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泰伯篇》。这一篇主要阐述诗、礼、乐对于国家、个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重要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体是德,可理解为:仁德之志在诗经中兴起,仁德之功在社会礼仪规范中建树,仁德之美在音乐文化中成就。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诗教、礼教、乐教思想,简称“礼乐思想”。礼乐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仅“礼”字出现了73次,“乐”字出现了46次,“诗”字出现了多次。孔子礼乐思想内容丰富,对后代影响深远,对于净化、优化社会风气,对于今天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改进干部教育、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综合素质,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复兴中华文化,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礼乐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礼乐思想是非常丰富的,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礼乐思想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又是对仁的体现与实施。匡亚明先生在《孔子评传》中说过,“从孔子的伦理学角度去看,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则是人的本质,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因此外与内,礼与仁必须统一起来。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正如《论语·八佾篇》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不仁,怎么可能理解并诚心崇尚礼乐、遵循礼乐呢?《阳货篇》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思就是,如果没有“仁”的思想内涵,只有玉帛和钟鼓等礼的形式,就不能称其为礼。关于仁与礼的关系,通过《八佾篇》中子夏与孔子的对话可以看出:“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话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仁是绘画的底色,礼是绘画。如果底色差,绘画也定然好不了,意思就是说礼在仁后,先有仁后有礼。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和要求。孔子的礼乐思想以仁为基础,而“仁”的最大特点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推而广之,大爱无疆。所以,礼乐思想也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二)诗、礼、乐对个人品德的重要作用

上面说过,《论语·泰伯篇》主要是讲诗、礼、乐对个人品德、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第一、二两章,以“泰伯让天下”表现他的崇高品德,指出礼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重要性,第三至七章曾子提出个人修养要注意的几个地方,比如好学、谦虚、大度等。第八至十二章内容是: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五章重点讲诗、礼、乐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智慧不能速成,恶习也无法速改,都要通过诗、礼、乐的教育、感化才能达成。普通的技能教育或可令人具周公之才,却无法具周公之德。而多数学生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无法成就品德修养。唯有依靠诗、礼、乐的教化,才能教人不断改恶从善。第十三至十七章,重点讲如何培养道德品质,最后四章以舜、禹的品行,表明至德对修身、治国的重要性。

《张居正讲评论语》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这样解释的:“君子立教,不过要人为善去恶而已。然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良心者,每得之于《诗》。盖《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言词明白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于此学之,则其好善恶恶之心,有油然感发而不能自已者,所以说兴于《诗》。此可见《诗》之当学也;善念既兴,又必卓然有以自立。然后善在所必为,恶在所必去。而其立也,则得之于《礼》。盖《礼》以恭敬辞让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可以敛束人之身心,坚定人之德性。于此学之,则自能卓立持守,而不为外物之所摇夺。所以说立于《礼》,此可见《礼》之当学也;既能自立,又必造到那纯粹至善的地位,乃为成就,而其成也,则得之于乐。盖乐以和为主,其声容节奏可以养人之性情,而**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于此学之,则自然义精仁熟,而和顺于道德矣,所以说成于乐,此可见乐之当学也。”这段话说明诗、礼、乐之教,皆发于性情之正、中和之德,故能成就人才。

(三)诗、礼、乐相融合,礼通过诗、乐来体现

诗、礼、乐就其形式来说是一体的,《诗经》的所有篇章都可以谱成乐曲来歌唱。《八佾篇》主要是讲礼的,同时也比较集中地将礼与诗、乐结合起来讲。孔子删诗书,也正是为了弘扬周礼,使礼文化传承下来。《论语》中引用《诗经》的很多诗句来说明道理。比如,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篇》)孔子还直接将诗与礼配合起来进行评价:“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八佾篇》)从礼的角度看,诗乐表达情感要适度、恰当,不能过度。而《关雎》正是这样的典范,所以孔子把《关雎》放在《诗经》的首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篇》)。这也是把诗与礼并列而论。《孟子》中借子贡的话说:“见礼可以知其政,闻诗可以知其德”,也是诗礼并列而论。《大学》、《中庸》中都引用不少诗来说明道理。同时,由于《诗经》中的诗都可以吟唱,所以诗乐是一体的,“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八佾篇》)。 从乐对礼的表现看,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分。孔子就把韶乐与武乐进行对比:“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八佾篇》)孔子酷爱韶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卫灵公篇》)。这里讲了治理国家要运用礼乐的道理: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戴周人的帽子,音乐则韶武,而不用郑国的音乐。可见,音乐与礼是密切联系的。诗、礼、乐应该彼此相称、相得益彰。如果配合、运用不当,诗、乐就会影响、妨害礼。比如,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是越礼,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者以雍彻”,孔子认为这样做,是违礼、僭越。在《论语》中我们还看到,孔子经常是礼乐并用。《季氏篇》中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孔子与子路那段著名的关于正名的讨论中,孔子更是将礼乐并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矣”;《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上述例子都说明,礼乐是紧密联系的。

(四)礼乐需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篇》)。这里,实际上论述了礼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殷商的礼乐制度,来源于夏代,是在对夏礼有所增益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起来的;周代的礼乐制度,来源于殷商,是在对殷商礼乐有所借鉴、有所增益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起来的。后代同样会在对周礼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孔子和儒家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保守。《大学》中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可见,孔子对汤、周之革新是赞同的。时代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礼乐这些上层建筑的东西,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变革,与社会、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二、孔子礼乐思想的影响及其启示

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世代开明的统治者都用礼乐教化百姓。孔子主张“礼让为国”、“为国以礼”,用礼乐教化百姓,从一定意义上说,如同今天我们说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法治,又重视德治,重视礼乐教化,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孔子到卫国,冉有随从,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就说“庶矣”,冉有就问:既庶矣,如之何?孔子回答:让老百姓富裕;冉有问:既富矣,如之何?孔子说:教之。教他们什么呢?当然是礼乐。这可以用孔子到武城看望学生子游的故事来说明。孔子到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就说割鸡焉用牛刀?当子游反问孔子时,他赶紧承认错误,认为子游用音乐教化百姓做得对:“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尔。”(《阳货篇》)孺悲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就推辞说自己身体不好。当孺悲即将离开时,孔子又“取瑟而歌,使之闻之”,用音乐来教化他、启发他。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继承了用诗、礼、乐进行感情熏陶的传统。他们下朝以后,读诗书弄音乐,陶冶情操。这是古代官吏道德、文章、事功非常出色的重要原因。

孔子礼乐教化思想启示我们,当一个公务员、一个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生活健康、情趣高雅”的要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学礼、懂礼、用礼,这样才能融洽人际关系,使内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和谐。文艺工作者要创造优秀的作品奉献于人民、奉献于时代,宣传部门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教育人,用高尚的形象激励人。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礼敬待人。素质教育当然包括音乐、美术、科技等方面的教育,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在学校如何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如何做个好公民;在家里如何孝敬父母,做个好孩子;长大后,如何做个好丈夫、好妻子和好父母、好职工。要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开设中小学生修身课。早在五四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编著了《中学生修身教科书》,很全面、很实在,对我们今天进行素质教育,很有借鉴意义。学校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都要围绕教育学生做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来进行。离开做人教育进行素质教育,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