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也是孔子被世代誉为“至圣先师”的主要原因。综观孔子一生,可以说他是一直坚守、奉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自己也不讳言这一点,并终身引以为豪。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两次说到自己的这一特点。一是第二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二是第三十四章,“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这里的“为之”应是学习、实践的意思,“为之不厌”也就是“学而不厌”。《孟子·公孙丑上》也有类似的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看来,孔夫子对自己比较肯定的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点。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更需要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一、“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的关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仁、知的表现和途径。子贡说:“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仁且知,夫子圣者与。”《中庸》中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学而不厌”,是学习永不满足的意思。“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不断获得新知识,才能不断进德修业,才有资格“诲人不倦”;“诲人不倦”是学习成果的深化、转化,只有“诲人不倦”,才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自己是好学的,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如果不学,就会产生“六言六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好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但如果不加强学习,这些好品德就会出现偏差,成为弊端。可见,学习确实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孔子坚持终身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孔子终身“学而不厌”,所以一直能“诲人不倦”,教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孔子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不仅对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有很重要的启示,而且对领导干部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一方面做好领导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才能做好工作;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还担负着带队伍、育人才的责任,自己在“学而不厌”的同时,还要重视队伍建设,加强对部下的教育管理,从而带好队伍,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如何做到“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看似简单,做到实在不易。一时一阵地勤勉学习,做到不难,而终身学习、学而不厌,就不易做到了。而且学习还有个内容选择问题。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这样,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时代、有利于自己。“学而不厌”,还有方法问题、学思结合和学问结合的问题,等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学习要突出重点

学习当然首先是要博学。孔子一直倡导和力行博学。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虽然上面的引文都是把博学与思考、好问结合在一起说的,但都把博学摆在第一位,可见博学的重要。其次是要在博学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又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篇》);又借子夏之言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篇》)都是说学《道》的重要。关于学《诗》的作用,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篇》);孔子对他儿子伯鱼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篇》);孔子还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篇》)关于学《易》,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篇》)《道》、《诗》、《易》是当时读书人必读的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所以,要重点学习。今天,我们不少人读着外国卡通书、读着《哈利·波特》长大,而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应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二)学习要专心,经常温习、有所感悟,才能体会到乐趣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篇》)。当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子路一下子被问住了,不知如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老师的特点。孔子就说自己做人的最大特点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见孔子学习的专心与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孔子的感受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论语》开篇第一句也讲了学习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赞扬颜回好学,“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这些都是说,学习专心、深入,不断有所感悟、有所心得,就会获得很多的乐趣。说学习要专心,还有不能急功近利的意思,读书学习不能心存“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幻想,所以孔子赞赏“三年学,不至于谷”(《泰伯篇》)的正确态度。

(三)学习要谦虚好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好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篇》)。孔子到太庙里学礼,每遇到不懂的就问,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懂礼。《论语》引用曾子之言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我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篇》)由于孔子勤学好问,他的弟子也好问,《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与弟子的答问。问得比较多的内容是,仁、知、孝、政、礼,等等,所以《论语》中多有“子贡问政”、“子游问孝”、“樊迟问仁”这样的话。当然,如果学生与老师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讨论,甚至可以辩论;学生经过思考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也应该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孔子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

(四)学习要学思结合

大家非常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等章句。都强调学思结合的重要。学习还要“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篇》),就是思考时,应该综合考虑,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还要能运用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像颜回那样“闻一以知十”(《公冶长篇》)、“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为政篇》),要善于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不断改正不良习性。

三、怎样才算是“诲人不倦”

为人“学而不厌”不易,做到“诲人不倦”更难。虽然不少人都好为人师,但终身“诲人不倦”,不要说一般人做不到,即使教师,也会有倦怠的时候。“诲人不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既要“传道”,又要“释疑、解惑”,要循循善诱。

(一)有教无类

孔子说自己“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篇》),意思是孩子到了读书年龄,只要愿意求学求教,他都不拒绝。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人天生本性差别不大,但后天学与不学,结果大不一样。有教无类,还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是教育第一位的任务。如果只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品德、素质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全面发展。有教无类还体现在孔子教学生毫不隐瞒、毫无保留上。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篇》)。而且,孔子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丝毫也不比其他学生多。《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中说,“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孔子教儿子的,也就是《诗》、《礼》这些内容,并没有给儿子“开小灶”。

(二)因材施教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针对相同问题,孔子对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爱好的学生的回答,是不同的。比如,对于子路问政、子贡问政、子夏问政、子张问政,孔子的回答都不完全相同,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最为典型的是如下一段:“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子路、冉有都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根据子路好冲动、冉有优柔寡断的特点,给出不同的回答。这也充分说明孔子对学生是非常了解的,否则也就无法因材施教。今天的学校,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老师负担重,对学生也很难有太多了解,因材施教不大容易做到。至于领导对下属,如果能量才而用就已十分难得,因材施教就更不易为之了。

(三)循循善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颜渊说孔子不仅品德高尚、学问好,而且教导学生耐心细致,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论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以第一篇《学而》为例。这一篇第十六章,是孔子与学生有子、曾子、子夏、子贡等关于学问问题的问答,老师说一段,学生说一段,看起来就像一次主题班会,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特点。

今天,我们无论是为人父母当家长、教书育人当老师,还是从政当领导、经商当老板,都要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明白新道理,同时对孩子、对学生甚至对下属、对员工,要耐心教导、精心指导,不离不弃,不厌不倦,从而使孩子、学生、下属、员工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也同时获得进步和提高,以达到“教学相长”。这大概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人与己的最大益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