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情歌谣集》一八〇〇年版序言(华兹华斯)
这些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最重要的是从这些事件和情节中真实地而非虚浮地探索我们的天性的根本规律——主要是关于我们在心情振奋的时候如何把各个观念联系起来的方式,这样就使这些事件和情节显得富有趣味。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了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境地,少受一些拘束,并且说出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因为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一种更单纯的状态之下,因此能让我们更确切地对它们加以思考,更有力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因为田园生活的各种习俗是从这些基本情感萌芽的,并且由于田园工作的必要性,这些习俗更容易为人了解,更能持久;最后,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我又采用这些人所使用的语言(实际上去掉了它的真正缺点,去掉了一切可能经常引起不快或反感的因素),因为这些人时时刻刻是与最好的外界东西相通的,而且最好的语言本来就是从这些最好的外界东西得来的;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处于那样的地位,他们的交际范围狭小而又没有变化,很少受到社会上虚荣心的影响,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因此,这样的语言从屡次的经验和正常的情感产生出来,比起一般诗人通常用来代替它的语言,是更永久、更富有哲学意味的。一般诗人认为自己愈是远离人们的同情,沉溺于武断和任性的表现方法,以满足自己所制造的反复无常的趣味和欲望,就愈能给自己和自己的艺术带来光荣。
但是,我也知道,现在有几个作家偶尔在自己的诗中采用了一些琐碎而又鄙陋的思想和语言,因而遭到了一致的反对;我也承认,这种缺点只要存在,比起矫揉造作或生硬改革,更使作家丧失名誉,可是同时我认为,这种缺点就全部看来并不是那样有害。这本集子里的诗至少有一点和这些诗不同,即是,在这本集子里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有价值的目的。这不是说,我通常作诗,开始就正式有一个清楚的目的在脑子里;可是我相信,这是沉思的习惯加强了和调整了我的情感,因而当我描写那些强烈地激起我的情感的东西的时候,作品本身自然就带有着一个目的。如果这个意见是错误的,那我就没有权利享受诗人的称号了。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个说法虽然是正确的,可是凡有价值的诗,不论题材如何不同,都是由于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因为我们的思想改变着和指导着我们的情感的不断流注,我们的思想事实上是我们已往一切情感的代表;我们思考这些代表的相互关系,我们就发现什么是人们真正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重复和继续这种动作,我们的情感就会和重要的题材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如果我们本来具有强烈的感受性,我们就会养成这样的心理习惯,只要盲目地和机械地服从这种习惯的引导,我们的描写事物和表露情感的性质上和彼此联系上都必定会使读者的理解力有某种程度的提高,他的情感也必定会因之增强和纯化。
我也说过,这本集子里的诗每首都有一个目的。另外我还须说明,这些诗与现在一般流行的诗有一个不同之点,即是,在这些诗中,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
我决不为着虚伪的客气而不说出,我要读者注意这个显著的特点,与其说是为了这本集子里的诗,还远不如说是为了题材的一般重要性。题材的确非常重要!因为人的心灵,不用巨大猛烈的刺激,也能够兴奋起来;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这一点,如果他进而不知道一个人愈具有这种能力就愈比另一个人优越,那末他一定不能充分体会人的心灵的优美和高贵。因此,在我看来,竭力使这种能力产生或增大,是各个时代的作家所能从事的一个最好的任务;这种任务,虽然在任何时期都很重大,可是现在特别是这样。许多的原因从前是没有的,现在则联合在一起,把人们分辨的能力弄得迟钝起来,使人的头脑不能运用自如蜕化到野蛮人的麻木状态。这些原因中间影响最大的,就是日常发生的国家事件,以及城市里人口的增加。在城市里,工作的千篇一律,使人渴望非常的事件。这种渴望,只有迅速传达的新闻能时时刻刻予以满足。这种生活和习俗的趋势,我国的文学和戏剧曾力求与之适应。所以,已往作家的非常珍贵的作品(我指的几乎就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已经被抛弃了,代替它们的是许多疯狂的小说,许多病态而又愚蠢的德国悲剧,以及像洪水一样泛滥的用韵文写的夸张而无价值的故事。当我想到这种对于狂暴刺激的下流追求,我就不好意思说到我想在这些诗里反对这种坏处的微弱努力。当我想到这种普遍存在的坏处的严重情况,我就几乎被一种并非可耻的忧郁所压倒,好在我还深深觉得人的心灵具有着一些天生的不可毁灭的品质,一切影响人的心灵的、伟大和永久的事物具有一些天生的不能消灭的力量,好在除此之外我又相信,这个时代快到了,能力更强大的人们会一致起来系统地反对这种坏处,并且会得到更显著的成功。
