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第一篇第十二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主要意思是,礼的运用,要以和谐为最高目标。“礼”是《论语》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书中讲礼的地方有73处之多,仅次于仁。礼的含义很丰富,主要有:一是指礼节、仪式、习俗,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篇》)这里的“礼”是指祭祀的仪式。 二是指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如“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篇》)三是指典章、法律、制度,如“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篇》)
礼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的影响。无论是法律制度、礼节仪式还是行为规范,总的功用都是为了协调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正如《左传》中所说:“夫礼者,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可见,礼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天下的太平、世界的和平。孔子关于“礼”与“和”的关系的论述,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礼的作用是深刻广泛的,功用在于协调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即使在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中,礼的作用也是很广泛的。
第一,礼作为一种仪式,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真挚情感,使人保持内心和谐。仪式,作为礼的一种外在形式,会对人产生很大影响。过去,我们常批评繁文缛礼。繁文缛礼固然要抛弃,但必要的仪式、礼节非但不能少,还是很必需的。比如,结婚举行一定的仪式,请亲戚朋友参加,让众人见证,可以增强男女双方的幸福感和责任感,改变对婚姻的随意态度。比如,基督教每周举行礼拜,对于净化教徒心灵、保持教徒内心的宁静是有积极作用的。再比如,一些企业,天天召开晨会,举行升旗仪式,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他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再从大的方面讲,天安门广场天天举行升国旗仪式,各级党组织、政府、群团组织举行集会时,要唱国歌,这都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感情、民族自豪感,凝聚全中国人民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讲,“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不单是和睦、和谐的意思,还有统一思想意志、凝聚力量、凝聚人心、增强荣誉感的意思。
作为一种礼节,礼可以构筑连心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和谐。礼节是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纽带,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个礼就是礼节的意思。仪式其实也是礼节的一种。国家元首进行国事访问时,被访问国都要举行欢迎仪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道理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礼节的作用。
第二,礼作为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一种形式,可以起到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的作用。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意思就是,如果君子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大的过失。相反,如果没有行为规范,不受行为规范约束,就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无而礼则绞”(《泰伯篇》)。所以孔子多次说,“不学礼,无以立”,他还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篇》)可见,礼对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礼作为一种典章、法律制度和政策,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古代中国只有刑律而没有法律,现代意义上的法很多存在于礼法之中,许多政策其实也存在于礼法之中。比如,“周急不继富”(《雍也篇》)、“损有余而补不足”等政策,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礼的运用要以有利于和谐为最高目标,“和”是礼的根本价值取向
本文开始就引用了孔子的弟子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礼的运用要以有利于“和谐”为最高目标。无论是礼节仪式、行为规范还是典章制度,其作用都是为了人际关系融洽,为了社会和谐,为了世界和平、天下太平,为了化解矛盾纠纷,为了防止和避免冲突、战争。所以,礼的运用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礼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为礼要随时随处随事。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因为如此,人在社会关系中有种种不同的角色或者说不同的身份,人与人之间时时存在交往,所以,礼也时时处处存在。《论语》第十篇记载了孔子的日常生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时时处处讲究礼的。在家乡,与父老乡亲讲话时,孔子“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而不是自以为是、故意卖弄、夸夸其谈,“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表现出敬老、礼让的品质。文中还记载了孔子在上朝时,与上级、下级、国君讲话时的不同态度,记载了接待外宾、出使他国时的情景,对待朋友、家人、居丧者、残疾者的情形等,都体现出孔子时时处处重视礼、讲究礼。
第二,为礼要发自内心,不在乎形式,不为礼而礼。孔子曾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在他看来,为礼要有发自内心的感情,如果为礼内心不敬,徒有其表,没有任何意义,正如第三篇《八佾篇》中记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要求为礼必须发自内心。最典型的是孔子批评宰予的话。“子曰:食乎稻,衣乎锦,汝安乎?(宰予)曰:安。(子)曰:汝安则为之。君子居其丧也,食脂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今汝安,则为之”。孔子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食于居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是因为他内心真正有悲切的感情。所以,当我们唱国歌、向国旗敬礼时,要有真正的爱国情感,否则,就起不到强化热爱祖国的情感的作用。至于当今一些人,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心里在痛骂着一个人,却要去给其送礼,还要说出一大堆动听的话来,即如孔子说的那样,“匿其怨而友其人”,那就完全不是行礼,而是在谄媚与巴结权贵了。
