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群众文化的精神调节作用
群众文化的精神调节作用是指群众文化在调控参与者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方面所产生的效能。主要表现在娱乐休息效能、宣泄情感效能和审美效能三个方面。
(一)娱乐休息效能
人们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能在娱乐中得到一种积极性的休息,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这就是群众文化的娱乐休息效能。
娱乐休息是群众最低层次的文化需求,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准备,娱乐休息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全过程。我们国家城市里规定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年有一百多个节假日,在农村也有大量的农闲时候,因此,休息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是人们喜爱的休息方式,人们在娱乐活动过程中寻求到一种与工作时完全不同的气氛,一种能够使自己暂时忘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境界,即在活动中不由自主地放松精神,在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和享受的同时,参与者的身体也得到调节、休息和平衡。在当前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处于紧张工作中的工作者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十分迫切;随着人口老龄化,空巢家庭现象的存在,老年人参加娱乐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二)宣泄情感效能
人类的情感需要宣泄,情感的宣泄是人类自我调节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为情感的宣泄提供了表现方式和途径,是宣泄情感的渠道。
人们在客观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事物,产生各种情感,有喜悦、爱慕、满意的情感,也有不满、愤怒、悲伤、悔恨的情感。人们可以通过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控制是有一定限度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宣泄、释放,以稳定情绪。
群众文化为参与者提供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为参与者发挥才能、沟通社会关系、表现自身价值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为参与者的情感宣泄提供了渠道。群众文化还能激起参与者的兴趣或使消极的心理态势转变为积极的心理需要。自拉自唱、狂舞高歌、与参与群体一起尽情享受文化活动的乐趣,排遣了郁闷,消除了忧愁,平息了愤怒,得到精神上的调节。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社会群体的活动,参与者的情感宣泄是在一种社会监督之下进行的,参与者受到一定的制约,其情感宣泄与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乐感交织在一起,使之与社会的关系通融和谐,情感得到调控而趋于平衡。这是群众文化感情宣泄作用的特点和优点。
(三)审美效能
群众文化审美效能是通过人们对自然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感受和领悟,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给予人们以情绪上的舒缓、感觉上的快适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美的享受的需要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特殊需要。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更是充分地愉悦和满足自己心理的过程。审美效能始终表现在文化活动的全过程中。人们对事物美的领悟往往是在群众文化的参与中产生的,爱美、追求美、享受美、创造美是人的本性,因此,群众文化也就成了满足这种需要的最简便的方式。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往往通过自我参与把理想、愿望、意志、智慧、才能、力量等,物化到有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并通过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韵、旋律等群众文化构成要素的组合运用,使群众文化客体得到美的领悟和自我享受。群众文化的审美效能即由此而生。
群众文化既能满足群众美的享受的需要,又是大众审美的文化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美,在提升和丰富思想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观察美。群众的文化活动是美的重要载体,是集体审美的自觉呈现。群众文化丰富和延续着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审美意识,创造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发展力量。
二、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的宣传教化作用
(一)群众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群众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是由群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群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在感化育人方面发挥着特殊的宣传教化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是体现群众文化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群众文化的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是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也是精神文明传播的媒体和载体。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宣传教化途径。群众文化内容十分广泛,精神文明建设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把这些精神信仰层面的内容融入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作品中,使其具备了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过这些反映社会主义理想观、价值观、荣辱观的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作品,让群众看到、听到、学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做到入耳、入心、入脑,在感化育人方面发挥着特殊的宣传教化作用,让人民群众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群众文化要紧密结合时代,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借其内在品质及独特形式和作用,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团结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群众文化的宣传教化功能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统一的。如果只强调文化的宣传教化功能,只考虑希望群众接受什么教育,以致忽略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是不正确的。同样,如果只讲满足群众需求,忽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的功能,那我们又会失去前进的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宗旨所不允许的。