关于这些诗的题材和目的,我已说了这么多,现在我请求读者让我告诉他一些有关这些诗的风格的情形,免得他格外责备我不曾做决不想做的事情。读者会看出,这本集子里很少把抽象观念比拟作人,这种用以增高风格而使之高于散文的拟人法,我完全加以摈弃。我的目的是摹仿,并且在可能范围内,采用人们常用的语言;拟人法的确不是这种语言的自然的或常有的部分。拟人法事实上只是偶尔由于热情的激发而产生的辞藻,我曾经把它当作这样的辞藻来使用;但是我反对把它当作某种风格的人为的手法,或者把它当作韵文作家按照某种特权所享有的一种自己的语言。我希望读者得到有血有肉的作品作为伴侣,使他相信我这样做,会使他感到兴趣。别的人走着不同的途径,也同样会使读者感到兴趣;我决不干涉他们的主张,但是我希望提出我自己的主张。在这本集子里,也很少看见通常所称为的诗的词汇;我费了很多力气避免这种词汇,正如普通作者费很多力气去制造这种词汇;我所以要这样做,理由已经在上面讲过了,因为我想使我的语言接近人们的语言,并且我要表达的愉快又与许多人认为是诗的正当目的的那种愉快十分不同。既然不能份外地仔细,我就无法让读者对于我所要创造的风格有着更确切的了解,我只能告诉他我时常都是全神贯注地考察我的题材;所以,我希望这些诗里没有虚假的描写,而且我表现种种思想时所使用的语言,都分别适合于每一思想的重要性。这样的尝试必然会获得一些东西,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一切好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情合理。然而要这样做,我就必须丢掉许多历来认为是诗人们应该继承的词句和词藻。我又认为最好是进一步约束自己,不去使用某些词句,因为这些词句虽然是很适合而且优美的,可是被劣等诗人愚蠢地滥用以后,便使人十分讨厌,以致任何联想的艺术都无法加以征服。
如果在一首诗里,有一串句子,或者甚至单独一个句子,其中文字安排得很自然,但据严格的韵律的法则看来,与散文没有什么区别,于是许多批评家,一看到这种他们所谓散文化的东西,便以为有了很大的发现,极力奚落这个诗人,以为他对自己的职业简直一窍不通。这些批评家会创立一种批评标准,读者将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喜欢这些诗,就必须坚决否认这一标准。我以为很容易向读者证明,不仅每首好诗的很大部分,甚至那种高贵的诗的很大部分,除了韵律之外,它们与好散文的语言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且最好的诗中最有趣味的部分的语言也完全是那写得很好的散文的语言。
[……]
现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毫无错误地说,散文的语言和韵文的语言并没有也不能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喜欢探索诗和绘画的相似之点。因而把它们当做两姊妹。但是对于韵文和散文,我们从哪里找到充分紧密的联系,足以说明两者有一致的特征呢?韵文和散文都是用同一的器官说话,而且都向着同一的器官说话,两者的本体可以说是同一个东西,感动力也很相似,差不多是同样的,甚至于毫无差别;诗的眼泪“并不是天使的眼泪”[1],而是人们自然的眼泪;诗并不拥有天上的流动于诸神血管中的灵液,足以使自己的生命汁液与散文的判然不同;人们的同样的血液在两者的血管里循环着。
如果认为韵脚和韵律是一种特点,可以推翻刚才所讲的散文和韵文是一致的说法,并且又引起人的头脑所乐于承认的其他种种人为的特点,那末我只有回答说,这本集子里的诗所用的语言,是尽可能地从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中选择出来的。这种选择,只要是出于真正的兴趣和情感,自身就形成一种最初想象不到的特点,并且会使文章完全免掉日常生活的庸俗和鄙陋。即使再加上音节,我相信所产生的不同之处也不至于使头脑清楚的人感到不满意。我们究竟还有别的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又存在于什么地方呢?不,就是在诗人通过他的人物讲话的地方,也没有别的特点。就是为着文体的高贵,或者为着它的任何拟定的装饰,别的特点也是不必要的。只要诗人把题材选得很恰当,在适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有热情,而由热情产生的语言,只要选择得很正确和恰当,也必定很高贵而且丰富多彩,由于隐喻和比喻而充满生气。假如诗人把自己所制造的一套外加的华丽与热情所自然激发的优美杂揉在一起,那末这种不协调一定会使明智的读者感到震惊,这里我就不仔细谈了。我只须说这种杂揉是不必要的。倘若热情并不强烈,文体也相当平和,那么,一些适当的充满隐喻和比喻的诗行,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这种情况的确很可能的。
[……]
