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讨袁术檄文》传开后,天下英雄又一次将目光聚焦淮南。
太史慈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去岁得知刘繇安定江东后,他就想要投效刘繇。近些时日他一直徘徊在曲阿、吴县一带。想要看看刘繇治下的江东究竟如何。
但逛了月余,太史慈也没感觉江东就和青徐二州有什么区别,依旧是世家大族操持权柄。
不过江东远离纷争,百姓们还算安居乐业。
这证明刘繇不是残暴之主,值得他太史子义投效。
而且比起刘繇,更让太史慈感兴趣的是刘基。路途中他的耳朵都快被刘基的故事贯出茧了。
(其实是刘基请许子将的“月旦评”给自己增加曝光度。)
从故事里,太史慈觉得刘基是胸有大志的少年,还精通筹画之道,是优质潜力股!
而且近日刘基搞出的糖霜让太史慈的味蕾又惊艳了一回。
坊间传闻刘氏糖的做法是天授刘基,但太史慈很聪明,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授之事。刘基应当是偶有巧思,刘氏糖必定是格物而得。
刘基制刘氏糖不是重点,刘氏糖的甜味才是……不是!
是刘基的巧思之才是重点!
一个有巧思、会谋划、还有大志的宗室子弟,这在太史慈眼里就是一代明主的前兆啊!
他太史慈心怀大志,认为大丈夫应执三尺剑,升天子堂。
刘基素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投靠刘繇父子,正好实现此生志向!
之前太史慈到处寻访门路,想要见到刘繇或刘基,但迟迟未能寻觅。
现在刘繇让步骘发表《讨袁术檄文》后,太史慈再也坐不住了。要是错过征讨袁术这等良机,他太史子义又要蹉跎到什么时候?
于是太史慈直接来到石城,询问了打听了刘繇和刘基的相貌,还有吕岱、是仪等重臣的长相后,直接到官署门口蹲点。
这时,一个穿着朴素,面相严肃,穿公服的中年文士正要进官署。
太史慈立马上前抓住此人地手说:“请公稍候,我有要事求见刘扬州!”
被拉住的人看向太史慈,他虽然长得很严肃,但却没有因此生气。
他见太史慈身材高大,仪表不凡,似有贾复之勇,于是微笑着说:“壮士是何人?”
太史慈自我介绍:“我乃东莱太史慈,敢问公姓名?”
那人回答:“我是广陵步骘,填为州牧之功曹书佐!”
一听是步骘,太史慈觉得自己运气挺好:“步公,还请为我引荐!”
步骘颔首:“太史子义,我听说过你!你为本郡截取本州公章,之后避居辽东,此事海内皆知!去岁又为孔北海单骑突围求援刘备,解了北海之围!你不在孔北海处任职,怎地跑来江东?”
太史慈苦笑:“公有所不知,慈替孔文举求援乃是报恩之举,不曾得到职务。我闻刘扬州定鼎江东,想到自己和刘扬州同郡,特来投效!”
步骘听他解释,摇了摇头说:“子义,若孔北海不曾重用你,恐怕我主也不会重用你。”
太史慈大感疑惑:“公此言何解?”
步骘面色沉静地说:“我主好结交名士,若能在士人之中有一二名声,尚可授个一官半职。但子义非士子,我主自矜,未必能用你。”
太史慈听完有些急躁:“这可如何是好?我欲投明主,可天下哪里有明主?!”
步骘见太史慈在官署前大声喧哗,于是把他拉到一边,对太史慈说:“子义莫急,我知有一人会重用你!”
太史慈握住步骘的手说:“请公明言!”
步骘笑道:“你可知我家少主公刘基?”
太史慈眼神一亮:“扬州幼麟,山东刘氏之麒麟儿,慈怎会不知?”
步骘拉着太史慈的手说:“子义,我帮你引见公子!”
太史慈感激地说:“慈谢公相助!”
随后,步骘领着太史慈进入官署。二人来到一间茶房外,门口站着一都督,茶房里面不时传来一少一长的说笑声。
步骘对看门的校尉说:“于都督,现有一壮士求见少主公!”
主动替刘基看门的于麋打量起太史慈,于麋见太史慈身高臂长,背似猛虎,手上茧子极厚,眼神锐利如鹰,猜测这应该是为神射手!
于麋抱拳,郑重地问:“敢问仁兄姓名?”
太史慈拱手:“在下东莱太史慈,字子义!”
于麋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我乃扬州门下督于麋!”
太史慈见于麋这个门下督亲自守门,心下肯定茶室里那个说话的少年必定是刘基!
于麋对二人拱手:“容我禀报!”
于麋走进屋,里面刘基正和门客高岱一边对弈,一边畅聊历史。刘基常以后世的一些言论评价史书,高岱或纠正或认同调侃,二人故此不时发笑。
“少主公,步公带一位壮士求见您!”
刘基好奇:“哦?步大人带人来见我?”
步骘能带谁来见自己?
刘基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名字——步练师!吴国皇后!
哦,不对,是壮士?!嗯?!刘基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预订的嫔妃难道要变成男人了?!
“不要!”
刘基小声惊呼。还好于麋和高岱没听见,不然刘基怕是要错失名将!
