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上官们几乎都很矫情,他们越是在明面上强调不能做某些事情,而实际上在暗底下可能却非常欢迎下属替他们做那些事情。
对这个现象,下层官吏们切莫存有侥幸心理,只能是“勿问上之不欲,但问己之不行”。《三国志·魏书·王思传》里有一则故事就给我们很生动地上了一堂“活课”,其主要角色是曹魏嘉平年间的弘农郡太守刘类,他“外托简省,每出行,阳敕督邮不得使官属曲修礼敬,而阴识不来者,辄发怒中伤之”。
这件轶事还告诉我们:在当时的官场内部,许多事情永远是“表里不一”的。
我们可以再通过《三国志》中另外一位大名士杨俊的遭遇来加深印象。
(魏文帝曹丕)车驾南巡,未到宛,有诏百官不得干预郡县。及车驾到,而宛县令不解诏旨,闭巿门。帝闻之,忿然曰:“吾是寇耶?”乃收宛令及太守杨俊。
杨俊和宛县令没有主动做好迎驾工作,信了“有诏百官不得干预郡县”的虚文,末了竟遭斩首之刑,你说他俩是冤枉不冤枉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