诗人这个字眼是什么意思呢?诗人是什么呢?他是向谁讲话呢?我们从他那里得到什么语言呢?——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他喜欢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内在的活力使他比别人快乐得多;他高兴观察宇宙现象中的相似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在没有找到它们的地方自己去创造。除了这些特点以外,他还有一种气质,比别人更容易被不在眼前的事物所感动,仿佛这些事物都在他的面前似的;他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但是(特别是在令人高兴和愉快的一般同情心范围内),比起别人只由于心灵活动而感到的热情,则更像现实事件所激起的热情。他由于经常这样实践,就获得一种能力,能更敏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特别是那样的一些思想和感情,它们的发生并非由于直接的外在刺激,而是出于他的选择,或者是他的心灵的构造。
不论我们以为最伟大的诗人具有多少这种能力,我们总不能不承认这种能力给诗人所提示的语言在生动上和真实上总常常比不过实际生活中的人们的语言,实际生活中的人们是处于热情的实际紧压之下,而诗人则在自己心中只是创造了或自以为创造了这些热情的影子。
不管我们怎样赞美诗人的禀赋,我们总看得出,当他描写或摹仿热情的时候,他的工作比起人们实在的动作和感受中所有的自由和力量,总是多少有些机械。所以,诗人希望把自己的情感接近他描写的人们的情感,并且暂时完全陷入一种幻觉,竭力把他的情感和那些人的情感混在一起,并且合而为一;因为想到他的描写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即使人愉快的目的,有时才把这样得来的语言稍微改动一下。于是,他就实行我所主张的选择原则了。他依据这种选择原则,抛弃热情中使人厌恶不快的东西;他觉得无须去装饰自然或增高自然;他愈加积极地实行这个原则,他就愈加深信,他的从想象或幻想得来的文字是不能同从现实和真实里产生的文字相比的。
但是,那些不反对这些话的总的精神的人们也许会说,诗人既然不能时常创造十分适合于热情的语言,像从真实的热情里得来的语言一样,那末他就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翻译者,可以随便把另一种优点来代替那种他不能得到的优点;他有时竭力想超过他原来的优点,以便补偿他觉得自己不能不犯的一般缺点。但是这种说法却会赞助懒惰,鼓励懦怯的失望。还有,这些人说出这种话,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他们谈论的东西,他们把诗当做取乐和消遣的东西谈论,他们十分严肃地向我们说他们爱好诗,而实际上他们就像他们爱好跳绳或喝酒一样,把这当作无关利害的事情。我记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诗是一切文章中最富有哲学意味的。的确是这样。诗的目的是在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真理,而是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以外在的证据作依靠,而是凭借热情深入人心;这种真理就是它自身的证据,给予它所呈诉的法庭以承认和信赖,而又从这个法庭得到承认和信赖。诗是人和自然的表象,传记家和历史家都必须忠于事实而且要顾到实际用处,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比起诗人所遇到的就大得不知多少,因为诗人了解他自己的艺术的高贵性。诗人作诗只有一个限制,即是,他必须直接给一个人以愉快,这个人只须具有一个人的知识就够了,用不着具有律师、医生、航海家、天文学家或自然哲学家的知识。除了这一个限制以外,诗人与事物表象之间就没有什么障碍;而在事物表象与传记家和历史家之间却有成千上万的障碍。
不要把这种直接给人愉快当做诗人艺术的一种退化。事实上决不是如此。这是对于宇宙间美的一种承认,一种虽非正式的却是间接的更诚实的承认;对于以爱来观看世界的人,这是一种轻而易举的工作;还有,这是对于人的本有的庄严性的一种顶礼,是对于人们借以理解、感觉、生活和运动的快乐的伟大基本原则的一种顶礼;只有愉快所激发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我希望我不会被人误解;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对苦痛表示同情,我们就会发现同情是和快感微妙地结合在一起而生和展开的。没有一种知识,即是,没有任何的一般原理是从思考个别事实中得来的,而只有由快乐建立起来、单凭借快乐而存在于我们的心中。科学家、化学家、数学家,不管他们经过多少困难和不愉快,他们总知道这点,感觉到这点。不管解剖学家研究的东西如何给人苦楚,他总感觉到他的知识是一种愉快;他没有愉快,也就没有知识。那末,诗人作的是什么呢?他以为人与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生出无限复杂的苦痛和愉快;他依据人自己的本性和他的日常生活来看人,认为人以一定数量的直接知识,以一定的信念、直觉、推断(由于习惯而获得直觉的性质)来思考这种现象;他以为人看到思想和感觉的这种复杂的现象,觉得到处都有事物在心中激起同情,这些同情,因为他天性使然,都带有一些愉快。
