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武飞收留了自己,杨小小急忙站了起来,向他又行了一个万福。

“多谢恩公收留!”

武飞这才觉得,自己有点太草率了,他还没想好怎么安置她呢。

看到一脸纠结的武飞,米花三人对视了一眼。

陈圆圆说话了。

“老爷,要不就让杨姐姐和我住在一个屋吧?这样也好有个照应!”

武飞想了一下,就同意了这个提议,让陈圆圆带着她下去了。

这个事情终于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街面上也越来越有节日气氛。

每个商铺都换上了新的对联,走在开封的大街小巷上,不时能闻到一阵子飘来的酒香。

武家宅院里,武飞也拿出了一些二锅头,还有一些啤酒,加上派人出去采买的各色糕点和食物,就等着正日子到来后,整个宅院一同赏月了。

很快,日子就来到了中秋。

天公作美,天气很晴朗。

当夜幕降临后,天空中高挂的月亮,映照着整个大地,虽然没有白天那么亮,但还是能看到人的。

武飞命人搬出了一武武桌凳,放到了宅院里,在桌子上放满了食物。

武家宅院的所有人都落座了,武飞和他的三位准妾室,还有杨小小坐在上头的桌子边。

陈子昂带着他的十几个学生,坐满了两个桌子。

而凌枫,则带着护院,坐在了一个桌子上。

剩下的武安,武福和武刘氏坐了一个桌子。

其他的几个人,坐在另一个桌子上。

看着满院子的人,武飞不由得感到由衷的自豪,这可都是自己的班底啊。

武飞首先敬了大家一杯酒,然后就让大家随意了。

凌枫等人,喝的是二锅头,他们喜欢这种烈酒。

他们原本以为,武飞没有准备酒水,在喝了一口二锅头后,他们就再也舍不得放下酒瓶子了。

武飞也懒得提醒他们,二锅头和大宋现有的酒不一样,毕竟酒精度数太高。

而陈子昂则喜欢上了啤酒,他不停的一杯一杯的喝着。

至于他的学生,武飞没让他们喝酒,毕竟他们还是未成年,喝酒不利健康。

武飞给自己和三位准妾室,准备了果汁,三五种不同口味的。

喝着喝着,武飞这才明白了一句诗词的意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

武飞感到自己很孤独,虽然有这么多人陪伴在自己的周围,自己也有了红颜知己。

但是,对于他来说,这里并没有自己的亲人,不是自己的故乡。

原来武飞并不是很理解,但现在他明白了。

武飞放下了果汁,开始拿起了二锅头,喝了起来,他想把自己灌醉,用酒精麻醉自己。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竟然觉得自己越喝越清醒!

于是,他就不停的喝啊喝。

米花三人不明白,刚刚还高高兴兴的武飞,怎么突然间就变了?

她们开始劝武飞不要喝了,但武飞并不听。

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武飞嘴里说着乱七八糟的话,迷迷糊糊的醉倒了。

梦里的武飞,梦到了自己的故乡,也梦到了自己的亲人,他仿佛骑着马,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不停的向着远方跑啊,跑啊

清晨,武飞醒过来的时候,感到一阵的头疼。

宿醉的后遗症开始发威了!

不过,武飞感到有点不对劲,自己的边上怎么还有一个人,他看了一下,原来是陈圆圆。

他不由得一阵头大,看来喝酒误事啊。

原本是米花和米月两个人,轮替着照看着自己,而从现在开始,又多了一个陈圆圆。

武飞觉得口很渴,准备起来了。

他的动作惊醒了陈圆圆,只见她嘤咛一声后,睁开了惺忪的双眼。

“老爷,你醒了?”陈圆圆问道。

当武飞说口渴了,陈圆圆立刻坐了起来,穿好衣服就去倒了一杯茶。

武飞喝完后,这才感到舒服了许多。

这时候,他才彻底清醒了过来,不由的开始纠结,以后该怎么给三个人排班呢?

是轮替呢?还是学着《红高粱》里的,晚上想要睡那个妾室,就在妾室门口挂个灯笼?

抑或是学皇帝,制作一些竹牌,每天晚上翻牌玩。

自嘲了笑了一下,武飞才觉得自己想多了。

自己现在也就三个妾室,又不是三百来个,那用得着这么复杂啊。

起床后,武飞用过早饭后,就带上武福,准备去外面转一圈。

毕竟,他也就去逛了一次夜市,白天外出,除非是有特定的目的,还从来没有转悠过开封府呢。

武飞开始信步走了起来,他决定随着心意,走哪算哪。

不知不觉间,武飞走到了一座宏大的宅院前,只见宅院前的匾额上书写着几个大字,“寇莱公府”。

武飞一愣,自己怎么就走到这里来了。

寇莱公府好像是寇准的府邸啊!

不过自己和他不熟,自己一介布衣,虽然被赐了两个宫女,但在这等大佬眼里,也就是一个小爬虫级别的吧。

武飞决定继续向前走,看看能走到哪里。

正当他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一个八抬大轿停了下来,从中下来了一个穿着整套朝服的大臣。

“寇公回府了!”前面传来一阵喊声。

武飞看了一下,这人的面相显得很是刚毅。

武飞记得,葛优好像演过寇准,那副长相,实在是太滑稽了,而这人,明显和葛优的形象扯不上半点关系。

武飞看到真人,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个是自己见到的又一个著名历史人物啊。

武飞记得,寇准字平仲,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寇相在五代后晋时高中进士,官至魏王记室参军,但在寇准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

寇准的成就完全依靠他个人的天资聪慧和勤奋好学。

寇准是被宋太宗赵光义给提拔起来的,19岁的寇准就高中进士甲科“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当然,寇准的最出名的事迹,当属在檀渊之盟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等于是挽救了当时的大宋。

也是在寇准的强烈要求下,宋真宗赵恒勉强答应御驾亲征,在经过一系列缜密战争部署,终于打退了粮草不济的契丹大军。

宋辽这才议和,大宋保住了自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