势力,以及北方的捻军那样四处流窜犯乱,难以对付。只要有天京城这个肥美的大诱饵在,曾国藩相信不论是天京城内的洪秀全,还是苏常二州的李秀成、李世贤都舍不得丢下他们经营了十年之久的江苏,而远遁太平军缺乏无根基的其他省份。也只有这样,曾国藩也才能慢慢寻找好的时机,将盘踞在江苏一带将太平军的主力一举歼灭。

其二,曾国藩则是为了湘军的私利以及自己这些湘军重臣的后路着想。尽管现在表面上看起来以慈禧太后、恭亲王为首的朝廷当权者,对曾国藩及其手下湘军颇为倚重,也敢于放权给他们。可是曾国心里却知道,这只不过是朝廷无人可用、无兵可用下的一种无奈妥协罢了。如果太平军彻底被剿灭,或是朝廷又扶植起了另一股新势力,尤其是以满人为主的军事势力,那么朝廷还会如此重用善待湘军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历史上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教训简直不要太多。现在对于湘军今后的出路问题,曾国藩一直非常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起来不过只是“进退”二字而已,但究竟是进还是退,却让曾国藩头疼不已。

湘军现在已经是整个大清国首屈一指,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武装势力。在这些年与太平军的对峙战斗中,湘军边打边发展,尤其是当朝廷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相继被太平军所攻克后,整个南方除了湘军外,朝廷几乎再无任何可堪大用之兵。也因此,以湘军为筹码的湘系势力在这一段时期内迅速膨胀,时至今日,湘军出身的湘派势力已经实质上控制了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南方九省的绝大部分区域。

如果湘军想要再进一步,恐怕也只有取清廷而代之,让湘军大帅曾国藩坐拥整个天下,湘军众将以从龙之功封王进爵,也才能满足湘军将士们的野心。事实上,湘军上下包括曾国荃、鲍超,乃至左宗棠等人也无一不是这么想的。然而,曾国藩却不想这么做。这不光是因为曾国藩愚忠的思想在作祟,不想坏了自己忠义报国的美名,在后世青史上再落得一个乱臣贼子的骂名。曾国藩不想取清廷而代之的另一个更加现实的主要原因则在,他自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去挽救一个内忧外患交困、腐化到不可救药的夕阳王朝。

更何况,现在华夏势微,西方诸列强虎视眈眈,几欲将我土地吞并、将我民族殖民。太平军贼子们祸乱带来的十几年浩劫,更是让这个古老的东方巨国雪上加霜。如果,曾国藩为了湘军的一己私利,与中央朝廷对抗,引发更大规模的国家内乱,那么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最后白白便宜了觊觎我中华的西洋列强吗?若是真的做了这等事情,或许会得到一时的的滔天权贵,可也必将在华夏后世,留下一个遗臭万年的骂名!如今华夏民族所面临的是一个三千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曾国藩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重新振兴中华。他现在所能做的似乎只能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缝缝补补,支撑着这条东方巨龙不会被西方恶龙彻底吞噬。以时间换发展,期待着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天能有一个或一群更加伟大的人来拯救华夏民族。

曾国藩无比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可是他手下的湘军将士们却不理解他的苦心。因此来说,曾国藩以及他手下的湘军不能“进”。所以在确定湘军已经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完全剿灭太平军后,曾国藩自己也不允许湘军再继续发展扩大,以免手下人野心继续膨胀,引发失控。

可是退呢?显然想要做到全身而退也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几乎很难做到。因为“退”就意味着等太平军被彻底击溃后,曾国藩要 配合朝廷裁撤湘军。而一旦湘军完成裁撤放下了手中的刀枪,那么早已对湘军忌惮已久的朝廷,又会怎么做呢?还是那句话,历朝历代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教训事例实在太多了,这由不得曾国藩不防。

这十年来,湘军几十万将士牺牲了太多,曾国藩就算不能为他们每一个人都谋一个天大的富贵,也至少要做到一个很好的银钱补偿,好让他们下半生衣食无忧。至少决不能让这些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三湘父老,死于朝廷的猜忌打压。这是曾国藩万万不能容忍的!可以说曾国藩现在实属有些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了。曾国藩之所以不让曾国荃这么快攻克天京城,实在也是自己在没有两全办法时的一种拖时间的无奈之举。只是这个苦心他也只能自己在心里装着,不足为外人道了。尤其是不敢轻易讲给自己那个现在已经有些野心膨胀的九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