高岱见刘基出神,提醒他:“公子?”
刘基回过神:“嗯嗯,于麋,把步大人和那位壮士请进来吧!”
“左右,看茶!”
于麋带着步骘和太史慈进屋。
好高!这人长得好高!而且体格好壮硕!
刘基不禁感叹:“真乃壮士也!”
高岱也点头认同。
步骘上前拱手:“公子,这位乃是东莱太史慈,字子义……”
刘基一惊:“你说什么?!”
步骘一愣:“太史慈,太史子义。”
刘基知道自己失态,满怀歉意地说:“步大人勿怪,基以为自己听错了。”
步骘外表严肃,但性情宽宏,毫不在意地说:“看来公子听说过子义的名声。”
刘基点头,起身走到太史慈面前。
太史慈身高8尺有余,这在人均营养不良的汉末太出众。难怪步骘被他强行拉住也没有生气,反而甘愿为太史慈引荐。
这样的壮士光看身高和体格,即使他不通文墨,招来做个保镖都很值!所以步骘把太史慈比作云台二十八将的贾复(贾复是光武帝刘秀的保镖)。
然而刘基却知道太史慈的本领,但他得说的合理,于是刘基问比他高快半米的太史慈:“太史子义,我听说你单骑突围,为孔北海求得援军,此事是真的吗?你怎么做到的?!”
太史慈低头看向比自己矮了半米,还是个小孩的刘基,心里突然有些后悔跟步骘进来。
我太史子义,怎么能给一小儿卖命?!
太史慈沉默半晌,刘基的内心开始忐忑。
这时,一旁的高岱突然说话:“今日见到太史子义和公子同立,岱想起一事,相传世祖光武皇帝少年之时就与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是旧识,之后世祖对邓禹多有依仗,比之萧何。”
“太史子义有古时名将之风,步大人引荐子义予公子,日后肯定传为佳话!”
太史慈听高岱这么一说,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况且他太史子义都走到这了,刘基名声在外,索性先投靠刘基试试!
于是太史慈对刘基和高岱分别行礼,然后对刘基说:“公子,此事世人多编造胡言,还有人甚至说慈有鬼神相助,此皆缪传。”
刘基点头:“我亦不信鬼神,子义且继续!”
太史慈继续述说:“第一日清晨,我给两匹白马插上箭靶,引它们出城,然后在城外假装习射箭靶。敌兵起初很疑惑,后来只以为我失心疯了。”
“之后两日清晨,我皆照此做,围兵便习以为常。至第四日清晨,我再引马出城,围兵毫无戒备,我趁此突出重围!”
如此,步骘、高岱、于麋三人方知始末。而刘基只配合假笑,这故事他早就烂熟于胸。
高岱夸赞:“子义有非常之能!”步骘、于麋皆赞同。
刘基对太史慈说:“子义,我让于麋组建精锐部曲,号解烦卫。麾下左中右三部,我任你为右部督,统领千人,比百石,在于麋麾下任职,你可愿意?”
太史慈见自己刚投效就能当上部督,较为满意:“慈愿为公子效力!”
刘基闻言大喜:“我闻子义擅射,诸公何不同去军营见识一番!”
在场之人除步骘都无他事,步骘本还有公务,但想到自己是太史慈的举主,不应该缺席,就请刘基派人告知长吏,等回来后再补完公务。
来到军营,代替于麋统管解烦卫的左部督董袭出来迎接众人。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同样身长八尺,勇武过人,历史上被陈寿称赞为“江表之虎臣”!
董袭和太史慈不同,刘基在会稽募兵时,他就加入军队。并在之后的训练中脱颖而出,一手环首刀耍得非常了得!
刘基因此注意到这个威猛的士兵,询问后才知是董袭!
之后董袭被授予左部督一职,统领解烦卫左部。
刘基告知董袭来意,董袭于是叫人摆放箭靶于百米外。
太史慈从军中挑选一把两石硬弓,开弓两次试试弓的手感。
然后他张弓搭箭,稍作瞄准就一箭射出!
“嘣——!”
箭矢稳稳命中靶心正中央!
“好————!!!”
在场军士无不叫好!
然后更绝的是,太史慈又张弓搭箭,这次依然是稍作瞄准就放箭!
“咔!”
第二支箭依旧射中靶心正中央,而且和第一支箭的落点重合!
“好————!!!”
将士们服了,要连续两箭射中百米外的箭靶红心,而且落点重合,军中无人能做到!
射完两箭,太史慈还不过瘾,又借来刘基的战马,展示骑射!
“砰!砰!”
太史慈在飞驰的战马上左右连开两弓,俱都命中百米外的箭靶红心!
“神射——!神射——!”
解烦卫将士们齐声高喝。
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光是百步穿杨就算了,他们这些江东子弟还见识到北人之骑射!还是左右开弓!!还都命中红心!!!
于麋拍手称快:“过瘾啊过瘾!”
就连向来沉稳的步骘也由衷赞叹:“子义之箭术,古之箭神养由基也不过如此!”
对于刘基提拔太史慈为右部督一事,军中竟无一人不满。
将士们都说:这射术去给天子当射声校尉都绰绰有余,给咱们当部督那是咱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