第三,为礼不能僭越。孔子曾批评季氏等三个大夫家开家庭舞会时,场面盛大,搞了个由八列、每列八人共六十四人组成的乐队。这在当时是违背礼制的。按礼制,这样的阵容只能是天子才可以用,而诸侯只能是“六佾”,大夫是“四佾”。所以,孔子批评季氏越礼,并提出,季氏连这样的事都能做,还有什么不敢做呢?不仅季氏这样,孟、叔两家也在家里唱起《雍》这种只能在朝廷演奏的“国歌”,同样是违背礼法的。有人批判儒家的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是搞封建等级制。对此,我们应该全面辩证地分析。一方面,从历史来看,周公制礼,是为了适应宗法封建制,是为了分别上下尊卑。孔子制礼,是为了重新理顺各种人际关系,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促进社会的发展,他认识到“礼,时为大,顺次之”,就是说,坚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制礼原则是首要的,而是否顺乎等级名分则是次要的。另一方面,孔子是主张人格平等的,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是君臣父子的相互义务和权利,强调的是人格的平等,而承认尊卑、长幼不同,在今天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我们今天说要尊老爱幼,尊敬领导,关心下属,就有这样的意思。可见,孔子的礼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四,为礼要恰当,不搞繁文缛礼。孔子是主张“中庸”、认为“过犹不及”,在为礼上也是这样。为礼要恰当,有利于和谐,但并不是礼越多越繁越好。如果为礼过度,那就完全成了形式,反而是一种负担,令人生厌,没有实际意义。礼节过多,人们会感到太繁,觉得不自在;规矩太多,束缚了人的思想,不利于人的身心和谐;法律制度太多,“刑之以法,民免而无耻”。秦始皇时刑律繁杂,终致秦王朝存在几十年就灭亡了。法律的运用同样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矛盾的化解。《学治臆说·法贵准情》中引用杭州行金玉府副总管罗世荣判的案例说明了这个道理:“有匠人程限稽违案具,吏引决。罗曰:‘吾闻其新娶,取责之,舅姑必以新妇不利、口舌之余不测击焉,姑置勿问。后或再犯,重加惩治可也。’此真仁人之言。”这就是律设大法、礼顺人情的道理。
在运用礼时,要注意礼与仁、义、智、信、乐的关系。在孔子那里,礼与仁、义、智、信、乐是密切关联的。礼的根本是仁,礼是仁的外在形式,孔子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篇》)。礼要恰当、适宜,也就是礼要以“义”为原则;无论是制礼还是为礼都要有智慧;为礼还要讲究信用、诚信,内心要诚敬;礼还与乐关系密切,礼很多情况下要通过音乐来表现。
三、孔子之礼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礼,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世世代代,国人都重礼、崇礼、守礼。礼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孔子的礼在后世也发生了变化,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比如,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是君臣父子的相互关系,但后来发展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到后来更演变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所以,五四运动时期,这些伦理纲常被批判为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与孔子制礼的目的已经大相径庭了。
当今时代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一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信息的传输速度大大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但心与心的距离却扩大了;二是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重视效率,人们之间的交流趋向简单化,作为传统交流方式的书信,已鲜有人用,人们用电话、短信来交流,而且特别吝啬词句;三是由于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更加重视物质利益、物质享受,人们的交往趋向功利化;四是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平等观念进一步强化,同时又往往把人格平等与身份上的不可能平等、把权利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混为一谈,使人与人的交往趋向随意化,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无序。所以,时代呼唤建立新的礼教,构建新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人伦礼教进行改造,古为今用,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再从国内来看,现今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是执政党。与革命时期相比,党的任务、执政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我们党为砸碎一个旧世界,“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现在的任务是建设一个新世界,更多的是建设,是维护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创建十分重要。
创建和谐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赋予传统的人际伦常以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含义,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大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好几件事:一是重视礼仪教育培训。例如,当年我国承办奥运会,体现人文奥运理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灿烂文明,而其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中国人的言谈举止。所以,进行礼仪的教育培训迫在眉睫。据报道,为迎接奥运会召开,有关方面曾加紧对礼仪小姐进行集训、对北京市民进行礼仪教育。二是提高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这是礼仪教化的本质要求。礼是仁的外在形式,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提高,礼仪礼节就只能是作秀、做作。三是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社会和谐不是没有矛盾,建设和谐社会也不是回避矛盾,不分是非,搞一团和气。《论语》中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篇》)可见,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包括行为规范、法律制度在内的“礼”来调节,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民主法制”是一致的。法律制度是最后一道屏障,是对人的行为的强制性约束。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之用,和为贵”不仅体现在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上,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