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学生问我:瑜伽是宗教吗?瑜伽和佛教有什么关系?这也是我自己在学修瑜伽和佛教智慧的过程中一直思考和审视的。

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哲学的,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哪种形而上的哲学精神不需要在生活的土壤里做形而下的落地扎根呢?生活里的哪种烦恼与苦不需要哲学来做跳板,让纠缠其间的心可以一跃而起看见全貌呢?

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哲学的学习与思考,会帮助我们更清楚,也更清醒。不是为了瑜伽的瑜伽,而是超越瑜伽的瑜伽。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终归是个学习和落实的好办法。

瑜伽之诗

瑜伽与佛教都产生于印度,瑜伽产生于五千年前,佛教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瑜伽是印度的“血液”,随着“Yuj”这个梵文词根在印度最古老的文献经典《吠陀经》里出现,“瑜伽”的种子和基本义就有了,即“自我约束和自律”。“吠陀”本就是智慧的意思,《吠陀经》是印度一切宗教、文化、哲学的基础。《吠陀经》也叫《天启经》,它经过一千多年的逐步完善,似乎是上天给予印度的礼物。《吠陀经》也是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经典。我在禅心瑜伽课堂上总和学生们阅读《吠陀经》的片段诗文,那里有最美的文学,每一段文字里都蕴藏着不二的智慧与反问。我时常想,每一个追求自由解放的现代诗人,如果读了《吠陀经》,真的会回到那些隐喻的起点和自由的最初吧。

随着另一部古印度哲学经典《奥义书》出现,瑜伽被解释为“从苦中解脱的修炼办法”。瑜伽的目的是“梵我合一”。“奥义”一词其实也很浪漫:“坐近圣者以聆听宇宙玄妙的哲学。”即使今天我们去印度,也似乎能看到三四千年前古老印度的神性氛围。印度似乎就是一个从神而来、示现神迹的国度,又在用一生探索回归神的路途。

想想看,从这样的经典而来,从这样的国度出发,瑜伽怎么可能仅仅是现代社会理解的瑜伽体式呢?可以说瑜伽的举手投足,都与我们内在的神性探索相关;而我们每一步对内在神性的再发现,都会成为个人、家庭、社会文明真正进步的启发。一切仅仅落于外在的探索与征服,终归是一场耗散之途。我们在活着或死前,总会问自己一句:“我是谁?”

释迦牟尼与帕坦伽利

最早的主流瑜伽流派是业瑜伽(行为瑜伽)与智慧瑜伽,以及稍晚些随着《薄伽梵歌》出现的奉爱瑜伽。到了公元前300年,王瑜伽出现,瑜伽圣哲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第一次将瑜伽做了系统化的科学陈述,并指明瑜伽的目标意义和瑜伽修行的具体方法“瑜伽八支分法”。过去一切对“神性”人格化的描述和皈依,在《瑜伽经》里都被帕坦伽利更加科学化和简化地表述为“人心的调伏”,所以其中没有人格化的神,去除了瑜伽的宗教色彩,在开篇就很清楚地说明瑜伽的目的,“调伏心的意识波动”。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修行的目标是通过戒律、精进、坐法、呼吸法和感官收摄、专注、冥想的训练,而达到三摩地。而三摩地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入定”,即定力的修持。

佛教是无神论的,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是生活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印度中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城的王子,比帕坦伽利要早三百年。悉达多王子为了寻找“我是谁”和“众生从苦中解脱的究竟办法”的答案出家求道,一路寻找和追随各个导师学习各种哲学典籍并勇猛修行,也练习过瑜伽并修行禅定冥想,后来苦修多年,虽然都达到了最高成就,但他发现那都不能彻底解决苦的问题。而后在菩提树下(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大觉寺)打坐四十九天,了悟佛性,大彻大悟,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也可以说,佛陀的修行证悟,就是根基于瑜伽,却超越了瑜伽的。