诗人主要注意的,就是人们都具有的这种知识,以及除了日常生活经验我们不需要别的训练就能喜欢的这种同情。他以为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人的心灵能映照出自然界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因此,诗人被他在全部探索过程中的这种快感所激发,他和普遍的自然交谈着,怀着一种喜爱,就象科学家在长期的努力后,由于和自然的某些特殊部分(他的研究对象)交谈而发生的喜爱一样。诗人和哲学家的知识都是愉快;只是一个人的知识是我们的生存所必需的东西,我们天然的不能分离的祖先遗产;一个人的知识是个人的个别的收获,我们很慢才得到,并且不是以平素的直接的同情把我们与我们的同胞联系起来。科学家追求真理,仿佛是一个遥远的不知名的慈善家;他在孤独寂寞中珍惜真理,爱护真理。诗人唱的歌全人类都跟他合唱,他在真理面前感觉高兴,仿佛真理是我们看得见的朋友,是我们时刻不离的伴侣。诗是一切知识的菁华,它是整个科学面部上的强烈的表情。真的,我们可以象莎士比亚谈到人一样,说诗人是“瞻视往古,远看未来”[2]。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不管地域和气候的差别,不管语言和习俗的不同,不管法律和习惯的各异,不管事物会从人心里悄悄消逝,不管事物会遭到强暴的破坏,诗人总以热情和知识团结着布满全球和包括古今的人类社会的伟大王国。诗人的思想对象随处都是;虽然他也喜用眼睛和感官作向导,然而他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发现动人视听的气氛可以展开他的翅膀,跟踪前去。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如果科学家在我们的生活里和日常印象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变革,诗人就会立刻振奋起来。他不仅在那些一般的间接影响中紧跟着科学家,而且将与科学家并肩携手,深入到科学本身的对象中间去。如果化学家、植物学家、矿物学家的极稀罕的发现有一天为我们所熟习,其中的关系在我们这些喜怒哀乐的人看来显然是十分重要,那末诗人就会把这些发现当做与任何写诗的题材一样合适的题材来写诗。如果有一天现在所谓科学的东西这样地为人们所熟悉,大家都仿佛觉得它有血有肉,那末诗人也会以自己神圣的心灵注入其中,帮助它化成有生命者,并且欢迎这位如此产生的人物成为人们家庭中亲爱的、真正的一员。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能想象,凡是对于诗抱有我所企图说明的这样崇高观念的人,会以转瞬即逝的装饰损害他所描写的东西的真实性和神圣性,会竭力用各种技巧来博得喝采,而使用这些技巧不过是由于假定他的题材卑下的原故。
直到这里,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对于一般的诗而言的,特别是对于诗人通过自己人物说话的那一部分而言的。谈到这点,我们仿佛可以下一个结论,只要是有理性的人都会认为,诗中戏剧性部分的缺点的大小,完全在于它脱离真正的自然语言的程度,以及是否染上了诗人自己的词汇的色彩。这种词汇或者是诗人当做个人所特有的,或者是一般诗人所共有的。这些人由于写诗的关系,自然就使用一种特别的语言。
所以,我们不仅在诗的戏剧性部分里可以寻找语言上的这种差别,而且就是在诗人现身说话的地方,我们也一定可以看到语言上的这种差别。关于这点,我请读者看一看我在上面对于诗人的描写。在主要有助于形成诗人的这些特质之中,没有一点在种类上与别人不同,不过在程度上有差别而已。总括说来,诗人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在诗人没有外界直接的刺激也能比别人更敏捷地思考和感受,并且又比别人更有能力把他内心中那样产生的这些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但是这些热情、思想和感觉都是一般人的热情、思想和感觉。这些热情、思想和感觉到底与什么相联系呢?无疑地,它们与我们伦理上的情操、生理上的感觉,以及激起这些东西的事物相联系;它们与原子的运行、宇宙的现象相联系;它们与风暴、阳光、四季的轮换、冷热、丧亡亲友、伤害和愤懑、感德和希望、恐惧和悲痛相联系。这些以及类似的东西是别人的感觉和使他们发生兴趣的对象,所以是诗人所描写的感觉和对象。诗人以人的热情去思考和感受。那末他用的语言怎能与感觉敏锐、头脑清楚的其他一切人所用的语言有很大差别呢?我们可以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假如不是这样,诗人就可以在表达情感以娱乐自己或他这样的人的时候使用一种特别的语言了。不过,诗人决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人们而写诗。除非我们提倡盲目崇拜,或者把无知当作快乐,诗人就必须从这个假想的高处走下,而且为了能引起合理的同情,必须像别人表现自己一样地表现自己。除此以外,诗人只是从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里进行选择,换句说话,他正确地依据这样的选择原则去作诗,自然就踏上稳固的基地,我们就知道从他那里会得到什么。关于韵律,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读者要记住,韵律的特点是整齐、一致,不像通常所谓诗的词汇的所有韵律是硬造的,随意可以改变的,这些改变是数也数不清的。在一种情况下,读者就完全受诗人的摆布,听任他高兴用什么意象和词汇来表达热情;在另一种情形下,韵律遵守着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是诗人和读者都乐于服从的,因为它们是千真万确的,一点也不干涉热情,只是像历来所一致证实的那样提高和改进这种与热情共同存在的愉快。
[……]
