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后,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渐渐演变成党争,即思想领域的争论。

宋朝在学术领域非常活跃,各类大家人才辈出。道学领域非常繁荣。二程理学创立后,广为流传,相继出现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道学宗师,形成理学和心学思想体系。道学在民间繁荣,但当权派却不喜欢道学,屡屡压制和打击道学。因为民间道学推崇道德、喜欢清议,而朝中当权派多为干吏型,反感别人对其指指点点。两派文人相互看不顺眼。

随着道学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逐渐向朝廷渗透,引发朝廷官员之间的党争。

1194年,太上皇赵昚死去,皇帝赵惇生病,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发动政变,拥立赵扩登基,尊赵惇为太上皇。韩侂胄参与其事,希望论功行赏,当上节度使。由于赵汝愚反对,韩侂胄希望落空,非常怨恨他。

赵汝愚非常尊崇道学,把著名理学家朱熹找到临安,请他做皇帝赵扩的老师。赵汝愚的目的是逐渐引导皇帝认识道学,对道学产生好感,以便重用推崇和喜欢道学的大臣。韩侂胄痛恨赵汝愚,却又不敢与之直接对抗,便从排斥打击朱熹开始。

1194年10月,朱熹被免职。第二年,赵汝愚被免右丞相。一些官员认为不公平,为他们罢官鸣不平。韩侂胄趁机以“道学”的罪名将他们打成“逆党”,党争从此兴起。

1195年6月,刘德秀重提道学之争,希望皇帝赵扩能“效法孝宗,考核真伪,以辨邪正”。何澹上书请求禁止道学。赵扩不知道怎么处理,下令将这两封奏疏张榜朝堂,让大家看后提出意见。大多数官员要求“考真伪,辨邪正”。几天后,道学被宣布为伪学。赵汝愚以及朱熹门下所有名士都遭牵连。

1196年是科举之年。科举开考后,考生试卷只要稍涉义理就遭到淘汰,连引用《论语》《孟子》语句的,都不允许。

赵汝愚死后,韩侂胄一伙将朱熹作为下一步攻击的对象,造谣玷污朱熹的名声。1197年,禁伪学达到高峰。韩党鼓动赵扩下令信奉道学的人不得当京官,禁止被科举录取。在官僚荐举、进士结保时,必须写明“如是伪学,甘受朝典”。朝散大夫刘三杰的上奏,对道学的声讨书,集以往谴责道学言论大成,把道学士罪名升级为“逆党”,从而把道学之禁推向**。赵扩下令编写《伪学逆党籍》,将赵汝愚、留正、周必大等59人列入伪学逆党。这59人,罢官的罢官,被贬的被贬,被捕的被捕,充军的充军,死的已死,他们的共同点并不是推崇道学,而是得罪过韩侂胄。

1200年春,朱熹死在福建建阳。尽管党禁严酷,但吊唁朱熹的人过千,也没借参加葬礼闹事。韩侂胄等人诬蔑朱熹等人是逆党,被活生生的事实打脸。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伪学之党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韩侂胄打击异己的借口。后来,不断有人上书请求杀奸臣韩侂胄。韩党中有人担心将来遭报复之祸,提醒韩侂胄要适时开党禁。

1202年,韩党有人上奏“真伪已别,人心归正”,韩侂胄趁机奏请“弛伪学之禁”,为赵汝愚平反,全面废除党禁,给活着的“伪学逆党”复官。这次党禁以发动者韩侂胄主动示好结束。

韩侂胄执政后,也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他起用被排斥的主战官员,推行崇岳贬秦,下令各军密做北伐金朝准备。1206年5月,宋军北伐金朝。但是,韩侂胄长期搞党争,得罪了不少官僚,任命几个人做统帅,对方都拒不赴任。再加上西线主将吴曦叛变,宋朝北伐军接连失败,相继丢掉江北的光化、枣阳、江陵、信阳、襄阳、随州、德安等地。东线丘崈主和,悄悄与金朝议和。面临空前压力的韩侂胄密令安丙杀掉吴曦,杨巨源、李好义等请求趁势收复四州。遗憾的是,宋军内部自相残杀,耗费了实力,丧失了良机,白白浪费大好局势。

此时,金朝已不再有继续作战的能力,派人提出“斩元谋奸臣,函首以献,增加岁币,出犒师银,方可议和”。韩侂胄大怒,决意再战。但是,主和派杨皇后与杨次山、史弥远等人密谋,袭杀了韩侂胄。

韩侂胄被杀后,朝政被杨皇后等主和派操纵。他们遵照金朝的要求,把韩侂胄、苏师旦的头派人送过去,全盘接受金朝提出的条件:每年30万两银子的岁币,赔款300万两银子。金军从侵占的土地上撤走。

韩侂胄挑起庆元党禁,导致士人普遍受害,搞得人人自危。党争以道学之争面貌出现,扭曲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是非观念,一切为了反对对手而反对,导致政风士风发生明显转折。韩侂胄力主北伐,以他被杀死以及宋朝巨大损失结束。史弥远等主和派当政,宋朝不可阻挡地走向没落。