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阶段以世纪之交为始。
就世纪之交的我国的文化态势而论,既有着旧世纪末的失落、悲酸乃至恐惧,又有着21世纪初总体期冀间的迷茫、惶惑与无所适从。在这种社会整体的集体意识或集体潜意识下,被冠以“大众文化”之名、蕴涵着某种后现代意味的文化思潮的涌现,也便自然而然:消费文化的扑涌,世俗欲望的膨胀,不要终极精神的文化快餐,只看“现在”、只要“活着”而不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即时性”享受,满足平面化与平浅化,只图感受不要觉悟,沉溺于无所用心的轻松情境而拒绝与摒除形而上的悲剧意识,等等,虽不能说已完全占据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其甚嚣尘上的态势,其文化覆盖面之广泛,则毋庸置疑。
在上述文化背景与时代氛围中,“第五代”电影的文化表现如何?
如果说,前一时段“第五代”的电影还有着东冲西突、南试北测的文化寻求、探索、期冀的潜意识,那么在此阶段,便基本上只为“活着”而“随风俯仰”、为纯粹形而下的市井消费“作牛马走”,终归商品化之途了。
此期间“第五代”主要的电影作品是——
陈凯歌《温柔地杀我》2000年、《和你在一起》2002年、《无极》2005年,张艺谋《幸福时光》2001年、《英雄》2002年、《十面埋伏》2004年,田壮壮《小城之春》2002年,夏钢《玻璃是透明的》2001年、《向水倾诉》2001年、《一见钟情》2002年,何群《飞虎队》、《澳门》1999年、《无声的世界》2000年,霍建起《九九艳阳天》2000年、《蓝色爱情》2001年、《生活秀》2002年,冯小宁《黄河绝恋》2000年、《紫日》2001年,麦丽丝《天上草原》2002年,以及宁瀛《夏日暖洋洋》2001年……
此阶段电影可细分为三种——
第一种:倾心竭力地追求极致之美,以超级感官愉悦(相对国内影片而言)获得观众青睐,《英雄》是其集大成的代表。以三千万美元的“大手笔”,精心刻意地欲问鼎奥斯卡,欲振兴大陆电影票房的濒临危亡,应该说,其动机可嘉,其手段(制作、宣传、营销等)也有力,其经济效果与商业经验更值得重视。但从文化角度审视,且不究其意识形态的传达与20年前正相悖反,只就当前的社会文化效应而论,不过是适应乃至趋从“世俗消费”而已。其他如《十面埋伏》、《黄河绝恋》、《紫日》、《小城之春》、《天上草原》以及虽非电影但出于张艺谋之手的豪华歌剧《图兰朵》等作品,尽管从审美角度看,均有不俗的体现,但就其文化品格的肤浅、陈旧、平泛与疏离而言,也只能归入“适世”与“适时”的典雅型消费文化一类:镜像表层的“典雅”之下,仍埋藏着商品化的基因。
第二种:以贴近时下小人物的普通生活为标榜,用近乎写实的风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力图达到某种“清明上河图”的意蕴。此类影片以《和你在一起》、《生活秀》、《玻璃是透明的》为代表。应该承认,这类作品确是对时下百姓生态与心态的某种展示,所以能获得部分观众的泛泛认可。但因只停止在生活表层的扫描,而没有更重、更深地触及时下百姓内心主弦与集体意识(与集体潜意识),也没有蕴含真正“审时度势”的文化启悟,实际上是在现实风格下的超离现实的营构与制造——不是真正的现实表现,而只是带有现实风格的世俗摹写,是一种疏离的“写实”、“仿实”,因而受到某些人的“伪现实主义”之讥,也在所难免。
第三种:则是纯粹商业追求的制作。这类影片当然以世俗的消费需求为唯一对象,其文化层面的“随波逐流”更是自然而然。
宁瀛的《夏日暖洋洋》倒是个个案——对当下社会无根状态的展示,对人生片段的零碎扫描——从观赏角度分析,或许并不“好看”,其特意为之的叙述方式也不见得高明,但从文化意识分析,她确是有意走出新路,而并不随风。这种不随风,尽管也只是“原生态的记录与扫描”,还不能引领什么。但在这种对社会文化“整体与深层大真实”的再现中,或可有新东西潜滋出来——这就比一味地沉溺世俗、趋从时潮、满足平浅“大众消费”而全然失去“文化自我”,显得有价值与意义。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文化主导取向是屈从大众消费需要的“随风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