谁都可以禅修

帕坦伽利著述《瑜伽经》时,比佛陀晚约三百年。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一戒律(不伤害、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婪),和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基本是一致的。帕坦伽利对瑜伽哲学的阐释和修禅定的方法,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陀也把瑜伽作为佛教修行的手段之一。今天尤其在藏传佛教中,就有完整的佛教瑜伽修行系统,并需得到上师的口传心授,目的是帮助修行者打通气脉明点,而为修行大圆满打好身体的基础。

我们对生命灵性的探索和修行过程,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不做自我约束,是没有办法专注下来修定力的;没有定力,就不可能有智慧。禅修打坐是瑜伽和佛教中重要的修行手段。只是瑜伽更强调“冥想”,尤其现代印度对于冥想的教授,也更侧重对神性和自然能量的冥想与联结,这也和印度的根本哲学典籍《吠陀经》《奥义书》,以及主流信仰的印度教有关。

佛教的禅修打坐,更侧重于定力的训练和慧力的启用,不仅仅是修定的自利,还需要在利他中训练智慧与平等心,进而更根本地完善自我、觉悟自省,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无论怎样,修心的道路是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要触碰的,因为我们都想解决不同生命阶段、不同层面的烦恼与苦,而不同的身心修行方法也是从自律开始,修为定力,提升智慧,再回归生活本职本色,利益众生。

佛会惩罚我吗?

佛教不是迷信,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关乎每个人本真的慈悲与智慧的开启。如果通过阅读一些书籍,听一些师父的开示讲课,去了解佛教智慧(尤其内心有疑问苦恼的时候更是特别好的学习契机),这时的听闻可能会“对症下药”地解决我们的困扰与苦,从而让我们建立起对佛教智慧的认知和信心。如果我们能把其中的道理好好领会一下,在下次处理事情的时候,转念想想,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和行事办法,那就更好啦!

因为不管我们看多少佛教的经典书籍,练习多少瑜伽方法,如果不是在对自己的问题下手,不是在面对和解决自己的执着、傲慢、嗔恨,而是拿这些道理去衡量他人、要求他人,或是把信仰和修行当成一件装饰的衣衫,那基本上是没用的。反而会让我们带着更强的分辨心去看人待事,那真是很麻烦!

从苦中解脱,是瑜伽与佛教的共同目标。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想了解自己的心性,真的想解决自己的问题,真的想静下心来,真的想让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更多的人能因为我们的存在,哪怕有一点点好的影响和利益。我想这是我们练瑜伽、学佛的一个最好动机。

“佛”的意思就是“觉”,“佛陀”就是觉悟的人。如果基于以上了解建立起佛教的正知见,在家里摆个佛像或菩萨像,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摆这样一尊佛像,因为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提醒,让我们按照佛的觉悟去生活,而不是带着烦恼和迷惑生活,修正自己,把身心连接起来,活在当下。有这样的知见,如果在家里摆佛像,我们也会自然把佛像摆在自己觉得最适合的干净的地方,因为心里已经有尊敬和明白了,还会怕摆错方位了佛或菩萨会来惩罚你吗?佛或菩萨从来不会惩罚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在惩罚自己。

瑜伽并非宗教

当然,瑜伽并不是宗教的,它是科学的、有次第的灵性修持办法,它多元且包容。佛教也不是迷信的。练习瑜伽和信仰佛教并不一定要联系起来,它们只是存在生命探索的内在共性。有信仰或是没有信仰,是每个人的自由,每个人的缘分。

当我们练习瑜伽一段时间后,身心自然会有变化,我们的心可能自然会对生命的存在有更深的追问,这时我们通过阅读《瑜伽经》或佛教书籍,会更能把习练深入下去。从这里开始,瑜伽已经不仅是停留在身体粗层的活动了,而是更深入一层,作用于我们的情绪,作用于我们的心灵,甚至作用于我们整个的生命。所以说“瑜伽是身心灵的修炼”。这时,我们已然从瑜伽练习者进化为瑜伽修行者了。

学习佛教智慧,会帮助我们在瑜伽习练的基础上,了知更广阔的慈悲与智慧,体验无论何时何地都无障碍、无盲区的自在生活。所以,这场修炼,从没有终点。愿慈悲与智慧,开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