我曾经说过,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一篇成功的诗作一般都从这种情形开始,而且在相似的情形下向前展开;然而不管是什么一种情绪,不管这种情绪达到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生,总带有各种的愉快;所以我们不管描写什么情绪,只要我们自愿地描写,我们的心灵总是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中。如果大自然特别使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获得享受,那么诗人就应该听取这种教训,就应该特别注意,不管把什么热情传达给读者,只要读者的头脑是健全的,这种热情就应当带有一种愉快。和谐的韵文语言的音乐性,克服了困难之后的感觉,已往从同样的韵文作品里所得到的快感的任意联想,对这种语言(它与实际生活语言十分相似而在韵律上却又差别很大)的一再的模糊的知觉,——所有这一切很微妙地构成了一种复杂的快乐感觉,它在缓和那总是与更深热情的强烈描写掺杂在一起的痛苦感觉方面是非常有用的。在打动人心和充满**的诗中,总是有这种效果;至于在轻快的诗篇里,诗人在安排韵律上的轻巧和优美就是使读者感到满意的主要源泉。关于这个问题所必须说的一切,还可以用下面这个事实来证明:很少有人否认,用诗和散文描写热情、习俗或性格,假使两者都描写得同样好,结果人们读诗的描写会读一百次,而读散文的描写只读一次。
(曹葆华译,选自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作者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之一。1770年4月7日生于英国北部坎伯兰郡考克茅斯的一个律师家庭,家乡湖泊星罗棋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闻名。童年时熟读斯宾塞、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8岁时母亲去世,被送到位于故乡东南二三十英里一个叫豪克斯海德的小镇的寄宿学校上学,直到1787年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为止。期间得以常在当地的湖山之间漫游。所上学校的校长是位诗歌爱好者,对他在诗歌方面的兴趣起了关键的启蒙作用。这段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日子对他后来的写作影响很大。1783年父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后来一直与他相伴。
1787年,华兹华斯进入剑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学习。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同时学习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1790年的暑假,由于受卢梭思想的影响,曾与同学一起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行。1791年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11月赴法国旅居,住在卢布瓦,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1792年回到伦敦,不久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795年10月,在妹妹多萝西陪同下移居英国西北部湖区的塞特郡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夙愿。在那里,华兹华斯与英国另外两位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骚塞结为密友,号称“湖畔诗人”。1798年与柯勒律治一起出版了诗集《抒情歌谣集》。1798年9月至1799年春,旅居德国,开始写作长诗《序曲》。1803年游苏格兰,写了《孤独的收割者》和其他一些记游诗。1807年出版了两卷本诗集。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
2.背景知识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这两位“湖畔诗人”共同出版了诗集《抒情歌谣集》。这本诗集的出版,不但没有像两位作者预期的那样获得认可,反而受到了一些读者和批评家的责难。1800年,诗集再版,华兹华斯写了篇序言附在前面,主要的目的是为他的写作原则和写作实践辩护,并且驳斥同时代人对他的诗的冷遇与责难。后来,文学史家将这一部诗集,特别是这篇序言的出版,看成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美国的文学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曾认为,从古罗马贺拉斯所写的《诗艺》到18世纪的文学批评家之间,尽管存在着诸多重大的差异,两者在前提、宗旨和方法上的连续性却依然可辨,但是,“英国和德国浪漫主义作家理论的出现打断了这种连续性;他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新,其中有许多观点和具体做法都标志着在传统批评与包括一些自称是反浪漫主义的批评在内的现代批评之间,有着种种本质上的区别”[3]。