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抽到的关键词是“讨论”,他们要讨论的题目是:
1.为什么星老师非要花那么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让学生长时间处于焦虑的状态,而不早早投出自己的一票?
2.你喜欢电影中的讨论吗?讨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讨论会不会也有弊端?这些弊端可以预防或减少吗?
3.在你过去的经历中,是否参与过这样的讨论?它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4.电影中的讨论,有哪些方法是你欣赏的,有哪些是你认为需要改进的?
《小猪教室》所呈现的教育方式,对于习惯于“被教育”的、少有自主空间的中国学生来说,是非常新鲜的。有的同学就认为,《小猪教室》中的讨论是失败的,因为讨论了半天,还是13票对13票。但也有同学不同意“失败”的判断,认为票数没有改变并不意味着观念没有改变。
我想,中国教育已经习惯于结果导向,结果导向让人在判断成败时,会以是否解决了问题、是否成功为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小猪教室》里的讨论貌似不怎么成功。但教育是一个过程,如果用过程导向来看《小猪教室》,就会关注在讨论过程中,孩子的思想得到扩展了吗?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变得深入或者丰富了吗?
一位同学看到了这个过程,他说:“讨论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发现的过程,尤其最后唱票的时候,让大家看着,一票一票地统计,这个过程才是生命教育的精华所在。让每个人等着一个不确定的结果,等着决定一个生命的去留,而且这个生命是自己用心血、自己投入感情养大的。在投票中,很可能由于自己的那一票而导致这个生命死亡或者继续生存下去,这个阶段每个人心里都是极其难受的,是一种交战的状态。经历这种交战,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就像星老师说的,用教科书,讲一个别人的故事,没有冲击力。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自己真正经历的,一种真正影响自己以后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思维的东西会留在心里。”
是啊,在讨论交流中,孩子们需要整理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有机会听到别人的想法。这个充满张力的过程,让他们产生了丰富复杂的感受,也从别人那里看到了问题的其他方面,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如果星老师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孩子,剥夺孩子们思考和交流的机会,或许孩子们会少一些焦虑、纠结与痛苦,但也丧失了独立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拓展视角的成长机会。
讨论的价值何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哈利·科斯说:“鉴于人性的脆弱,我们都免不了刚愎自用和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活跃的思想市场广开言路,接纳不同的意见,让相互竞争的思想和观点反复交流、碰撞,以及相互批评。这个过程不仅是我们寻找真理的唯一途径,也能够培养互相尊重、信任和容忍,这是对付偏见和自负最有效的解毒剂。”我们每个人由于背景不同和自身的局限,都难免会形成一些成见和偏见,在讨论中他人提出的不同想法,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自身的封闭。
罗伯特·费舍尔是一位推动儿童学哲学的专家,他在《教儿童学会思考》这本书中说:“团体诘问可以帮助儿童在多元和民主的社会中具有完全能胜任的能力和气质。它提升了自尊、智力自信和参与推理讨论的能力。”[5]所以,也许和讨论的结果同样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这些特质。
美国儿童哲学发展研究所的李普曼教授认为,儿童学哲学要培养三种不同的态度或气质[6]。而我们在《小猪教室》的讨论中,恰好看到了这三种态度或气质。
第一种气质,是批判性气质。它由下列疑问句导出:“我想到的是什么?”它反映了一系列的态度——思考自我,寻找理由,符合标准的判断以及对任何既定的想法提出质疑、挑战。
例如,在《小猪教室》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猪生来就是为人吃的。
·那只不过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这样随便决定别人的生存与否很不合适……
·如果P变成了普通的猪,P也就不是P了。
·就算是让人继续养,也只是把问题暂时搁置而已。就因为我们从小养它,我们亲手结束它的生命才算是负责到底……
第二种气质,是创造性气质。它由下列疑问句导出:“其他的想法是什么?”它反映了评价新思想、新假说、新观点和新的解决方法的态度。在《小猪教室》中,孩子们曾经这样提问:
·除了吃和不吃,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谁能决定生命的长短?
·不要想成杀掉它,就想成它要毕业吧。
·杀掉只是夺取它的生命而已,吃掉是换种方式延续它的生命。
·P是为什么活着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吃掉才活着的吗?大家又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呢?
第三种气质,是合作气质。在讨论中,能够站在他人角度去感受和思考,被称为“关爱性思考”,通常由下列疑问句导出:“其他人想的是什么?”它反映了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自尊、心意相通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我们也听到了孩子们在决定小猪命运时产生的关爱性思考:
·三年级同学这么小,给他们养不是很危险吗?
·等他们毕业的时候,也会和我们现在一样烦恼……
·P也会在大家离开后觉得寂寞……
·想把问题甩给三年级自己逃跑吗?
但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是建设性的,都能促进人的成长。我们看多了这样的场景:强势者(领导、大咖等)占据舞台的中心,操控着讨论的进程,其他人不过就是陪衬;观点不同引发人身攻击,对立的更加对立,最终不欢而散;以“民主”之名轮流发言,插科打诨,东拉西扯,讨论在散乱中变成了马拉松……
生死学的课堂,无疑应该充满讨论,但讨论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呢?怎样的设置才能让课堂充满安全、信任的氛围,大家既可以畅所欲言又可以推动讨论深入?结合《小猪教室》所表现的讨论场景,我引导同学们又进行了一些讨论,并制定出班级讨论的基本规则(每轮课程略有不同):
1.不进行人身攻击,不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要表达不同意见时,将“人”和“观点”分开。具体办法是不用“你信息”进行负面评价,比如“你的想法太幼稚了”,而用“我信息”来正面阐述自己的意见,如“我听到你的想法是……,而我的想法是……”)
2.诉诸理性,不要诉诸权威。(在这个课堂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表达自己观点、质疑他人观点的权利,包括老师的观点在内。)
3.保持开放心态,倾听他人的言说,理解对方的观点,不打断对方。(讨论本身是为了打开我们的思维,因此要学着慢下来,放空自己,好奇他人。也就是把我的想法先打包放在一边,空出我的心去听听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
当然,要在实践中遵守这些规则,特别不容易,即便是作为老师的我,也需要不断地警觉,不断地提醒自己,才能做到。
说到讨论规则,我心中充满感慨。我父亲去世时留下了一箱日记,最早的是1942年他刚上高中时写的。有篇日记中说,那时同学之间经常会有“主义之争”“婚姻之争”“文学之争”,但有些人不懂“攻辩规则”,破坏了讨论,让父亲很气愤。
我很惊讶,1942年的他,就知道有“攻辩规则”这回事!而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中国人公共生活中,知道并能实践讨论规则的人并不多。不少大大小小的会议,貌似很民主,允许大家发言,但由于没有公正的讨论程序和有效的规则,很容易被人操纵。可喜的是,近两年,《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纪录》[7]一书热销,让人们开始理解、讨论议事规则的重要性了。就着这堂课,我也将此书推荐给了学生。
我的确是个贪心的老师啊,如果学生们在这个课程中,感受到了讨论的价值,也能掌握一些讨论的规则,那会比他们记住了多少知识点更令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