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在中班科学活动“小水滴去哪儿了”中,王老师先在黑板上介绍了四种质地不同的纸,分别是报纸、餐巾纸、塑料包装纸和卡纸,然后又为幼儿演示了用滴管吸水。王老师先让孩子们猜想:水滴在四种不同的纸上,会发生什么?然后记录在黑板上的表里。报纸、餐巾纸、塑料纸的答案都很一致,唯独卡纸,孩子们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为了验证猜想,王老师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份材料,包括四种纸、滴管和水,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小实验。所有小朋友都很投入。老师在每个小组稍作停留,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小水滴去哪儿了”。所有小朋友都完成了实验,又一起将实验结果记录出来,并且消除了猜想时的不一致答案:卡纸可以吸水,只是吸得很慢很慢。活动最后,王老师教小朋友利用“纸可以吸水”的特性,用漂亮的颜料把纸染成了一块块美丽的花手绢。
操作活动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经验的获得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6岁的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此阶段的幼儿不会运用表象思维,而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探索世界。因此,儿童早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而发生的心理机制是在主体内部进行的,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主体的心理机制从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断调整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主体与客体获得适应。所以,我们说,动作是幼儿认识世界、适应环境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要多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探索,获得有关经验,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口头传授。
【案例2】
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师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图(见图2-2)。然后老师开始讲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漂亮的图片。看看黑板上有这么多的苹果,我们一起来玩分苹果的游戏,好不好?”“先看这里,有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有几种分法呀?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孩子们发表完看法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然后用相应数量的苹果代替问号贴在上面。按着同样的套路老师一直讲到了五个苹果的分法。分完了苹果,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学习内容,老师很有节奏地、边说边用手指比画:“2可以分成1和1!”孩子们也跟着边说边做。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后,教师让幼儿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小木棍,自己操作,将木棍分组。由于时间问题,孩子们还没有怎么摆弄就下课了。
图2-2 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案例2中的老师采取了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整个活动以教师的教为主,孩子们只是被动地配合着。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就让幼儿操作木棍,获得数的分解知识。因为5~6岁的幼儿如果没有实物的支持,还不能完全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去进行思考,让幼儿思考“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谈何容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南》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如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操作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并开始努力尝试操作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操作法的运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1.操作材料准备不当
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材料的选择、制作等基本都是教师一个人完成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设计材料,没有考虑幼儿的需要。如在吹泡泡的活动中,教师准备了纸卷筒让幼儿探索“如何制造出泡泡”,纸卷筒的直径接近5厘米,孩子们用吹的动作很难制造出泡泡,操作的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准备材料时让幼儿参与进来,或者选择个别幼儿参与,以使得材料符合幼儿的需要。第二,教师准备的材料种类贫乏。例如,在学习“给充气玩具充气”的活动中,教师只准备气球显然不够,还应准备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充气玩具,供幼儿操作。第三,材料的功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例如,幼儿园常见的雪花片插片,教师只是教幼儿将雪花片连起来拼插出不同的形状,其实利用雪花片的颜色、大小可以进行分类、排列、组合方面的操作。
2.操作环节中指导评价不足
教师在操作活动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有效指导,是提高幼儿操作活动成效的有力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常常成为维护班级常规的代名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境: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教师坐在优势位置,不时地提醒:“苹果组的小朋友能不能安静点?操作是用嘴巴吗?香蕉组的把你们脚下的垃圾捡起来!”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教师应做到: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应该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操作的要求、操作时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始制造泡泡前,告诉幼儿一定要小心,不要将泡泡液弄到嘴里、眼睛,不小心弄到了,立刻告诉老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关注每组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如在给气球打气的操作中,幼儿总是将气球打爆,而有的幼儿的气球总是瘪瘪的,看着不圆润。教师可以向全体幼儿提出这两个问题,让孩子们一起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在操作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围绕操作所要完成的教学目的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操作的结果,帮助他们将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加以归纳整理。此外,在指导评价活动中,教师不可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如有的幼儿试了好多次就是不能把气球打得鼓鼓的,教师要看到她的坚持和恒心,鼓励她找到正确方法并坚持尝试。
3.操作时间不够充分
操作要想达到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内部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就必须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时间。但是,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为了管理的方便,倾向于从节奏和环节上严格控制幼儿的操作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安排相对短暂的操作环节,幼儿操作时间不足,使幼儿的操作活动成了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点缀”,不利于幼儿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违背了操作法的目的。
要想实现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和材料
开展操作活动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时间和材料,否则,会影响幼儿操作探索的结果。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一过程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在一节折纸活动中,教师教幼儿折青蛙。教师手里拿着一张纸,在前面一步一步示范,每折完一步,就让幼儿跟着折一步。教师看到有幼儿折好了就进行下一步,结果到最后,只有个别幼儿完成,活动也就不了了之。幼儿的操作活动除了需要充足的时间外,充足的材料也是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小型材料如纸张、橡皮泥、积木等,必须是每个幼儿人手一份,大型工具如踩踏式打气机,可以每组一个。此外,教师要要求幼儿合作。例如,在染纸活动中,教师给每个小组幼儿发一张餐巾纸和若干瓶颜料,教师的出发点是让幼儿合作,共同染出漂亮的图案。可是在染的过程中,幼儿间发生了冲突,一个认为先用红色颜料染,另一个认为先用蓝色,争抢中餐巾纸被撕坏了。
2.为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适宜的操作内容和操作材料
内容、材料选择得适宜,其功能才得以发挥,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启发、活跃幼儿的思维。如果内容、材料过于简单,幼儿很容易就获得了结果,掌握了知识,即便成功了也不能获得成就感,同时也会失去探索的动力;如果过难,幼儿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局面,不会对材料产生操作愿望。如大班科学活动,教师先出示一个生鸡蛋,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鸡蛋有什么特征,然后又出示一个熟鸡蛋,同样让幼儿感受鸡蛋的特征。最后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熟鸡蛋,让幼儿剥开,看看熟鸡蛋的里面是什么样子。大班的幼儿对鸡蛋已经很熟悉,不剥开也知道鸡蛋里面的样子,因此,孩子们没有多大的操作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3.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启发
操作活动中,教师提供材料,激起幼儿探究的兴趣,让幼儿主动与材料相互作用。在他们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当幼儿遇到难题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案例3】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手电筒,让幼儿在教室里找影子。孩子们兴趣满满地开始去寻找影子,教室里不时传来“我找到花的影子了。”“我找到凳子的影子了。”唯独一个小女孩拿着手电筒很认真地找,就是找不到,看着别人都找到了,满脸着急。老师看到了,走到她身边,轻轻地告诉她:“影子在和你捉迷藏呢!试着把你的手电筒抬高些,照在花篮上,看看能不能找到花的影子?”小女孩在老师的启发下,终于找到了影子。
4.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要求
幼儿个体差异在操作活动中同样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灵活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例如,纸折活动中,教师预先的活动设计是让幼儿学会折叠“照相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少数幼儿可以完成,而多数幼儿在教师指导、示范、帮助下仍不能完成,于是教师决定让幼儿先学习折“衣服”。在折“衣服”熟练以后,再折“照相机”。这样幼儿虽然没有完成预计的学习任务,但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动手的兴趣也依旧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