艾布拉姆斯曾经用“镜”和“灯”这两个著名的隐喻来概括这种区别,“镜”概括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新古典主义主要的思维特征,而“灯”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在华兹华斯之前的整个18世纪的英国文学批评中,“艺术即模仿”的观点几乎成了不证自明的定理,“提纲挈领地说,18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们认为,心灵感知者就是反映外在世界;所谓创造活动,就是将朴素的形象或感觉摹本这些‘观念’加以重新组合;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经过选择和编排的生活形象”[4]。这种模仿(再现)理论在西方统治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华兹华斯这篇导言的意义,即在于提出了全新的主张情感表现的文学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时代。这篇序言因此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它的重要性在于提出了有关诗歌本质和评价标准的新命题。
华兹华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观点,对英国浪漫主义批评家对诗的本质的看法影响深远,因而也成了西方抒情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正如艾布拉姆斯所言:“华兹华斯是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他的著作影响极大,他使诗人的情感成为批评指向的中心,因此也标志着英国文学理论上的一个转折点。”[5]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华兹华斯把一切好诗的标准定义为“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他所谓的好诗的对象不是“史诗”,也不是西方所谓的“戏剧诗”,而是“抒情诗”。在浪漫主义时代,抒情诗成了诗歌的基本形式,它的性质也是一般诗歌的基本依据。因之,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理论就是一种抒情理论,其重要性恰恰是对古希腊以来以史诗和戏剧为基础文类的模仿理论的反拨与补充。
3.文本解读
华兹华斯在这篇文章中两次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l feelings)”。这被视为英国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最有代表性的定义。华兹华斯在文章中谈到题材、语言、自然、诗人等问题,都可以说是以诗的这个定义为基础的。这个关于诗的定义,将诗的本质定位为诗人情感的流露。“流露(overflow)”这个词更为准确的翻译应是“流溢”。正如艾布拉姆斯所言:“华兹华斯的‘流溢’这个隐喻,是以物理上的容器作比方的……这个容器当然就是诗人,诗歌的素材便是从中而来,它们既非事物也非行为,而恰恰是诗人**般的情感。一种首尾一致的诗歌理论如果以这种比方而不是以模仿说为其出发点,那么它的侧重点和标准就会迥异于其他诗论。它的重点倾向于艺术家,其注意焦点则是作品诸要素与艺术家心境的关系,而且,‘自然’这个词还暗示,流溢的原动力是艺术家天生就有的,或许还不是他想控制就能控制的。”[6]在华兹华斯对诗的定义的描述中,诗人本身就成了创造诗歌作品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而且,对诗的判断也主要地要以诗人为依据。这是一种强调诗人的情感表现的“表现说”,因而被认为是英国文学批评从“模仿说”到“表现说”转变的一种标志。[7]这也可以说是西方抒情理论兴起的标志。
华兹华斯抒情理论的主要特征,就是将诗歌作品的本质看成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是诗人强烈情感支配下的产物。这样,在诗歌创造中,诗人的情感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诗人主体对对象的审美观照中。华兹华斯认为他的诗的取材来自“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但他同时要使这些事件和情节“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这显然是与传统的模仿论不同的一种诗学观念,它强调的是心灵的想象力量对外物的“改变”作用,而这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即是浪漫主义诗人所理解的诗歌的源泉:强烈的情感。正如华兹华斯在文中所说:“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也正是由于极端重视诗人的情感,华兹华斯把诗学讨论的中心放在诗人这一要素上。同时,他赋予诗人一种理想化的浪漫主义气质与心性,用他自己的话描述,就是:“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他喜欢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内在的活力使他比别人快乐得多;他高兴观察宇宙现象中的相似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在没有找到它们的地方自己去创造。”此外,诗人“能更敏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特别是这样的一些思想和感情,它们的发生并非由于直接的外在刺激,而是出于他的选择,或者是他的心灵的构造”。无疑,诗人特异的敏感的心灵,成了诗歌创造的源泉。因而,华兹华斯说:“心灵能映照出自然界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