(二)群众文化宣传教化作用的实现途径
群众文化的宣传教化作用通过三个效能来表示:传播效能、陶冶性情效能和规范行为效能。
传播效能。群众文化是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群众文化能在参与者之间传播信息、思想和观念,对参与者形成和谐的思想和和谐的理念,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群众文化也成了精神文明传播的媒体,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编创新节目,把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好人好事、新人新事,通过文艺表演传达给他人;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把本地区的文化风貌传达给其他地区;群众通过网络,把自己参加文化活动的喜悦,连同照片、文字传递给他人。而这些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通过文化传播得到快乐和享受、教育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文化传播,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间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的分享、增殖、调适与控制,等等,其中分享与控制是两个关键要素。文化传播中的分享是指文化传播者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给受众;文化传播中的控制是指文化传播者对自己的文化进行筛选,保留其对国家、对社会、对群众有利的信息,去除对国家、对社会、对群众无益的信息,以维系社会的安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
陶冶性情效能。群众文化通过作品及活动对参与者的性格、思想、情操、修养产生积极影响。群众文化陶冶性情效能的特点是“寓教于乐”、“自我教育”。群众文化把娱乐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规范行为效能。即通过人们对群众文化的参与,使人们的品德行为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社会准则的规束。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由个人爱好变成了集体行为,对这个集体内含的文化精神、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要形成共识和认同。要有集体意识,就要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群众文化的规范作用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中发生,并在自觉的状态下得到强化的。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对其内含的文化精神、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也就不自觉、无意识地接受了。通过群众文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并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群众文化中,要注重打造别具特色的品德文化、能力文化、行为文化和情感文化,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学雷锋、树新风,宣传“八荣八耻”、开展普法教育、廉政勤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文化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规范群众的行为作风,凝聚群众的精神,陶冶群众的情操。
案例:长春市德惠市达家沟镇和义村农民艺术节
和义村自古盛产玉米、水稻和大豆等高产作物,有8个自然屯,3400多人口。村里有句顺口溜:“三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三个月农闲,三个月耍钱。”十多年前,在大量的农闲时间里前屯后屯一片麻将声,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也不时兴风作浪,陈规陋习陈陈相因。这种现象使当时任村支书兼村长的阎术军十分焦虑。他提出一个办自己的农民艺术节的设想,想通过健康的文艺活动来满足父老乡亲的精神需求,潜移默化地改变民风民俗。
举办第一届农民艺术节时,村委会信心不足,村民好奇、观望、议论纷纷,除了几个报名参加篮球赛的,没有一个人报名参加演出。后来农民艺术节得到镇党委的支持,派镇文化站帮助组织,用拉赞助的办法筹集了资金,请了德惠市文化馆和德惠市剧团来助兴,开幕式演出由村委会人员和村小学学生包办,演的是农民自己身边的事,举办了7天,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喜爱。到了第二届艺术节,村里能拉会唱的早早主动地找村委会要求出节目,有的村民提前几个月排练,有的家庭全家报名登台表演。到了第三届,报名的人越来越多,小到七八岁,大到六七十岁,许多到外地打工的文艺骨干宁可不挣钱也要回村参加艺术节,由于参加演出人数多,第三届艺术节延长到15天。现在每年举办,已经办了14届。
艺术节催生了和义村大集。每届15天的艺术节期间,和义村比过节还热闹,村里村外喜气洋洋,车辆排出几里地,百货、餐饮、农贸百业繁荣,德惠市的商贸也赶来做生意,和义村知名度也不断提高。通过办艺术节,村民的精神面貌一新,如今的和义村村容整洁,赌博之风刹住了,打架滋事的少了,邻里纠纷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这一带的村民在业余时间喜欢上了文艺,村村有篮球队、业余文艺团队,常年活动。村民的艺术素质不断提高,有的成为全省农民歌手大赛的“农民歌唱家”,有的家庭妇女成为城里艺术团的歌手,曾经的小歌手考入了吉林艺术学院。
三、学习型社会和群众文化的普及知识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它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它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学习知识、发挥才智、获得教益。