与上述关于诗的本质的抒情理论相对应,华兹华斯在这篇文章中还讨论了诗所应该描写的题材和所应该使用的语言。在华兹华斯看来,特定的情感、题材与语言这三者,在诗中是相互适应的:“只要诗人把题材选得很恰当,在适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有热情,而由热情产生的语言,只要选择得很正确和恰当,也必定很高贵而且丰富多彩,由于隐喻和比喻而充满生气。”那么,在华兹华斯的心目中,什么样的题材与语言才适合于诗人自然的情感流溢呢?
华兹华斯在这篇文章中多次明确地提到,他的诗表现的题材是“微贱的田园生活”,这是一种“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题材作为诗歌写作的内容,华兹华斯自己说:“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了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境地,少受一些拘束,并且说出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因为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一种更单纯的状态之下,因此能让我们更确切地对它们加以思考,更有力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因为田园生活的各种习俗是从这些基本情感萌芽的,并且由于田园工作的必要性,这些习俗更容易为人了解,更能持久;最后,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在这方面,华兹华斯的抒情理论,体现了文化上崇尚自然的倾向。既然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就有理由认为,真正的好诗不是用矫揉造作的华丽的辞藻去表现非自然的题材。换言之,诗既然是诗人的天性的自然流露,那么,田园题材就是诗歌写作最好的素材了。华兹华斯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他出生地所在的湖区一带度过的。在他自己的诗中,华兹华斯最乐于也最善于描写大自然。华兹华斯对大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具有种种痼疾的城市颇为厌恶,在这篇文章中,华兹华斯还对城市里产生的千篇一律的生活,以及诞生于城市的生活和习俗趋势之上的病态文学加以批判。
与诗歌写作所选择的“微贱的田园生活”相适应,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所应采用的语言是这些生活于其中的人“所使用的语言”。这或许可以理解华兹华斯与其他浪漫主义者对“歌谣”一词的热爱。歌谣,被理想化地认为是本国语言的真正化身和继承者,它的活力,即在于它是一种活的、自然的、富于韵律的语言。华兹华斯认为这样的语言是“更纯朴和更有力的语言”,它“单纯而不矫揉造作”,它“从屡次的经验和正常的情感产生出来,比起一般诗人通常用来代替它的语言,是更永久、更富有哲学意味”。为了达到诗的语言的这种纯朴、自然与有力,华兹华斯在谈到自己的诗的风格时,特别强调诗的写作应该避免使用一般人所谓的“诗的词汇”,主张打破严格的诗的韵律法则。华兹华斯力主诗人使用的语言应该接近普通民众使用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华兹华斯甚至认为诗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说:“诗的眼泪‘并不是天使的眼泪’,而是人们自然的眼泪;诗并不拥有天上的流动于诸神血管中的灵液,足以使自己的生命汁液与散文的判然不同;人们的同样的血液在两者的血管里循环着。”
通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浪漫主义以抒情诗为基础文类的诗论,其实就是一种抒情理论。这种抒情理论强调情感表现,强调诗人的主体性,认为诗歌作品的本质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华兹华斯称为“流溢”。
[1] 语出弥尔顿《失乐园》第一卷。
[2] 语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四幕第四场。
[3]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99页。
[5]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160页。
[6]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6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