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们学习和受教育的途径很多,现代传媒的发展,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其中,群众文化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群众文化普及知识的作用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群众文化具有传授知识,交流经验的效能。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蕴涵着一代代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云南的纳西古乐,被誉为音乐的活化石,它就是纳西族群众代代传承下来的,一代代人通过学习、继承、发展和提高,把它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峰。群众文化活动为知识的普及提供了机会和途径,人们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互相交往、相互学习,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
其次,群众文化具有社会教育效能。群众文化的社会教育效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通俗的特点,对当前我国社会大众的文化启蒙、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人把群众文化比作“没有院墙的学校”,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和培训没有条件的限制,涵盖的科目广,学习与娱乐结合在一起,学习方式灵活,为那些没有机会进校园,没有实力参加社会教育,或者只有文艺爱好而没有基础的人们,开辟了继续学习的渠道,为人们所喜爱。群众文化拓宽了教育途径,扩大了教育内容,降低了教育成本,深化了教育的影响力,成为我国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最后,群众文化普及知识的特点是“乐中求智”。群众文化的普及知识的作用是通过各种引起人们兴趣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实现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哲理,演出、展览等艺术鉴赏活动能增强人们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棋类、猜谜等娱乐活动可以启迪智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艺术比赛活动能提高艺术境界,发挥艺术创造力;参加业余艺术团队可以在与群体的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艺术培训则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各种艺术技能的机会;各地举办的“法律在我身边”、“科技创造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比赛”、科普广场活动更是把知识与娱乐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起到激励参与者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启迪智慧,增强智能的作用。
案例:吉林省松原市的“种”文化模式
吉林省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总人口288万,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有汉、蒙古、满族等31个民族,辖四县一区,共有78个乡镇,1123个行政村。以蒙满文化为特色,渔猎文化、草原文化、农业文化与当代石油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松原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情、民族风格和多元风采。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种”文化模式,大力发展农民自办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和《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规划》。自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建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作用、不同特色的城区文化广场。融资2.8亿元,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817个。举办了以农民自办文化为内容的文化艺术节(文艺展演和艺术品展览两部分),给农民搭建起展示风采和交流学习的大舞台。
松原市制定了《农村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农村文化人才培养责任制》和《文化大院辅导制度》,积极做好辅导、指导工作。几年来,全市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150多次,近400名农民文化大院创办人和4000多名农村文艺骨干得到培训。全市各县级文化馆把农村文化人才的培植和管理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所有文化人进行归档立案,划分了文化馆辅导的责任区,有计划地下乡辅导。
几年来,松原市通过探索“种”文化模式,已在全市农村特别是偏远乡(镇)的村屯创建了小剧团、电影、图书、剪纸、刺绣、根雕、泥塑等各类农民文化大院500多个、文化户近3000个;培养二人转民间演员450多人,唱歌、小品等文艺表演爱好者2000多人,剪纸、刺绣、根雕、泥塑等民间手工艺爱好者1000多人,业余文学创作者300多人,礼仪司仪250多人,文化艺术节参加和观看人数累计达140万人次,全市各类农民自办文化组织400多家。由于阵地的不断扩大,人才的不断增多,活动的不断丰富,文化的认知、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塑造功能对广大农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家庭和睦,邻里互动,尊老爱幼,勤奋向上,崇尚科学在全市蔚然成风。农民的求知欲望空前高涨,对子女的教育更加关注,守法意识和计划生育观念得到了增强,这些都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和文明风气的形成。
四、和谐社会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团结凝聚作用
群众文化以其特有的团结凝聚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起到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加深理解,加强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众文化的沟通效能、吸引效能和激励效能。
群众文化是连接人们内心的桥梁。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交朋结友、互相认识提供了桥梁,人们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走到一起来,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沟通,以至于产生情感的交流与融洽,成为朋友。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中秋以及各地节俗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饱含着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和谐特征。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对于草原上分散放牧、平时很难见面的牧民来说,“那达慕”就是一个欢聚的节日,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赛马、摔跤、跳舞、唱歌、看演出,增进友谊,增强了解,加深感情,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沟通,是通过语言沟通或非语言沟通的方式进行的,集体舞蹈、民间花会等需要人们的动作和谐,成为一个整体,动作和谐也是一种间接的交流与沟通。
群众文化符合人们审美娱乐的心理特点,有特殊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促使人们积极参与,黏合各种裂痕,以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各种艺术门类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吸引有共同兴趣和艺术爱好的人们聚合在一起,结成一个群体,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排练、一起演出、一起参加竞赛、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沮丧,强烈的集体意识能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具有审美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刺激,激发人们认识和谐、热爱和谐、追求和谐、创造和谐、享受和谐的生活情趣和理想。这是当代中国赋予群众文化社会职能的新内涵。群众文化不仅引导群众开展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戏剧、文学等艺术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对美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还引导群众开展生活礼仪、茶艺、插花、花卉种植、服装设计、生活装饰用品设计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讲座、培训、竞赛活动,将审美的范围扩展到日常生活,将群众在艺术活动中积累的审美经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最终培养社会主体热爱生活、健康向上、情操高尚、人格健全的内在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群众文化还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直接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如一些地区开展的“社区一家亲”、“家庭才艺大赛”、“欢乐在农村”等主题活动。
案例:北京市朝阳区“社区一家亲”文化活动
朝阳区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试验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与人口结构急剧变化,呈现出人口总量多、增长快、结构复杂的态势。区域内有大量外籍人士、商务人士、文化人士,还有15万的农民。国际化水平高,云集了几乎100%的外国驻华使馆。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变市民,外来建设者成为新北京人。多元群体、多元文化、多元需求并存是朝阳区突出的特征。
“社区一家亲”文化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创作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以不同的传播方式贴近各类群体的文化需求。为外来工设立了农民工文化中心、打工艺术博物馆,打工子弟学校;为农民建立了农村文化大棚、农村文化大院、农民剧场,流动文化馆田野计划;为年轻人设立了大学生戏剧节,“大学时光”艺术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俗节庆日,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此外,针对朝阳区突出的国际化特点,与驻华文化处及驻区文化机构合作建立多个文化品牌项目。与法国文化中心合作举办“中法戏剧荟萃”,与波兰大使馆合作举办“波中男孩女孩大联欢活动”,与以色列艺术剧院合作举办“对话以色列卡迈尔艺术剧院”,与俄罗斯大使馆合作举办“体育招贴画展览”,与英国大使馆合作举办“莎士比亚戏剧巡演”,与日本帐篷剧社合作举办戏剧《变幻痂壳城》。
“社区一家亲”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热点、百姓利益、第一时间为基本要素的前提下,不断推出原创艺术节、郊野公园艺术节、百姓生活戏剧节、农村文化大院、打工艺术博物馆等新创意。引导、扶植三里屯、小关、朝外、亚运村、高碑店等地区建立了“朝阳三里屯国际街区灯笼灯会”、“小关国际交流文化广场”、“春分朝阳——日坛祭祀典仪”、“大碗茶广场故事会”、“孝道中秋”等自主品牌活动。培育了快板刘文化大院、打工艺术团、大鼓队等社会团体。
朝阳区“社区一家亲”文化活动,通过年均700余场的演出、展览、培训、比赛、作品征集、生活体验等活动,带动了朝阳区基层1400多支文艺队伍和200余家文艺协会的蓬勃发展,年参与“社区一家亲”人数达200万人次。2009年被评为全国“群文品牌”活动。
【本章小结】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群众文化的概念,群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发展的关系,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
群众文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发展历史的两条主线,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两个基本前提。
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的第一要素,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着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即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和传承性特征,也决定着群众文化精神调节作用、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和团结凝聚作用的基本功能。群众文化需求与现实需求的矛盾构成了群众文化的基本矛盾,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思考题】
1.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需求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保障群众文化基本需求是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
2.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有哪些?应如何认识其本质特征?
3.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有哪些?结合本地区群众文化的实例加以说明。
【推荐阅读】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2.常泊.中国群众文化辞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3.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1] 郑永富.群众文化管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3] 郑永富.群众文化管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